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6篇 |
免费 | 584篇 |
国内免费 | 9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8篇 |
大气科学 | 312篇 |
地球物理 | 410篇 |
地质学 | 1728篇 |
海洋学 | 550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206篇 |
自然地理 | 3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以粤桂合作先行试验区广西江南片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查明该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最终选取地质灾害、挖填土不均匀沉降、洪水淹没区三个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评价因子,开展基于环境地质问题的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先进行单因子评价,再进行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按照取"差"原则,并且依照适宜性综合评价判断标准,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适宜优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适宜差区.评价结果表明:适宜优区面积为3.43 km2,占总面积的26.92%;适宜区面积为4.41 km2,占总面积的34.56%;基本适宜区面积为3.41 km2,占总面积的26.77%;适宜差区面积为1.44 km2,占总面积的11.29%.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预防和避免粤桂合作先行试验区重大工程建设在建中或建后遭受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为政府和粤桂合作先行试验区管理部门的规划建设、灾害防治、工程治理措施等提供决策建议和地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2.
吉南夹皮沟地块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南部夹坡沟块原称晚太古绿岩盆地,以盛产金矿遐尔于世。新近调查资料表明,它是由表壳岩-TTG岩系组成的一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并有别于南侧之龙岗陆块。表壳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其岩石组成中,不存在典型的科马提岩;变质深成侵入岩为典型的TTG岩浆组合;在Na-Ca-K图解中表现为以英云办长岩-奥长花岗岩演化方向为主。其稀土特征显示为总量相对较低,轻稀土富集,δEu为轻微正异常或无异常,图谱与J.G. 相似文献
993.
994.
关于编制盆地构造演化剖面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平衡剖面原理,从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采用“地层回剥”方法编制构造演化剖面时遇到的影响古构造复原的若干问题,强调建立平衡地质剖面和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编制盆地构造演化剖面时,“地质概念上”的平衡和地质逻辑上的合理比纯粹的“几何学上”的平衡更重要。 相似文献
995.
鄂尔多斯地下水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中18O同位素组成与区域古气候变化关系研究有利于认识区域水循环规律,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18O、14C同位素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古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变化的关系,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中稳定同位素(δ18O)含量的变化与该区古气候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特别在10 kaB.P.前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古气候变化与其地下水中的δ18O含量变化十分明显;②鄂尔多斯盆地南部,10.2~11.9 kaB.P.、13.1~14.4 kaB.P.及16.2~18.9 kaB.P.三个时间段,可能由于当时古气温较低,导致地下水相对补给偏少;③古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受古气候的变化影响呈现非等速补给特征. 相似文献
996.
997.
青海都兰县下得波利铜钼矿区锆石U-Pb测年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得波利铜钼矿为近年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位于青海省昆南构造带。本文在详细调查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开展了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下得波利矿区花岗斑岩的锆石SIMSU-Pb年龄为244.2±2.1Ma;成矿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具高硅(SiO2=72.00%~74.92%)、富铝(Al2O3=13.60%~14.52%)、低钾(K2O=1.86%~1.72%),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11.83~5.64)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特征;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50~310℃之间,盐度介于2.77%~32.27%NaCleqv,认为成矿流体不混溶作用所引起的富含挥发份物质的流体分离,是造成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和金属元素淀积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The paleo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Beilun River estuary on the coast of Beibu Gulf in the northwest South China Sea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fossil diatoms, isotopic dating, sedimentary grain size data,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in three sediment core sampl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uary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deposition began about 20,000 yr ago. Freshwater runoff of the Beilun River initially was strong. However, the freshwater runoff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 a transgressive event. Subsequently the estuary’s position began to migrate to the northeast. At the end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estuary shifted gradually towards the southwest. In the Early-Mid Holocene, the estuary’s geomorphology was shaped by seawater transgressing into the ancient river channel. The basin was filled continuously but slowly to form the present Beilun River estuary. Holocene transgression in this area could be divided roughly into three stages, including oscillation period 1,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 period, and oscillation period 2. 相似文献
999.
以地下围岩抗爆工程为背景,以小药量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手段,通过改变空穴位置、形状、组合形式来考察含空穴的防护层对平面爆炸波、球面爆炸波的衰减屏蔽效果。结果表明,含空穴的防护层可以很好地衰减爆炸波的压力峰值,从而达到保护地下洞室的目的;叉排排列的空穴对爆炸压力峰值的衰减效果明显好于顺排,矩形空穴对爆炸波压力衰减效果优于圆形空穴。研究成果为新型围岩抗爆加固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