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测绘学   344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1430篇
海洋学   25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61.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aerosols(dust,sulfate,black carbon,and organic carbon) and their direct effect on the climate over China.The emphasis is on th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the change in mixing state of aerosol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TOA),the radiative forcing of externally mixed aerosol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internally mixed ones,especially in the Tarim desert region where the difference is about 0.7 W m 2.At the surface,however,the situation becomes opposite,especially in the Sichuan basin where the difference is about-1.4 W m 2.Nonetheless,either externally or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 in China can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cooling effect,except for the warming in South China in winter and the slight warming in North China in February.The cooling effect induced by externally mixed aerosols is weaker than that induced by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and this is more obvious in spring and winter than in summer and autumn.In spring and summer,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externally mixed aerosols on precipitation is less than that of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whereas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相似文献   
862.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运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计算出甘肃省1998-2007年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中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并对近10 a来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十分...  相似文献   
863.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130ka BP以来的孢粉组合与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柴达盆地西部大浪滩梁ZK02孔岩芯,依据铀系年龄数据,选择130 ka BP(90.5 m以上)的含石膏粉砂淤泥层中34个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研究,依据其孢粉组合特征,将该孔深90.5m以浅的孢粉百分比图式从下至上划分6个区域性孢粉带,进而分析了该区末次间冰期(130 ka BP)以来的古植被状况,结果表明,山地主要由...  相似文献   
864.
客户数据库更新就是利用新版基础地理数据库中更新变化的要素信息,对客户数据库进行相应的级联更新,以使其具有良好现势性的过程。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信息的分发与提供,而没有充分考虑语义差异环境下如何高效实施客户数据库更新的具体问题。针对此,该文概括了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其客户数据库之间潜在的各种语义差异;从实施效率、数据完备性、一致性、正确性等方面,分析描述了语义差异给更新实施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依据语义映射和转换理论,提出了由语义匹配、变化提取、更新集成3种基本操作组成的更新实施模型,并阐述了3种基本操作的执行策略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65.
退耕还林是党和政府为改善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各级政府、党政领导人都很关注退耕后的实际成效。本文结合林业部门的具体退耕工作流程,介绍了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精确监测的方法,提出了与具体退耕业务相结合的辅助决策应用、系统维护和数据更新模式.讨论了实现退耕精确监测的方法以及在政府辅助决策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6.
IPv6是被设计用来取代IPv4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协议,它的许多新特性被人们所应用。将已有的IPv4网络平滑地过渡到IPv6网络时,使用主机-主机隧道技术组建Linux下的IPv6网络,并给出了Linux下的具体方案。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7.
王志伟  朱长青  石忠合 《测绘工程》2007,16(1):39-41,54
以规则格网DEM为基础,利用回放等高线与原等高线进行比较,提出两个误差指标和一种格网细化模型,以生成多分辨率的格网DEM,并提高DEM的等高线精度。针对该模型的两个关键步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通过对一幅实际地形数据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方法得出的DEM等高线精度,为DEM精度研究,特别是多分辨率DEM精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68.
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继强  徐丰 《测绘科学》2007,32(6):69-71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GIS数据的精度分析及质量控制问题是当今地理信息科学和国际GIS界十分关注的两大前沿课题。本文首先确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方式;然后紧紧围绕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流程,分析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来源,并利用误差传播规律建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误差传播规律;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线状要素在尺度扩展中不确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69.
误差源分析是一个系统产品精度保障的前提条件.介绍了InSAR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根据基本原理,从影响高程测量精度的基线长度、基线倾角、相位差、雷达天线到地面目标点的距离以及雷达天线高度等5个要素着手;依据这5个要素的产生过程,结合基于编队卫星InSAR系统的特点对系统的误差源进行了研究;最后较系统地分析出了影响编队卫星InSAR系统的误差源.  相似文献   
870.
包含速度大脉冲的地震动与普通地震动有显著的不同,此类地震动对建筑结构有着特殊的破坏作用。有效预测速度大脉冲是否发生和分析影响速度大脉冲发生的因素,对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减轻地震灾害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美国NGA数据库中选取315条强震动记录,经过预处理后得到研究所需的289条记录,基于处理后的强震动记录并结合相对频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速度大脉冲的影响。然后,利用L1正则化逻辑回归方法建立速度大脉冲预测模型,模型最优评价指标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为0.76;并对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其对于破裂区的距离最为敏感。最后,选取符合模型数据分布规律的35条汶川地震实测数据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其中30条地震记录预测正确,相较于已有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有一定提高。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速度大脉冲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