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1031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腹内硬纤维瘤(DT)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lO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DT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腹内DT中,位于腹腔6例,腹膜后4例。肿瘤最长径4.3~17.1cm。4例DT形态不规则,6例呈椭圆形;5例边界清楚,5例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3例可见完整或部分包膜。10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平扫3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可见不规则出血灶,所有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及钙化,肿瘤密度均低于髂腰肌密度;增强扫描10例动脉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理:镜下梭形纤维母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呈浸润性生长,伴胶原纤维增生及粘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阳性率100%(10/10),CD34、S-100阴性率均为90%(9/10),CDll7阴性率100%(10/10),SMA阴性率80%(8/10)。结论:腹内D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2.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三维土体变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纲  庞思远 《岩土力学》2014,35(9):2562-2568
基于双线水平平行盾构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二维解析解,建立土体变形三维解析解。取不同的纵向位置作为变量,建立土体损失率沿纵向的变化方程;考虑先行隧道施工对后行隧道的影响,分别计算两条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叠加得到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总变形。其方法能够计算土体深层沉降和水平位移,较精确地反映土体三维变形。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土体沉降随着离开挖面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最终在x = -40 m左右时趋于稳定;随着先行隧道与后行隧道开挖距离的接近,最大土体总沉降量逐渐增大;土体沉降会随着深度z的增大而略微增加,但沉降槽宽度将略微减小;随着两条隧道轴线水平距离L的增大,最大土体沉降逐渐减小,沉降曲线形状慢慢由V型转变成W型,不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3.
比较汉江上游谷地及渭河谷地典型黄土剖面的元素组成、化学风化强度及常量元素迁移特征,揭示秦岭南北两侧黄土-古土壤剖面的成壤强度及其所指示的环境演变特征,两者差异及共性如下:① 两剖面化学组成均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元素组成均一且高度混合,与上部陆地壳(UCC) 的化学成分十分接近,该些证据均指示两区域黄土是来源广泛并经过充分混合的风尘堆积产物。② 据CIA 值可判定MTS 及YHC 剖面均经历了中等风化作用,比较两剖面CIW值、A-CN-K三角图投点特征及元素迁移率知,汉江上游谷地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更强,Ca 及Na 元素的丢失率更高,Al、Na、Mg、Si 等常量元素的迁出率更大。③ 依据Fe、Na迁移率的全剖面变化曲线知,汉江上游谷地与渭河谷地自全新世以来经历了相同的气候演变阶段,均记录了6000-5000a BP的干冷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94.
随着现代海底热液生物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热液生物群研究的必要性也日益凸现。近年来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结合前人的工作,总结了所发现的古热液生物群的时空分布、产出地质背景、化石壳体保存特征、化石组合特征等内容。简述了开展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工作的一般方法有:描述法、比较法与地球化学方法。最后,从现代热液生物群研究意义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在生物起源、热液活动和板块构造、环境治理以及生物成矿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当前古热液生物群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5.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而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强调只有沿着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寻找勘探目标,才可能发现油气藏。本文通过分析断裂带输导能力的不均一性,提出断而优势运移通道概念及其油气汇聚运移原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分析步骤和方法,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儿条主要的控油气断裂为例,分析了不同部他油气运移的优势运移通道并对其附近的油气圈闭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勘探成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GIS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特邀记者:在有关研究生读研原因调查中,有65%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找份好工作”,远远超过“喜欢做研究”的16.41%的比例,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97.
卫巍  庞绪勇  王宇  徐备 《岩石学报》2009,25(3):689-698
准噶尔西北部沙尔布尔提山地区下泥盆统到下石炭统的沉积可划分为滨海相和海岸平原相。其中下泥盆统和布克赛尔组底部的乌图布拉克亚组为滨海碎屑岩相,曼格尔亚组为滨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芒克鲁亚组为滨海碳酸盐岩相。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为海岸平原相。上泥盆统洪古勒楞组底部为海岸平原相,向中部过渡为滨海碳酸盐岩相,顶部为滨海碎屑岩相。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为滨海碎屑岩相。下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古流向总体从北向南,显示研究区以北地区为物源区,即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结合沉积相的研究成果,本区可能属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以南的晚古生代陆缘区。物源演变趋势分析揭示早泥盆世成吉斯-塔尔巴哈台带中的早古生代岛弧发生隆起,为乌图布拉克亚组提供成熟度很低的碎屑物质。随着岛弧被剥蚀殆尽,中、晚泥盆世呼吉尔斯特组和洪古勒楞组沉积时转而接受岩屑型再旋回造山带的物源供应,而早石炭世的物源则为过渡型再旋回造山带区。这种物源变化反映了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的建造特征和隆起过程。  相似文献   
198.
在地籍图修测的过程中,我们提出“极坐标法”和“勘丈法”修测地籍图,把手工操作逐步转入微机,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变更地物点的相对精度,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对今后修测地籍图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9.
西部大开发4年来的退耕还林(草)战略的实施,不仅使西部区草原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章旨在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确定生态环境与我国西部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森林面积每增加1%,则农业总产值增长6.3303个百分点。这对于我国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草)战略、改善西部区域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0.
During sexual reproduction of seaweeds, spermatozoid (sperm) discharge is triggered by chemical messengers (pheromones) released by the female gametes. The chemotactic ability of the sperm ensures fertilization success. Using unialgal male and female gametophyte material under designated standard gametogenesis testing (SGT) conditions, the potential life-span of the sperm of two seaweeds, Saccharina japonica and Undaria pinnatifida, was assessed by their ability to fertilize eggs. Results show that within 20-30 min after being discharged, sperm of both species could complete fertilization without an apparent decline in fertilization rate. Although fertilization rate 60–120 min after sperm discharge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species, some sperm were viable enough to fertilize the eggs. In S. japonica, at 12°C, some sperm were able to fertilize eggs up to 12 h after discharge. In both species, egg discharge rates (EDR) in the male and female mixed positive contro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all the sperm-testing groups. Doubling the seeded male gametophytes of S. japonica in the SGT tes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DR, further confirming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the male on the female in terms of facilitating egg discharge from oogo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