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21.
我国淡水水体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我国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水环境问题.微囊藻(Microcystis)因其产生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的微囊藻毒素而尤其受到重视.研究者对构成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微囊藻毒素的毒性、毒理等方面的认识逐渐明晰,但对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的了解还相对较少.本文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开展讨论:总结了微囊藻毒素可能作为化感物质、参与光合作用、在微囊藻的越冬或复苏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参与微囊藻群体形成及维持等4个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微囊藻毒素作为信号分子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微囊藻毒素产毒与无毒株的竞争,并对微囊藻毒素未来的研究热点及组学技术可能在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2.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表达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条件夏季个例的比冬季的好,二者分别为1148 J·kg~(-1)和490 J·kg~(-1)。冬季个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层到地面受冷锋影响;700、850 h Pa因急流风向风速的不连续而产生较强的辐合;500 h Pa处于长波槽前的上升气流中,最大的垂直速度达1.1 Pa·s~(-1)。两次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强回波分布与地面θ_(se)高值区和切变线叠加区对应关系比较好,为雷暴系统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线索。地面有冷锋影响时,要考虑冷锋入海后风力加大,地面辐合加强,使对流发展。由海陆不同比热属性造成的海陆之间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温差,对白天和夜晚系统入海后的强度变化有不一样的影响。10个浙东冬季雷暴个例天气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雷暴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冷暖空气在浙东强烈交汇,华南到华东中低层有很强的西南急流,850 h Pa最大风速达到20 m·s~(-1)以上。两季雷暴各种对流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雷暴比较好的预报指标是总指数和垂直风切变,重点关注西南急流的强度、冷锋和850-500 h Pa的对流稳定性及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223.
金平地区镁铁岩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哀牢山深大断裂南西侧的金平-黑水河裂谷带北段,由5个主要相对集中的(超)基性岩群(带)组成,以白马寨岩群岩体分异最强,矿化规模最大.通过对金平白马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金平白马寨(超)镁铁岩具有低钛低磷的化学成分特征,岩石主要属钙碱性岩系,具岛弧带和造山带的特征,岩石含镁较高并具苦橄岩的成分特点,表明岩石形成温度较高,可能与地幔柱尾部的岩浆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224.
李年  曹明会彭端 《广西气象》2007,28(3):80-82,87
对广东省高要市气象站迁站前20a和迁站后5a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找出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序列差异较大的气象要素,分析其引起差异的原因。经对本站及邻站四会、德庆站同期相关资料序列进行了“t检验分析”,高要站资料序列差异性显著,而四会、德庆站的资料序列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高要站迁移前与迁移后的资料序列的差异并非由气候变化引起,而新旧站的地理环境差异才是造成资料序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5.
应用 1979~ 1999年 NOAA卫星月平均 OL R资料及 195 0~ 1999年 NCAR/ NCEP再分析的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 ,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异常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的特征进行分析 ,并做信度检验。结果表明 ,在季风爆发的前期 ,对流活动和海温的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关系密切。OL R在初春、垂直速度在整个前期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在强 (弱 )南海夏季风年的前期 ,热带海温基本呈 L a Nina(El Nino)型分布 ,其中在12月 ,海温的距平分布与来年南海夏季风的强弱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26.
利用上海及邻区的最新地震资料,对其全区和四个小区的震源深度与震级、震源深度与频次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三个典型震(群)区的震源深度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上海地区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深度研究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27.
海南抱伦金矿矿区尖峰岭岩体中的锆石可分为岩浆锆石和热液锆石.岩浆锆石无色、透明, 长柱状、无明显包裹体, U、Th含量多小于1000μg/g, 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0±2.1Ma, 代表了尖峰岭岩体的结晶年龄.热液锆石呈褐色、浑浊、半透明的自形短柱状, 相对于岩浆锆石具有异常高的U、Th及微量元素含量, 其U含量最高可达30000μg/g, Th含量最高可达20000μg/g, 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比岩浆锆石普遍高一个数量级, 且具有较高的普通Pb.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 这些热液锆石的形成年龄为106~120Ma之间, 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2.8±4.3Ma, 代表了热液作用的年龄, 显示该区在112~120Ma左右经历了一次强烈的热液作用, 可能与该区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作用以及抱伦金矿的成矿有关.研究还表明, 对热液锆石直接进行微区原位U-Pb定年, 可用来准确测定热液作用的时间和限定热液成因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228.
INTRODUCTIONIn comparison with studies on the geochemistryof the REE and trace elements of the Emeishan Per-mian basalts ,there has been onlyli mited research onthe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 PGE) . Preli minary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PGE geochemis-try of the basalts in the Emeishan area ( QingyingPower Station profile) and Xinjie area (Zhang andLi ,1998) ,andinthe Shuicheng and Weining areasinGuizhou (Li et al .,2003) . There are no PGEanaly-sis data of the basaltsin…  相似文献   
229.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三维边坡稳定性与破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是当前较为有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但很少应用于复杂地质环境及负载条件下的三维边坡稳定性与破坏机制分析。拓展这一方法,利用典型算例,探讨了单元尺寸、边界条件、土体强度、局部超载和地震荷载等因素对三维边坡稳定性及潜在滑动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含软弱夹层及地下水的复杂三维边坡在负载条件(坡顶局部超载及地震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及滑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黏聚力的增加,潜在滑坡体的剪出位置远离坡脚,滑坡后沿远离坡肩,滑坡深度加深;坡顶超载强度较低时,边坡表现为整体破坏模式,而高超载强度下表现为局部地基破坏;考虑地下水后边坡的稳定性显著下降,且潜在滑动面加深,滑坡体体积有所增大。含软弱夹层的三维边坡,其潜在滑动面呈折线型,当受超载作用时,其破坏模式和滑动机制与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前者为竖向剪切和水平错动的联合作用,而后者为软弱夹层水平错动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0.
龙年  陶晓风 《江苏地质》2012,36(4):355-359
龙门山飞来峰主要有挤压推覆和重力滑覆两种形成观点,飞来峰的成因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北段宝珠寺飞来峰野外实地考察及其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得出该飞来峰主体为向斜构造,具有多层结构,由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形成,为推覆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且该区域构造具有典型的后展式逆冲推覆构造,区别于整个龙门山前展式推覆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