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2篇
  免费   1428篇
  国内免费   2297篇
测绘学   996篇
大气科学   1169篇
地球物理   1307篇
地质学   3863篇
海洋学   1049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634篇
自然地理   95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种新型筑堤结构:轻质硬壳堤坝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软弱地基存在的堤坝不均匀沉降、滑坡、位移、倒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筑堤结构──轻质硬壳堤坝。该结构采用发泡塑料作为堤坝材料,或铺设于软基面上,或填充于易沉陷部位,或搅拌于土石方中;以高强度材料,制成堤坝外壳或堤坝某一部分的外壳,然后填入其他松散材料,使其产生减重、加筋、防渗、隔离、堆高的作用,以增强堤坝刚度,提高堤坝稳定性。这种新型堤坝结构具有较高的防洪、抗地震能力,以及缩短建筑工期,降低造价,废物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陶振宇 《岩土力学》1980,2(2):81-82
本书是我国十七个单位三十位岩石力学及其相邻学科工作者的一部集体创作,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在岩石力学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并以此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的献礼.由陶振宇同志任主编.该书已交水利出版社,现正在编辑出版过程中.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份是总论,主要论述了我国岩石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陶振宇).第二部份是岩石的基本特性及其测试技术,共分十章,分别论述了岩石力  相似文献   
993.
公王岭蓝田人时期的季风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用目前在黄上与全球变化研究中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变序列。从气候环境变迁的角度,研究了115MaBP的公王岭蓝田人及其伴生动物群与气候环境演化的关系。明确提出,蓝田人及其伴生动物群的死亡与夏季风剧烈衰减和冬季风猛烈增强的气候严重恶化事件有关。这种气候恶化除受与地球轨道变化密切相关的太阳辐射和全球冰量变化的影响外,还与青藏高原的剧烈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这里冰川末端在近百年来总的进退变化趋势是退缩,但在本世纪初至20~30年代和70~80年代间多数冰川曾出现过稳定甚至前进。对比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冰川变化虽然滞后于温度变化,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多数冰川对温度变化滞后时间在10~20年间。根据80年代以来平均物质净平衡值,大致将青藏高原划分为:内部为平衡或正平衡区;向外为负平衡区;边缘为强负平衡区。以冰川对气候响应滞后关系预测,在今后10~20年间,青藏高原边缘冰川末端仍继续处于后退,而高原内部冰川末端位置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5.
目前有关硝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共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多为实验室微生物纯培养体系,来源于野外环境样品的很少.以受污染湖泊严家湖1号塘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野外钻探采样,并选取不同深度沉积物进行室内外加氮源的硝化实验.结果表明:表层土和钻井一处50~100 cm沉积物发生明显的硝化反应,同时有机污染物中六氯苯含量降低最多,分别...  相似文献   
996.
河相地层是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重要目标。笔者对陆区基准面、陆上可容空间、河流随基准面变化的沉积响应以及河流相地层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得到基准面原理和方法能提高河流相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欧洲中心1982年12月、1983年4月、1984年10月和1985年4月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实际观测资料,作为非线性临界层模式的基本气流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用1982年12月和1983年4月的基流模拟出的副高强、范围大、数目少,维持2 ̄3个单体,且向西移,东西振荡周期1-2个月。用1984年10月和1985年4月的基流模拟出的副高弱、范围小,成带状分布,数目多达4个单体,副高合并、分裂得较快,亦  相似文献   
998.
一种新的统计回归模型及其建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云  曹杰  严华生  谢应齐 《大气科学》1999,23(3):333-339
根据经典门限自回归模型的基本思想,引入半截多项式变换,导出了一种新的统计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整套建模方案。这种模型和建模方案的特点是:(1)解决了统计回归分析中逐段线性化模型的检验问题;(2)在确定统计回归模型中各待估参数和变量——包括门限变量、门限值、阶数、时滞和回归系数时显得十分方便、快捷。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此方案建立的统计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报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9.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给出了区域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的基本物理构架, 重点介绍了欧拉型输送/沉降模式对各种物理 (沉降、输送)、化学 (气相化学与液相化学) 过程、初值与边界条件等问题的处理/简化; 利用本模型作了一周的预报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说明,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全国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污染物随时间的演变态势; 最后, 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NOx与NMHC的变化对O3 生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LLA-C光化学反应机制,在NOx体积分数φ变化范围很广(1.75~350.0,单位为10-9,以下同)的条件下,选择18种NMHC与NOx的体积分数比(2.0~200.0)模拟分析在什么条件下NMHC的改变对臭氧生成量不大敏感而主要依赖于NOx的大小,同时给出相应条件下OH模拟值的变化。结果表明,OH峰值均出现在φ(NMHC/NOx)≈8.0。所找条件是φ(NOx)≤50.0时要求φ(NMHC/NOx)≥60.0;φ(NOx)>50.0时需要8.0≤φ(NMHC/NOx)≤28.0。相应O3生成量的最大误差小于20%。该条件正适合我国典型污染城市当前φ(NOx)水平和φ(NMHC/NOx)范围,可用于我国区域尺度空气质量模拟。与实测资料的对比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