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2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3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165篇 |
地球物理 | 627篇 |
地质学 | 574篇 |
海洋学 | 160篇 |
天文学 | 62篇 |
综合类 | 228篇 |
自然地理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5篇 |
1947年 | 6篇 |
1939年 | 7篇 |
1926年 | 4篇 |
192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太平洋活动边缘的火山作用类型和历史长期以来,火山作用的研究一直都是局限于浮出水面的岛屿火山喷发作用的,而洋底火山喷发却几乎不被地质人员所了解。然而,洋底却不仅是地球表面面积的最大的一部分(0致71%),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地壳(洋壳)区域,洋壳在化学成分、物理特点,特别是在火山喷发作用的类型方面,与地质学家研究得较早的地球的其他部分(大陆壳和过渡壳)都是根本不同的。苏联地质学家业已证明,洋壳是在洋壳——过渡壳——大陆壳系列的顺序发展中的第一个阶段。未来必将证明,火山产物的大部分并不是以火山碎屑物质(火山灰)进入海洋的,而是以岩流的形式喷发于海底之上的。岩流形成了洋壳的第二层,并且是在大量被加热的、大 相似文献
22.
利用单边封闭的蜡泥塑料来进行平面压陷实验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东亚限定的陆间形变和走向—滑动断层的演化。一些大型左旋走向—滑动断层曾不断活化,主体上是同时的。实验显示印度向亚洲插入曾经旋转了(≈25°),并且在碰撞的前二、三千万年里沿红河左旋断层使印度支那向东南挤压了(≈800公里)。该过程能说明南中国海在晚中新世前张开的原因。挤压构造北移,促动阿尔金塔格断层成为第二条主要的左旋断层,并使华南向东移动数百公里。事件发生后,印度支那保持顺时针转动(多达40°),而红河和它南面的走向—滑动断层则作反方向运动。莫圭盆地和安达曼海的张开(直到现在)看来也是挤压的简单运动结果。中国东北部和云南现代裂谷可看出类似于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初期。若以我们实验为指南,像泰国海湾(暹罗湾——译者)等沉积盆地的其它第三纪构造现象可说明是碰撞的结果。实验还预示有一个重要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和裂谷系将扩展穿过天山、蒙古和贝加尔而延至鄂霍茨克海。 相似文献
23.
24.
1982年12月,安大略地质调查所在多伦多召开了一次名为“安大略的金矿床”讨论会。讨论会的重点是调查所和几所大学取得的脉金矿床的研究成果。整个讨论的主题是,金在空间上与绿岩带中长英质侵入体共生的脉系中的富集。这些侵入体具有独特的特征(Gallagher1940;Kerrich等人,1980:Munha等人,1980)。长石为钠长石或带有钠长石环边的钠质斜长石。白云母和方解石与长石一起产出,这两种矿物表明与CO_2-H_2O流体发生了相互作用。侵入体中的石英—碳酸盐脉,证明在岩浆侵位之后发生了脆性变形。 本文探讨了瓦瓦绿岩带中奥长花岗岩岩株周围含金石英脉的分布情况。研究区位于安大略省阿尔戈马地区(Algoma)瓦瓦以北25公里的古切尔湖(Gutcher)地段。研究表明金 相似文献
25.
利用每天两次八层标准等压面上的风、气温和位势高度记录,研究了1978年——79年冬季青藏高原周围及其上空的平均环流的某些特征。在一大致平滑的地面,每隔2.5纬距,2.5经距估算风和场面气压,标准气压层资料采用的是1978年12月1日到1979年2月28日期间的。 相似文献
27.
Ar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measures compliant to other ecological indicators in assessing ecological stat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las F Patrício J Marcos C Pardal MA Pérez-Ruzafa A Marques JC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6,52(7):817-829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status, a concept implemented in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EC, 2000.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2000/60/EC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water policy PE-CONS 3639/1/00, p. 72],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levels of ecological quality. The 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has been used as tool in this context, and we tested the robustness of Taxonomic Distinctness measures applying it in different scenarios (estuarine eutrophication, organic pollution, and re-colonisation after physical disturbance), analysing simultaneously its compliance to other types of ecological indicators. Results show that, in most of the case studies, only Total Taxonomic Distinctness was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disturbed situations. Other Taxonomic Distinctness measures have not proved to be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ecological indicators (Shannon-Wiener, Margalef, and Eco-Exergy indices). Therefore, this approach does not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helpful in assessing systems' ecological status with regard to the WF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28.
29.
在1989年近一个月内南加州橡树岭发生了一组约50个小震(M≈1.5)的震群。由于在地震图上的到时信号弱及其突然性,因此用一般的到时分析方法,这些事件的定位精度受到了限制。然而,由于在各个单台上记录到的地震波形的相似性,用波形互相关技术可以得到精确的相对的事件位置。重新定位后的事件形成了一个小丛集,约1km跨度,18km深,沿着一个向北西倾35°角的平面排列。估计定位的标准误差一般小于50m。序列的时间演化过程表明,地震活动逐渐离开它的起始点向外迁移。有3个续发性事件发生在几个月以后,它们沿着同一平面排列,但从主震群向南东方向偏移了约500m。由于可得到的台站记录少,发射角的范围受到限制,以及在许多地震图上初至波信号弱,因此对这些事件很难得到可靠的断层面解。把每一个台上不同事件的记录叠加起来,大大地降低了到时前的噪声水平,有助于分辨平均P波初动。对这些初动资料的分析表明,震源机制解的滑动面与由地震活动分布确定的平面不一致。地震活动排列面可能是锡米断层的进一步延伸,在此情况下,只有断层倾角变浅,才能在18km深处与观测到的35°倾角相当。 相似文献
30.
P. Novak M. Kern K.-P. Schwarz M. G. Sideris B. Heck S. Ferguson Y. Hammada M. We 常晓涛 《测绘文摘》2003,(2)
随着近年来航空重力的发展,航空重力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不断提高,其精度可达1 mGal,分辨率可达10km,这使得用航空重力数据计算精密大地水准面成为可能。本研究介绍利用满足一定条件的稳定、精确的航空重力数据计算大地水准面的一种新途径。它根据布隆公式,分离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把航空重力观测值转换为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位,从而确定大地水准面。其具体步骤如下: 1.对重力扰动观测数据进行低通滤波,除去高频观测噪声; 2.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从低通滤波的重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