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311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进行电网雷击故障快速查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 present, lightning is one of the 10 natural disasters, and it is also the top environmental factor of power interruption. It often causes huge losses to the electric system. The Wuhan High Voltage Institute of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nd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s (LLSs) since the late 1980s. In the mid-1990s, a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 was created in 29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It is primarily applied to rapidly find lightning accidents, which greatly reduces power interruption. Also, it ensures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Remarkable benefit is achieved. China's LLS went through an "orientation positioning - time difference positioning - integrated positioning"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detection efficiency, degree of automation, practicability and applied range are improved. Also, a light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lan of the national network has been implemented, which services the whole society.  相似文献   
3.
卢家屯组按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影背山砾岩段、漏斗山杂色岩段、杨树河子黑色岩段,前人采集到的Palaeanodonta-Palaeomutela动物群、Pleuroneia? sp.和叶肢介等生物化石组合指示时代为二叠纪。本次对九台市影背山双顶山卢家屯组建组剖面下、中、上段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证实卢家屯组由下至上存在3个最小锆石年龄峰值,分别为(283.4±7.9)、(262.4±3.9)、(255.5±5.8) Ma,确定了卢家屯组的上限为晚二叠世。根据卢家屯组中碎屑锆石存在1 800 Ma和2 500 Ma左右的典型华北板块基底年龄,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群最终闭合时间应为P3-T1。  相似文献   
4.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5.
选取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MS7.0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MS6.6地震、四川广元市青川县MS5.4地震作为案例分析,绘制活跃Wi Fi数量、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量、汇总在线设备数量、活跃基站数量等4种地震灾情指标在地震发生前后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根据与地震前1天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验证地震灾情指标的可用性,选取出效果好的指标,这对进一步研究震后快速获取极震区位置、影响场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房地产信息查询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具有图形操作功能的查询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形操作、房产信息查询、三维显示与漫游等功能,可以较好地为用户提供网上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Nie  Yufeng  Shen  Yunzhong  Pail  Roland  Chen  Qiujie  Xiao  Yun 《Surveys in Geophysics》2022,43(4):1169-1199
Surveys in Geophysics - The gravity field recovery from GRAC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mission data is contaminated by both observation noise and dynamic force errors, especially...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大量测试数据,对金堆城地区花岗岩类主要造岩矿物学特征同钼迁移富集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晶胞条纹长石和正长石以及富重稀土和具明显负铕异常的黑云母是含钼花岗岩类标型矿物,并且可作为花岗岩类岩石发育地区寻找隐伏钼矿体的指示性矿物。钾钠长石和斜长石的结构状态和成分不仅可以提供有关花岗岩类成因演化的信息,其矿物本身亦可成为钼的载体矿物。岩浆期后,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可造成钾钠长石和斜长石分解,并且引起钼的释放,从而形成高品位钼矿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贵州省地震灾害风险薄弱环节,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以贵州省罗甸县为示范,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各乡镇进行危险性分析,开展地震灾害承灾体现场抽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首次构建乡镇级别的地震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估各乡镇地震灾害综合指数和程度,计算各乡镇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确定红水河镇为高风险区、罗悃镇为中风险区、木引等7个乡镇为低风险区,并从建筑物设防、地震地质灾害及水库地震等角度剖析罗甸县地震灾害特点,从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防护及交通等方面提出减小地震灾害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鄂西白垩纪远安盆地的变形带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西白垩纪远安盆地中大量发育变形带及其密切相关的断层,主要分为两期,早期为带有正断性质的北北东向组变形带及简单的正断层,形成在同沉积或早成岩阶段,而晚期为带走滑性质的北-南向组和北东向组变形带及复活断层,形成在白垩纪以后.根据实测的共轭变形带和断层滑动数据,古应力分析的结果表明,早期为北西西-南东东向拉张的伸展状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