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4篇 |
免费 | 2569篇 |
国内免费 | 14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7篇 |
大气科学 | 1143篇 |
地球物理 | 1511篇 |
地质学 | 3976篇 |
海洋学 | 1274篇 |
天文学 | 164篇 |
综合类 | 584篇 |
自然地理 | 9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13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457篇 |
2021年 | 529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477篇 |
2018年 | 457篇 |
2017年 | 398篇 |
2016年 | 440篇 |
2015年 | 456篇 |
2014年 | 454篇 |
2013年 | 485篇 |
2012年 | 517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479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460篇 |
2007年 | 433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217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Robust climate warming has led to significant expansion of lakes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ou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iling Co, a saline lake in a characteristic endorheic basin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Plateau, has expanded more than 600 km2 in area since 1976. Particularly since 1995, the lake has significantly
expanded in response to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decreasing 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 caused by weaker winds
and less solar radiation, and increased glacier meltwater draining to the lake. Glacier–lake interactions are important in
governing lake expansion and are also part of a feedback loop that influences the local climate. Worsening climatic
conditions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and increased temperatures) that could have caused the lake to shrink during
1976–1994 were offset by increasing glacier meltwater feeding the lake, which made the lake nearly stable.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pattern changed during 1995–2009, when glacier meltwater actually decreased but participation
runoff increased and evaporation decreased, leading to expansion of the lake. If climatic conditions became suitable for
further lake development, which would be indicated by expansion in lake area, glacier meltwater could be saved in a
stabl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992.
由“撤县建区”引起对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最近一轮的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撤县建区”方案,这一方案引起了笔者对有中国郊区化的思考。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指出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其次将中外郊区化进行了系统比较;接着论述了郊区化的利与弊,最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道路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93.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GF-2等遥感图像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了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等指标,从全国和分区角度揭示了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24.6×103 km2,耕地面积共减少4.9×103 km2,林草用地面积共减少16.4×103 km2。2010-2015年与2000-20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分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东部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变化速率有所下降;中部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增加;西部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进一步加快,林草面积减少速率增加;东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持续缓慢,耕地面积稳中有升,水旱田转换突出,林草面积略有下降。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布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国土空间格局管控要求基本吻合;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面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实现有效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994.
北黄海温盐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2006~2007年夏冬春秋4个季节北黄海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北黄海温度和盐度大面以及典型断面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2007年冷水团势力范围强于2006年,北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受地形影响.黄海暖流冬春季较强,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秋季开始形成.鲁北沿岸流冬季最强,春季减弱,夏秋季消失,但夏季鲁北沿岸存在冬季鲁北沿岸流水的残余体,即鲁北沿岸水.辽南沿岸水4个季节都以低盐为特征,除夏季低盐中心位于庄河口外,其它3个季节低盐中心均位于调查区域的东北角.渤海与北黄海之间的水交换4个季节都存在.春季,断面盐跃层形成滞后于温跃层;秋季,断面盐跃层消失滞后于温跃层. 相似文献
995.
996.
浙江南部沿岸产卵场春、夏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4月、5月与6月对浙江南部沿岸产卵场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鱼卵、仔稚鱼72个种类,分别隶属11目38科48属。其中鱼卵29种,分别隶属6目18科24属;仔稚鱼55种,分别隶属10目29科40属。4—6月仔稚鱼数量呈逐月递减的趋势,而鱼卵数量6月最多,5月最少。鱼卵优势种4月以斑鰶、棱鱚、小黄鱼与蓝点马鲛为主,5月以斑鰶、鳀、龙头鱼、银鲳、蓝点马鲛与石首鱼科为主,6月以鳀、龙头鱼、多鳞鱚与鲱科鱼类为主;仔稚鱼优势种4月以虾虎鱼类、褐菖鲉与平鲉科为主,5月以鳀、虾虎鱼类、棱鱚、斑鰶与长鳍篮子鱼为主,6月以鳀与虾虎鱼类为主。斑鰶、鲳鱼、小黄鱼、棱鱚、蓝点马鲛与褐菖鲉的产卵盛期为4月,而鳀与龙头鱼的产卵盛期为6月。 相似文献
997.
In this paper, the marine ship observation data sets in the seventh (October 16-December 4. 1989) and eighth (June 1-July 16, 1990) cruises of PRC -US tropical ocean and global atmosphere (TOGA) joint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urface wind field, fluxes and net heat budget, which are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s of underlying earth's surface influencing the global mean circulation evolution o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These diagnostic analyses are very benefi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ir-sea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improving of surface flux parameterizations and regional or global climate model. 相似文献
998.
999.
领海基点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外磕脚领海基点的保护实践工作,从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方法、保护范围选划结果3个方面,开展砂质基点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的案例研究,据此提出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的选划依据和方法。研究表明:砂质基底领海基点的保护范围选划应依据海岛的特殊属性,由保护对象的边界向外延伸至潮汐水道,并充分体现地貌整体性和连续性。针对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文章建议应加强工程手段实现基底稳定,维护领海基点安全;加强领海基点外业调查,夯实领海基点地形水文资料基础;加大领海基点巡查力度,持续推进领海基点实时动态监视监测;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领海基点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海洋海岛意识等保护管理建议,为领海基点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