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566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453篇
地球物理   659篇
地质学   1270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基底和居里面引起的化极磁异常,利用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反演了南海及邻区的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研究了磁性基底、居里面深度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磁性基底、居里面与新生界深度之间相关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磁性基底深度5~20 km,洋盆南北两侧磁性基底走向分别以NE、NEE向为主,中南半岛周缘磁性基底呈NW、NNW走向.居里面深度15~32 km,宏观表现为"洋壳浅、周缘深"及周缘"北浅南深"的特征,洋盆地区居里面深度呈现"西南浅、东部深",洋壳与陆壳接触带在居里面深度上表现为梯级带特征.新生界深度与磁性基底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magnetic basement and Cenozoic,CDMBC)多以不规则形状分布,在盆地的沉积中心呈现正相关;新生界深度与居里面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Curie surface and Cenozoic,CDCSC)多呈NE、NEE向带状正相关分布,走向与盆地走向一致;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南部和曾母盆地CDMBC呈正相关、CDCSC呈负相关,莺歌海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隆起而抬升,磁性基底张裂下沉,发生大规模沉降引起;琼东南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下坳而下降,沉积中心与磁性基底下沉方向一致;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深部流体沿南海西缘断裂直接进入地壳,引起该处居里面深度变浅.  相似文献   
992.
The settling of particulate carbon in seawater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ocean carbon cycle. We deployed a set of sediment trap in the polynya of Prydz Bay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1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particle fluxes. There was a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particle fluxes, with maximum and minimum fluxes recorded during the summer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total flux over the sampling period was 193.58 mg m~(-2)d~(-1), and the average fluxes of organic carbon(C_(org)), inorganic carbon(C_(inorg)), and biogenic silica(Si_(bio)) were 721.78, 28.67, and 2382.80 μmol m~(-2) d~(-1), respectively. Si_(bio)wa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total mass flux, and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_(org). The high Si_(bio)/C_(org)molar ratios(1) suggest that C_(org)was transported to deep sea in association with Si_(bio). By comparing remote sensing data of sea ice and chlorophyll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we found that the dynamics of carbon flux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sea ice. Algae in sea ice may have a key role in biological pump processes in early summer. Apart from the ice algae bloom period, variations in carbon fluxes generally corresponded with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the upper water. The ballast effect controlled the particle settling veloc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biological pump. Sea ice rafts initiated the first particle export event and enhanced the particle settling efficiency during melting period. As diatoms might become less dominant in the ice-free area, sea ice loss may cau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biological pump efficiency to decrease over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993.
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损坏程度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预测的基础,也是城市地震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某中等城市市区六种典型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分别采用了相应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市区震害矩阵。预测结果真实可靠,为进一步进行抗震规划和统计震害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地基抗液化能力评估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地基抵抗液化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剪切波速试验三种评估地基抗液化能力方法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震级比例系数、覆盖压力与倾斜地面的修正系数、地震震级与峰值加速度的影响,并对地基抗液化能力的概率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得到的结论可为地基的抗液化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安徽省中等城市地震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等城市地震应急系统建设是地市级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安徽省6个中等城市防震减灾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总结,介绍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思路,对重点技术和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6.
