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6篇 |
免费 | 632篇 |
国内免费 | 5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1篇 |
大气科学 | 367篇 |
地球物理 | 391篇 |
地质学 | 1554篇 |
海洋学 | 333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206篇 |
自然地理 | 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913.
含金毒砂中晶格金的确定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高分辨透射电子图像(HRTEM)分析技术,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进行了背散射电子图像、X-射线面扫描、定量微区分析、线分析以及高分辨晶体结构观测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金毒砂中没有发现纳米级乃至更小粒级的超显微包体金,毒砂晶格完整,无任何“异构体”,Au散布于整个毒砂颗粒中,以晶格金形式存在。此外,金含量在不同的生长环带中有显著变化,表明Au是在毒砂形成过程中进入其晶格的。金的加入导致毒砂晶体结构中(100)面网间距局部变宽,晶胞参数也发生了微弱变化,a轴变长。详细分析认为,Au主要是以Au~(3+)替代Fe~(3+)进入AsS~(3-)八面体空位中的,Eh值变化可能是控制毒砂中晶格金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14.
915.
重庆地区上二叠统包括龙潭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其中龙潭组和吴家坪组为同期异相沉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及含煤特征分析,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形成于海湾(潟湖)—潮坪沉积体系,长兴组主要为浅海碳酸盐沉积。通过区内钻井剖面及露头剖面的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各种沉积体系在垂向上和平面展布上的规律分布。层序1煤层分布范围较广,基本覆盖全区。低位体系域一般不含煤层;海侵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25及C23,其中C25位于含煤地层的底部,分布范围广,其顶、底板均跨越不同沉积相区,具有幕式成煤模式的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主要煤层C18+19,主要分布在重庆天府姚家岩以南至贵州习水,煤层分布稳定。层序2煤层很少,主要为海侵体系域早期发育的C16煤层,煤层分布稳定;高位体系域几乎全部为碳酸盐台地相,不含煤层。海平面的升降打破了原有的沉积环境,而形成新的沉积环境,是控制含煤沉积旋回及聚煤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16.
在分析国内外小城镇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新疆146个小城镇投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及典型调查研究,分析了新疆大部分小城镇的投资效益,指出了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年新疆小城镇经济发展投资的总体思路: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投资模式。并首次提出农、林、水、牧业投资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农业资金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17.
根据中山市气象站1956~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验、极值I型分布等方法,分析了中山市雷暴日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中山市雷暴日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263d/年,并且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雷暴日多年平均为73.7 d,最多为1975年的108 d,最少为2003年的49 d。1979年前后发生了减少性突变,其中夏季(夏半年)的减少尤为明显。6~8月雷暴日最多,1、11和12月最少,4~9月雷暴日约占全年的91.9%。雷暴初日平均值为3月4日左右,5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初日分别为2月13日和1月1日;雷暴终日平均值为10月15日左右,5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终日分别为11月1日和12月18日。 相似文献
919.
920.
鹏山水源地开采条件下的含水层固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鹏山水源地地下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应用土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该水源地开采条件下的含水层固结模型。为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从渗流空间场和地下水运动过程两个方面,对模型误差积累、误差分布和模型稳定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估,使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