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7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测绘学   538篇
大气科学   605篇
地球物理   1120篇
地质学   2787篇
海洋学   905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367篇
自然地理   62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海道测量定位数据后处理的要求,对定位数据后处理中的拟合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面函数拟合的后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实例结果表明,后处理中采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处理测线定位数据可提高定位数据的可靠性,拟合精度可将精密动态定位控制在厘米级。上述方法有利于提高海道测量中海上定位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2.
黄海潮生陆架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海洋三维热结构及环流模式,模拟了黄海在M2潮流混合作用下,夏季温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从数值研究的角度,对黄海陆架水域的海洋锋现象,诸如苏北浅滩外、山东半岛东端、大连、木浦水域的锋面以及锋面沿岸一侧的表层冷水区的成因及分布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再现了黄海陆架锋的潮生性质。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普通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在NaCl胁迫下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RX)同工酶的变化,考察了盐胁迫对10个同工酶位点21个等位基因在特定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发现许多EST和PRX等位基因在盐胁迫下表达,产生盐诱导同工酶;另有些等位基因的表达受盐抑制,它们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活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实验表明,EST和PRX同工酶表达的变化与番茄对盐胁迫的遗传适应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海底地震仪(OBS)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海上调查方法,针对解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及性质等目的,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东海冲绳海槽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NW—SS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40台,回收成功36台。获得了有效的深部地震数据,可识别到Pg、PmP、Pn等多种震相。此次试验是我国在冲绳海槽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该地区深部地震数据的空白,为解决冲绳海槽深部地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卵胎生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的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点,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 并用HE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分析了产出后0~50d的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 褐菖鲉初产仔鱼已分化出口咽腔, 并具有初始的食道、胃、肠、肝脏和胰脏; 2日仔鱼肛门与外界相通, 食道扩大, 开始摄食, 进入混合性营养期; 3~4日仔鱼幽门盲囊出现, 食道内壁出现黏膜皱褶5~6个, 胃黏膜皱褶5个, 肝细胞团区域扩大; 5~6日仔鱼卵黄囊和油球耗尽, 进入外源性营养期, 食道黏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 肠道弯曲, 可区分前中肠和后肠两部分; 10~14日仔鱼食道环肌层明显, 黏膜皱褶增加到7~12个, 胃壁四层结构基本形成, 肠道黏膜皱褶加深, 纹状缘清晰可见, 肝细胞分裂迅速, 数量显著增加, 体积增大, 出现肝血窦和胰岛; 28~30日稚鱼出现胃腺和胃小凹, 已具功能性胃, 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此时胰岛细胞数量和酶原颗粒增多, 消化能力显著提高; 47~50日稚鱼已基本具有成鱼胃的特征, 肠道纹状缘发达, 肝细胞呈多边形, 细胞内含大量脂肪颗粒, 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已趋于完善。由此可见, 褐菖鲉仔鱼和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具有卵胎生鱼类发育较早的特点, 与其消化功能的完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曾妃甸浅滩原为古滦河三角洲,三角洲废弃后,海底表层沉积物在波浪潮流的簸选及自重应力作用下,沉积物颗粒粗化,粒度单一,且堆积紧密,工程强度较高。平台在该海医插桩时往往难以贯穿该层,其实际插桩深度较预定深度存在较大偏差。本文对此类砂体的形成机制、插桩过程中土体的压实作用对砂体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对砂体力学参数做出适当调整后,运用太沙基地基极限荷载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自升沉式潜标正式布放使用前应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验工作。为了能够在岸边或实验室对潜标的各项性能进行验证和调试工作,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潜标模拟测试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虚拟仪器的特点,采用模块化编程技术,利用软件模拟潜标在水下的各种运动状态及传感器感应的测量参数变化,或通过对现场测量数据的回放查找分析潜标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实现潜标不下水或少下水就可以进行全面测试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拟测试系统可以进行固定值、极值和连续变化值模拟,能够缩短设备开发周期,优化系统控制方案,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60.
SeaMARC II side-scan images, bathymetry, and single-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long the southern Peru—northern Chile forearc area between 16° and 23° S reveal a complex region of morpho-structural, submarine drainage and depression patterns. In the subducting plate area, the NW—SE trending primary normal fault system represented by trench-paralleled scarps was incipiently formed as the Nazca Plate was bent in the outer edge and further intensified as the plate approached the trench. The NE—SW trending secondary normal fault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discontinuous and smaller faults, usually intersect the primary trench-paralleled fault system. Similar to the Nazca Plate, the overriding continental plate also shows two major NW—SE and NE—SW trending fault systems represented by fault scarps or narrow elongated depressions.The submarine drainage systems represented by a series of canyon and channel courses appear to be partly controlled by the faults and exhibit a pattern similar to the onshore drainage which flows into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coastal area. Two large depressions occurring along the middle—upper slope areas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are recognized as collapse and slump that perhaps are a major result of increased slope gradient. The subsidence of the forearc area in the southern Peru—northern Chile Continental Margin is indicated by: a) drainage systems flowing into the central region, b) the slope collapse and slumps heading to the central region, c) the deepening of the trench and inclining of the lower slope terrace to the central region, and d) submerging of the upper-slope ridge and the Peru—Chile Coast Range off the Arica Bight area.The subsidence of the forearc area in the southern Perunorthern Chile margin is probably attributed to a subduction erosion which causes wearing away and removal of the rock and sedimentary masses of the overriding plate as the Nazca Plate subducts under the South American Pl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