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2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1896篇
测绘学   870篇
大气科学   1419篇
地球物理   1144篇
地质学   3069篇
海洋学   1140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562篇
自然地理   81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91.
以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模糊数学模型的灾害评价方法,利用防城港市近十多年水产养殖的气象灾害资料,对其进行灾害风险分析,通过分析,揭示水产养殖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发生规律等。  相似文献   
292.
以自然条件下大气-作物-土壤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广西干旱灾害特点,建立广西农业干旱评估模型。与广西历史农业旱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定量地对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逐日动态监测和灾中、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293.
根据编制和预审气象的实践,结合台站经验,就如何编制好辐射月报表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94.
李华宏  曹杰  王曼  胡娟  闵颖 《气象科技》2014,42(5):823-831
为了改善低纬高原地区天气预报水平,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变分同化系统进行雷达VAD(Velocity Azimuth Display)反演风场资料同化试验。通过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对2009年6月30日00:00至7月1日00:00发生在云南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化VAD反演风场资料后对区域模式的风矢量初始场有明显影响。同化系统能把雷达反演风场信息有效地引入模式初始场,改善强降水区域的水汽输送和风场辐合强度;同化VAD反演风场资料后对区域模式累计降水预报有一定改进作用。从长时间累计降水量定量检验结果看,具体表现为25mm以上量级的降水准确率明显提高、漏报率下降,预报偏差更趋合理。不同的同化试验方案之间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同化频率越高、同化持续时间越长,对区域模式初始场和预报场的影响越明显。但同化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导致系统移速过快、降水强度偏大、空报率增加等异常。  相似文献   
295.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6.
基于MapObjects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莹  李建科  刘宇 《气象科技》2008,36(6):837-839
以陕西省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核心技术.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管理系统数据库.使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Visual Basic 6.0与MapObjects二次开发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了道路天气查询、公路天气预报发布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大大提高了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能力.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应用于其他省市的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中.  相似文献   
297.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计算与变化趋势分析(1955-2004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骞  刘影 《湖泊科学》2006,18(5):452-457
利用器测折算法与气候模式法,分别计算鄱阳湖周围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5站的单站水面蒸发量,以5站两种方法计算值的平均值代表鄱阳湖大湖面的水面蒸发量,求得鄱阳湖1955-2004年各月的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结果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081.2 mm.年蒸发水量27.06×10~8 m~3.对年、月水面蒸发量在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表明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蒸发量和年蒸发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年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小2.79 mm,年蒸发水量平均减少0.05×10~8 m~3,对湖区水资源持续利用和湖泊环境将产生明显影响.对水面蒸发量递减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8.
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产流区,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在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黄河上游气候生态水文等问题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格点融合数据和水文监测数据,分析了黄河上游气候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和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8年黄河上游暖湿化趋势呈现全区域较一致的气候特征,温度增加率为0.023℃/a,降水增加率为1.09 mm/a,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湟水流域至甘肃中部降水增加最显著,宁蒙荒漠地带增温趋势最明显,2000年以来整个黄河上游降水明显增加。2000年后汇流区与流径区的蒸散发明显增加,但源头区南部波动减少。2)当前的暖湿化有利于黄河上游植被生长,1999年以来汇流区和源头区部分区域的植被增加率达到0.04/(10 a);从长期趋势看,源头区、汇流区植被指数与上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流径区植被指数与当年降水相关性显著;降水对黄河上游流域植被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复杂,各区域不同的植被类型是导致降水、温度、蒸散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3)1980-2018年唐乃亥站和兰州站的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但1998年以来两站的年径流量明显增加,兰州站年径流量的增加率是唐乃亥站的近3倍。长期趋势表明,唐乃亥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兰州站年径流量与当年降水、蒸散的相关系数均明显低于唐乃亥站;从年际波动看,降水是决定年径流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而生态植被、冻土退化、水储量变化及社会活动等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该研究为科学应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及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9.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on of precipitation are ideal environmental tracers to explain and reveal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water bodies. 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Tibetan Plateau(NETP)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available data. This study sampled each event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018 to June 2019 and the monthly dustfall in the NETP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and to reveal the moisture source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ETP using a back trajectory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δ2 H values of precipitation ranged from-183.51‰ to 17.75‰, and the δ18 O values ranged from-25.18‰ to 0.48‰. The slope of the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8 due to the effect of belowcloud secondary evaporation on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Most d-excess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10‰ because moisture recycled from the continent and Qinghai Lake surface mixed with precipitation. The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accounted for 86.5% of the annual total deposition mass of chloride(1329.64 mg/m2), indicating that precipitation was the main source of chloride in the NETP. The temperature and amount effects of stable isotope in the precipitation were obvious in the NETP. The precipitation was predominantly derived from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from September through May and the East Asian Monsoon from June to August, with precipitation amounts of 246.5 mm and 178.0 mm,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ETP brought by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was more than that brought by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he air mass over the NETP transited in late May and early September, and a slight change in transition period would mainly be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not only baseline data for hydr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studies of the NETP but also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in the inland arid area of Asia.  相似文献   
300.
为了解云南短时强降水发生前本地化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输出结果的物理量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预报的作用,使用WRF模式对2016年云南主汛期(6—8月)5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计算5次过程中85个样本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6 h水汽类、动力类及不稳定条件类的部分物理量值,使用箱线图分析各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应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图确定各物理量的阈值。研究表明,水汽类物理量样本数据值分布较为集中,随着短时强降水的临近数值逐渐增大;动力类的6 km垂直风切变中位数值及平均值随时间变化很小,所有时次的6 km垂直风切变阈值均低于12 m/s,表明短时强降水发生前有弱垂直风切变;不稳定条件类中对流有效位能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对短时强降水无指示意义;LI指数、K指数和700 hPa假相当位温样本数据离散度较小,其中K指数中位数值、平均值及阈值的上下限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1 h有显著增大的特征,且数据集中度达到最高,大的K指数值与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使用物理量阈值推算短时强降水落点的方法对云南本地化WRF模式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性能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