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0篇 |
免费 | 504篇 |
国内免费 | 2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1篇 |
大气科学 | 178篇 |
地球物理 | 238篇 |
地质学 | 783篇 |
海洋学 | 234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79篇 |
自然地理 | 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ANG Xiaoqiu SHI Xiaobin ZHAO Junfeng YU Chuanhai GAO Hongfang CHEN Aihua LU Yuanzheng CEN Xianrong LIN Weiren ZENG Xin XU Hehua REN Ziqiang ZHOU Shengqi XU Ziying SUN Jinlong KAMIYA Nana LIN Jian 《热带海洋学报》2018,(5)
文章报道了一批新的海底底水温度(BWT)数据,其中南海(SCS)158个站位、东印度洋(EIO)30个站位及西太平洋(WPO)37个站位。基于这批新的BWT数据,获得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底水温度与水深经验关系,可为地球物理和物理海洋提供准确、可靠的海底温度边界。这将有助于海底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估。同时,这批实测数据表明:1)水深超过3500m的海域,其底水温度在南海约为2.47℃,比东印度洋(~1.34℃)和西太平洋(~1.60℃)稍微偏高。这与大洋传送带模式所预测的情况比较吻合。该模式认为:低温高盐的海水,从北大西洋格陵兰岛和冰岛附近海域下沉到深层,然后向南流动,再与南极洲周围海域的低温高盐海水一同向北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而南海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热带边缘海,其内部海水与印度洋和菲律宾海交换有限,导致海水温度整体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2)台西南盆地水深在2700~3000m的部分站位,其底水温高达约3.00℃,明显高于其周边同水深海域底水温度(平均值约为2.33℃)。这可能是台西南盆地海底水热活动导致的结果。3)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水深超过4800m海域,底水温度随着水压增大稍有升高,其升高率分别为10.6mK·MPa~(-1)和12.0mK·MPa~(-1)。这与理论估算的深层底水绝热压力温度梯度范围较为吻合。这也意味着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深层底水,主要由绝热自压作用导致其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在隧道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文章对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内容、原则、形式、方法、流程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着重对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和局限性,应该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该采取的方法及其组合。在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与施工单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是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常用方法,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不能考虑斜坡岩土体中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靠度分析方法可有效地考虑斜坡系统内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但因状态函数偏导数的求解比较困难,使可靠度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应用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二元函数插值逼近原理,在矩形区域上构造拉格朗日不完全双二次多项式逼近状态函数,从而近似地计算状态函数的偏导数,求得状态函数的均值和方差,并利用精度较高的一次二阶矩方法来计算斜坡的可靠指标和破坏概率。据鄂西恩施地区马堡营滑坡实例分析表明,引入二元函数插值逼近的一次二阶矩方法计算结果与剩余推力法及Monte-carlo模拟方法结果一致,其精度可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福州市农业表层土壤(0-10cm)。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中16种PAHs检出率达到100%,其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0.2-1215.1μgkg^-1,且与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生物燃烧和石油。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计算了供试土样中PAHs单体相对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Bapeq),土样中总Bap。值的范围为12.50-147.95μgkg^-1,其中50%土样总Bapeq的值超过荷兰规定目标值(总Bapeq=32.96μgkg^-1),表明福州市部分农业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层结构、沉积序列与碎屑锆石年代学记录等三方面的成因分析和区域对比,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中-朝地块新元古代-古生代的构造属性及演化信息。研究指出,朝鲜半岛平南盆地、太白山盆地以及华北地块内部,其地层结构-沉积相序主要以寒武-奥陶系内陆架碳酸盐岩沉积、志留-泥盆系缺失、中上石炭统-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特征,并具有可对比的1.85Ga、2.5Ga以及1.15Ga、1.6Ga等碎屑锆石年龄峰值。而在临津江带、沃川带以及华北东南缘,则以泥盆-石炭系泥岩/片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透镜体)混杂发育为特征,总体显示外陆架沉积环境,且具有可对比的与地层时代接近的最小碎屑锆石年龄,这也是对沉积期较强构造-岩浆活动的反映。综合地层结构、相序、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以及聚煤记录,提出朝鲜半岛与华北应属于统一的一级构造单元,即"中-朝板块";但朝鲜半岛西南部及华北东南缘毗邻板块边缘,因此其地层-沉积记录与板内存在差异,简单的一致性模式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6.
能源转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撑,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前景和世界能源格局。为把握海洋能技术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文章分析国际海洋能技术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能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框架,重点研究技术创新的难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须进一步完善资源勘查、基础研究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8.
IINTRODUCTIONInthepast,thesedimenttransportisconsideredinmostengineeringproblemsbecauseofitssignificanteffectonreservoir,navigation,floo'dingcontrolandstabilityofcoastallines(Xuetal.,1992;Heetal.,1997).Inrecentyears,impactsofsedimentontheecologicalhabitatshavebeennotedbymanyenvironmentalists(Klaus,1997).Itseemsthattheconceptofsedimenthazardsorsedimentimpactsmustbeextendedandtheenvironmentalorecologicalimpactmustbeincludedinanycomprehensiveassessment.Forexample,thelarge-scaleconstructiono… 相似文献
9.
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Ⅰ.分析技术在化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10.
火星生命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以ALH84001火星陨石新鲜破裂面上的大量碳酸盐小球体和多环芳香烃(PAHs)为主要依据,推论火星至少在13~36亿 aBP前很可能有生命形态存在。然而,很多人认为ALH84001陨石的各种特性可以是非生物成因的。由于地球上的生物在超过115℃的温度下很难存活(火星可与之类比),争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碳酸盐球体的形成温度上。也有研究者关注该陨石上有机物质的来源问题。对ALH84001陨石的综合学科研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证据。综述了自1996年以来在国外各种主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 ALH84001陨石与火星生命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一些对其他火星陨石的研究),认为目前尚不能断言火星生命存在与否。对火星继续深入探索以获取进一步的证据是十分必要的。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Odys sey宇宙飞船起始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引发新一轮火星生命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