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12.
13.
Many invaluable underwater buildings of archaeological interest in Alexandria were discovered in 1996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Eastern Harbour of Alexandria. There is a belief that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these invaluable heritages is to transfer them to an underwater park or museum. Obviously, the execution of such a project depends essentially upon the water quality (including water transparency) improving in the future. The harbour is presently polluted by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effluen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t has recently been decided to restore this important coastal area through: (1) stopping the direct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effluents into this semi-enclosed harbour in 1993 and (2) gradually reducing the discharge of the municipal wastewater through marine outfalls at two sites lying at the outer sides of the harbour. Zero discharge is expected to be effective by the end of the year 2001. The present work, therefore, is a follow up of the study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harbour after 1993: in 1996 and 1999-2000. The water quality of an open sea reference station was also studied for comparison. The results reveal occurrence of an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harbour. The water has turned from being eutrophic to mesotrophic. The harbour is expected to become meso/oligotrophic as soon as the complete cessation of the discharge from the two outside sources is attained.  相似文献   
14.
罗斯基勒(Roskilde)大学(丹麦)开展沿海地区的环境监测已有若干年了,其中包括不久前在波罗地海区与俄罗斯圣彼德堡科学工作者们的一项重要国际合作。起初研究这些方法是为了确定矿物原料在海底的位置,但目前这些方法已完全可用于一般的环境监测。在不久的将来,一些电测方法肯定会有产业性的突破。这种进步好比60年代海洋地震带来的重要突破。电阻率法、电阻抗谱法(EIS)与自然电场法的组合,包括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在国际镍公司(INCO)的三个矿区进行了射频层析成像(RFT)探测,试验这种技术圈定萨德伯里镍硫化矿床的能力。用一台中国生产的JW-4电偶极系数采集跨孔数据,扫描频率为0.5-5.0MHz。在相距100m的两个钻孔之间成功地描绘了Mc Connell矿就的一个高导电性板状硫化镍矿体。在5MHz的层析图像上,这个矿体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强吸收带。信号振幅的数据模拟表明当发射器和接收器在矿床的两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筱用来代表孔砂岩含水层内夹粘土薄层的一维自相似地电介质上的瞬变电磁感应模型。研制这个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在德克萨部希克里砂岩含水层上方采集的可控泊电磁感应数据中粘土/潜水面的多解性。此项研究发现粘土的分布是比粘土总含量更重要的影响变电磁响应曲线形态的因素,如果根据露头、夺心或伽玛测井分析相当好地掌握了粘土总含量,则通过绘制不同收发间距的接收回线峰值电压曲线就可获得地下粘土分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与RCP4.5情景下的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1986-2005年气温、降水逐日格点数据和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模式模拟数据,评估了CCLM模式对塔里木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同时采用EDCDF法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预估数据进行偏差校正,并计算了2016-2035年极端气候指数。结果表明:该区域气候模式对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特别是气温空间相关系数在0.97以上;该模式对于极端气候事件也有着较强的模拟能力,大部分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偏差校正,有效地提高了气候要素及相应的极端气候指数的模拟精度。预估未来RCP4.5情景下,塔里木河流域未来(2016-2035年)极端暖事件(暖期持续指数、气温日较差、暖昼、极端最高气温)有增加的趋势,未来流域中部的干旱可能更严重,而流域内环塔里木盆地区域将变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60个气象站逐日资料,基于平流-干旱模型(AA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均实际蒸散发为420.8 mn,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9 mm/10a,呈"减-增-减-增"年代际波动变化。季节上,春、冬两季实际蒸散发增加趋势较明显,夏、秋两季则呈现与年实际蒸散发类似的年代际波动。春、夏、秋三季和年实际蒸散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出现在流域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冬季绝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蒸散发呈现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显著,日照时数和风速大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是各气象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各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实际蒸散发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总体上看,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增加主要是由平均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的增加引起,特别在春、冬季体现得较为明显。夏、秋季节,影响实际蒸散发的要素包括气温日较差、实际水汽压、平均风速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但夏、秋季节这些要素的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导致夏、秋实际蒸散发的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供的5个气候模式,并结合基于地面气象站的CN05.1气象资料,评估了CMIP6模式对黄河上游地区1961—2014年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基于7个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及代表性浓度路径(SSP-RCP)组合情景,结合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了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能较好地模拟黄河上游地区历史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年变化。7个未来情景一致表明,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0.03~0.82 ℃?(10a)-1]。其中,低辐射强迫情景下(SSP1-1.9、SSP1-2.6及SSP4-3.4)气温先呈现增加趋势,21世纪中期到达增幅峰值,之后增温呈现放缓趋势;而中、高辐射强迫情景下(SSP2-4.5、SSP3-7.0、SSP4-6.0及SSP5-8.5)气温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空间上,未来气温增幅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河上游西部地区;时间上,呈现夏季增温快,春季增温慢。四季增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致特征,表现为西部增温强于东部,北部增温强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5,61(4):6104776-6104776
<正>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一书是论述旅游和地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旅游地学是中国地学家创立的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而创立的一门学科。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一书是在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的基础上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