表层水温是影响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及机制是评估湖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针对水温的长期演变趋势问题,基于实测水文气象数据,采用Air2water数据驱动模型重构洞庭湖长序列水温资料,研究湖泊表层水温在气象条件驱动下的演变特征,为湖泊生态环境监测、水安全保障和综合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有:(1)尽管Air2water数据驱动模型以常微分方程的简化形式概化湖泊热力学过程,但可较准确地反演水温的变化趋势。根据长序列实测气温资料重构的1973 2020年洞庭湖日均水温序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1973 2020年,洞庭湖水温年内变化具有显著的上升期和下降期,且降温过程较升温快。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均水温呈现持续的波动性上升趋势,且1996年发生突变后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其中城陵矶站和南咀站年均水温的上升率分别达到0.20和0.16℃/10 a。1996年洞庭湖流域的突变式增温主要是由冷季的显著增暖过程驱动。(3)采用广义单位线法建立水温气温之间的耦合关系,水温随气温上升的速率先增大至极大值后逐渐减缓。1996年水温发生突变后,水温随气温的变...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拍照、开挖探槽、利用卫星图解译等方法,对乌伦古湖环布伦托海区域和吉力湖北部乌伦古河现代三角洲地区的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现代沉积调查。研究表明乌伦古湖滨岸沉积环境可以划分为基岩型湖岸、砾质湖岸、砂质湖岸、泥质湖岸等4种类型,发育山前基岩型湖岸、侵蚀基岩型湖岸、砾质冲积扇-扇三角洲、砾质辫状河三角洲、砾质滩坝、砂质滩坝、砂质三角洲、风成沙丘和泥质沼泽等9种滨岸沉积体系。山前基岩湖岸分布在布伦托海的北部,主要发育小型塌积扇、倒石锥和狭窄的湖滩。侵蚀型基岩湖岸位于布伦托海西岸和东北角地区,发育湖滩宽20~40 m。砾质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在布伦托海西北部25.8 km狭长区域,表现为一系列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在山前形成裙边状展布的辫状平原,顺流向长5~15 km。砾质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发育在布伦托海西部,砾质滩坝发育在砾质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一般为中砾和粗砾,泥质含量低。现代乌伦古河三角洲位于吉力湖北部,沙丘广泛分布在布伦托海东部的三角洲平原。砂质滩坝发育在布伦托海东岸南部地区,滩坝带宽30~100 m,发育大量障碍痕、冰划痕。泥质沼泽占据湖岸总长度29.22 km,沼泽地带植物繁茂,水动力微弱,泥质和有机质含量高。根据卫星照片推测乌伦古湖水位可能发生过3次较大的下降,现代乌伦古河三角洲可能经过了4个发育阶段,但目前缺乏地质年代学证据。构造格局控制了湖泊边界的地形地貌特征,平行构造线走向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沉积体系,垂直构造走向形成的沉积体系规模较小。寒旱地区湖泊周缘入湖河流较少,具有季节性和暂时性特点,洪水泥石流、塌积扇等重力沉积体系比较发育。湖泊封冻是寒旱区湖泊区别于温暖地区湖泊的重要特征。在相同气候背景下,源汇地区的高差和河流的流程、流量决定了沉积物的供给总量和沉积体系的特征。湖盆边界形态影响沿岸流的发育,也影响湖泊风动力方向和强度。乌伦古湖滨岸沉积体系的多样性对研究古代湖泊滨岸沉积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开展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调查对完善陆相湖盆沉积体系模式,对发现新的储层类型,对重建湖泊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新时代对煤炭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在总结煤炭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提出了煤炭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自主论述,将新时代煤炭资源全生命周期划分为绿色勘查、绿色开发、清洁利用和恢复绿色四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地质技术的相互关系、技术重点与特征,构建了新时代煤炭资源全生命周期地质技术工作框架,展望了主要攻关方向,为促进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提供了地质保障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99.
Bai  Ruiqiang  Lai  Yuanming  Pei  Wansheng  Zhang  Mingyi 《Acta Geotechnica》2020,15(11):3295-3306
Acta Geotechnica - Frost heave is a process of coupled heat–water–mechanics, which refers to heat transfer, water migration, water–ice phase change, deformation, etc. The...  相似文献   
1000.
宋秋梅  朱冰  马丁  易攀 《水文》2017,37(3):91-94
依据北京市1980~2012年间降水摘录资料和洪水摘录资料,选择张家坟流域为典型山洪流域,分析不同量级洪水的雨量、洪量、峰现时间及洪水过程与暴雨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为山洪流域的洪水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