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9篇
  免费   2205篇
  国内免费   3422篇
测绘学   1554篇
大气科学   1602篇
地球物理   1870篇
地质学   5821篇
海洋学   1815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899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827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747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940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730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蚁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已广泛的应用于系统控制、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工程领域。由于蚁群算法在搜索过程中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存在着加速收敛和早熟停滞现象的矛盾。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从参数的动态调整、信息量的更新规则、局部搜索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引入信息素平滑机制,以求在加快收敛和防止早熟停滞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旅行商问题的仿真表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能够克服算法中早熟和停滞现象的过早出现。  相似文献   
872.
The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b, Zn, Cu and Cd in some endurant weed plant species that survived in an old smeltery in Liaoning,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Potential hyperac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peci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tal accumulation in plants differed with species, tissues and metals. Endurant weed plants growing in this contaminated site exhibited high metal adaptability. Both the metal exclusion and detoxification tolerance strategies were involved in the species studied. Seven species for Pb and four species for Cd were satisfi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time level standard for hyperaccumulator. Considering translocation factor (TF) values, one species for Pb, seven species for Zn, two species for Cu and five species for Cd possess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hyperaccumulator. Particularly,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exhibited strong accumulative ability to four heavy metals. Although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of all samples were lesser than 1 and the absolute concentrations didn’t reach the standard, species mentioned above were primarily believed to be potential hyperaccumulators.  相似文献   
873.
874.
林冠干扰作为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Schott)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 etMey.)林动态自维持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林分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 hm2典型的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中林冠空隙特征及其形成木和边界木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46林班内的1 hm2临时标准地中,共调查到17个林冠空隙,林冠空隙干扰返回间隔期为763年。扩展空隙面积在20~280 m2之间变化,冠空隙面积在0~180 m2之间变动。大多数林冠空隙形状变异较大,不同程度地偏离圆形,且均在20~100年之间形成,拥有多株形成木,边界木多由近熟木和成熟木组成。  相似文献   
875.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中国新疆地区218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孢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温带山地针叶林、高寒草甸及盐生草甸、温带草原、荒漠以及荒漠-沙漠过渡带均具有相对特殊的孢粉组合,新疆南北向样带的孢粉图式揭示出表土孢粉从北到南随地形、纬度和植被的改变而发生的空间变化。针叶林区表土孢粉浓度平均值为22 602粒/g、草原为3 834粒/g、荒漠为1 762粒/g、沙漠为0-10粒/g。但在同一植被类型中,特别是在草原和荒漠中,孢粉浓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空间尺度样品的A/C(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值的中位数统计,草原为1.264、荒漠为0.565、沙漠为0.243。Ep/C(麻黄Ephedra/藜Chenopodiaceae)比值的中位数在荒漠为0.098、草原为0.063。  相似文献   
876.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与生态学理论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壤侵蚀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是近年水土保持研 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探讨了“范式”在科学研究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对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意义, 并且讨论了土壤侵蚀防治范式与生态学范式之间的耦合关系, 指出生态学思想对土壤侵蚀科学 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强调在进行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因子。土壤侵蚀过程和 生态过程是相互渗透在一起, 它们之间所表现的是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 生态学中的自然均衡思 想、系统非平衡态理论、等级缀块动态理论都深刻的影响着土壤侵蚀科学的发展并且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应用。在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877.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竟虎  王建  王建华 《湿地科学》2007,5(4):298-304
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 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15a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a间,长江、黄河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744.77km2,平均减少率为1.2%/a。长江源湿地的退化比黄河源明显。湿地主要是由高寒沼泽草甸湿地向高寒草甸湿地、裸岩裸土地和高寒草原演变,以及由水域向滩地转变。各湿地景观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度和分维数提高,优势度降低,湿地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15a间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37.86×108元。气候干暖化是造成源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878.
物流地理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试图从物流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具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物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物流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内部分支包括理论物流地理学、部门物流地理学、区域物流地理学、城市物流地理学及企业物流地理学;具体研究内容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要包括物流地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物流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区域差异,行业物流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城市(乡村)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与空间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879.
晋玲  李鸣  张勇  白蕾  安黎哲  陈拓 《中国沙漠》2007,27(3):466-468
 摸索沙拐枣属(Calligonum L.)七种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泡果沙拐枣(C. junceum (Fisch. et Mey.) Endl.)、无叶沙拐枣(C. aphyllum (Pall.) Gürke)、红果沙拐枣(C. rubicundum Bge.)、心形沙拐枣(C. cordatum E. Kor. ex N. Pavl.)、密刺沙拐枣(C. densum Borszcz.)、乔木状沙拐枣(C. arborescens Litv.)的总DNA提取方法并对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进行鉴定,对传统的CTAB法进行方法和材料的改进,开展与总DNA相关的PCR扩增和其他遗传学分析,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其结果对于沙拐枣属植物的有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80.
The December 26, 2003 Mw 6.6 Bam earthquake is one of the most disastrous earthquakes in Iran. QuickBird 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satellite imagery with 61 cm and 2.4 m ground resolution, respectivel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surface rupturing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this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earthquake produced a 2–5 km-wide surface rupture zone with a complex geometric pattern. A 10-km-long surface rupture zone developed along the pre-existing Bam fault trace. Two additional surface rupture zones, each 2–5 km long, are oblique to the pre-existing Bam fault in angles of 20–35°. An analysis of geometr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also shows that movement on the Bam fault is mainly right-lateral motion with some compressional component. This interpret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s, analysis of aftershocks as well as teleseismic inversion.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the 2003 Bam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Bam fault, and that the surface ruptures oblique to the Bam fault are caused by secondary faulting such as synthetic shears (Reidel shears). Our fault model for the Bam earthquake provides a new tectonic scenario for explaining complex surface de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Bam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