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81.
Hundreds of precipitati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Ordos Basin from January 1988 to December 2005 were used to set up a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and to calculate weighted averag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odern precipitation.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with averages of ?7.8‰ and ?53.0‰ for δ18O and δD, respectively, are depleted in winter and rich in spring, and gradually decrease in summer and fall, illustrating that the seasonal effect is considerable. They also show that the isotopic difference between south portion and north portion of the Ordos Basin are not obvious, and the isotope in the middle portion is normally depleted. Th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32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hallow groundwater (less than a depth of 150 m) in desert plateau range from ?10.6‰ to ?6.0‰ with an average of ?8.4‰ for δ18O and from ?85‰ to ?46‰ with an average of ?63‰ for δD. Most of them are identical with modern precipitation. Th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22 middle and deep groundwaters (greater than a depth of 275 m) fall in ranges from ?11.6‰ to ?8.8‰ with an average of ?10.2‰ for δ18O and from ?89‰ to ?63‰ with an average of ?76‰ for δD. The average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modern precipitation, illustrating that the middle and deep groundwaters were recharged at comparatively lower air temperatures. Primary analysis of 14C shows that the recharge of the middle and deep groundwaters started at late Pleistocene. The isotopes of 13 lak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eight lakes define a local evaporation trend, with a relatively flat slope of 3.77, and show that the lake waters were mainly fed by modern precipitation and shallow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   
982.
中国金矿床:基于成矿时空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10年金矿床分类研究成果,总结了金矿床分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认为金矿床分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分类,相当于过去所说的成因分类;二是应用分类,相当于矿床的工业分类.提出基于成矿时代(时间)-成矿环境(空间)为坐标系的新的理论分类方案.将内生金矿床划分为6种理论类型,即裂谷型(拉张期)、俯冲造山型(俯冲期)、碰撞造山型(碰撞期)、伸展造山型(伸展期)、板内(非造山型)("稳定"期)和过渡-叠加-复合型.将含金地质体的性质(种类)或矿床的突出产出特点作为划分金矿床应用类型的准则.对近8 000个金矿床的统计分析表明,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角砾岩型、斑岩型、微细浸染型(卡林-类卡林型)、(次)火山岩型(低硫、高硫)、夕卡岩型、(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型、蛇绿岩(套)型(基性-超基性岩型)、红土(铁帽)型、(砂)砾岩型等11种金矿床类型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应用类型.讨论了新矿床分类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3.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室内外实验和数学模型对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太湖日平均风速在2~8m/s时,水体悬浮物再悬浮通量与平均风速符合正相关关系;太湖悬浮物沉降属于絮凝沉降.悬浮物浓度较低时,其沉降速率与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悬浮物浓度和沉降速率符合Logistic函数;将太湖湖流模型和波浪模型耦合,有效地反映了太湖的水动力过程;在太湖悬浮物模型中,引入底泥起悬条件,将底泥的起悬量与沉降量分开处理,有效地模拟了太湖悬浮物的输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太湖悬浮物沿岸区域受湖流的影响较大,湖心区域受波浪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4.
以成都市彭州地区表层土壤剖面数据为数据源。用深层样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取其中样品数最多的剖面样品数据(27个)作进一步分析。利用SPSSv11.5forwindows版软件,对表层土壤中磷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做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彭州表层土壤中有效磷与全量呈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2;在磷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回归方程,有效P=e^(4.848-1428.31/全量P)(n=27,R^2=0.398,P〈0.001)。  相似文献   
985.
东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发现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老山口的地区位于阿尔泰山南部分和准噶尔盆地东缘北段的喀拉通史-尗先格尔成矿带的南段,是准噶尔盆北缘最重要的铁-铜-金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986.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成矿时代最新且唯一的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存在2类有机质——原生型和迁移型,与矿石共生。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有2种峰型;萜烷化合物的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C27~C28~C29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有机质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成矿热液的热力作用使样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热解,部分样品还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生物标志物多参数对比表明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原生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预富集上,而迁移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运移。  相似文献   
987.
混源油气定量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源研究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油气勘探方向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以东营凹陷为例,提出多数盆地都具备油气混源的必要条件,混源现象普遍存在但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以塔中地区为例,指出烃类指标、同位素、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测试手段是识别混源油的重要途径.密度驱动混合作用和分子扩散是油气混合的重要机制,受油源、混合时间与隔层等多种因素的控制,不同油气藏具有不同的油气混合尺度.混源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应用烃类指标或参数进行的二端元、三端元线性与非线性混源定量法、碳同位素混源定量法、模拟实验法、排烃量计算物质平衡法.建立适用于多源混合、包含多项指标、采用更优化的混合定量数学模型如与高分辨率气相色谱指纹相结合的ANN神经网络数学模拟的混源定量计算,将有效提高混源定量精度.  相似文献   
988.
为满足各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包括1∶5万、1∶20万和多目标地球化学等) 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并提高工作效率, 研制开发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采用C /S和B /S双结构结合的开发模式, 因此一些关键模块的实现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数据库关键表的设计、任务单的下载、分析结果的上传、质量控制样品的插入和数据质量的实时监控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 并给出若干模块的具体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989.
林拓  金春爽  汪生秀  陈科  庞飞  王鹏 《中国地质》2017,44(4):814-81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黔北地区安页1井在志留系石牛栏组发现了高压海相致密气藏,储层岩性为海相泥质灰岩与灰质泥岩薄互层,压力系数高达2.27,是四川盆地外残留向斜油气勘探历史性、里程碑式重大发现。与黔北地区相邻且地质条件相似的渝东南地区,具有类似安场向斜的逆断层封堵构造,同样发育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且残留向斜内龙马溪组页岩气在彭水、南川均获得了常压工业产能。龙马溪组页岩及上覆地层  相似文献   
990.
主要从遥感影像的时空特征、光谱特征、辐射特征和精度及信息提取4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遥感影像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并指出随着遥感传感器、平台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必将全面服务于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更加智能地解决全球小农户的每一个农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