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市重点工程.软件园区是科技园建设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中有4条外部市政道路工程,6条内部市政道路工程,其中有11条圆曲线,道路交叉比较繁杂,文中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过程,以及施工测量中一些常用的校核方法和一般圆曲线计算.  相似文献   
162.
本工程为北京市京承高速公路(三环路至四环路段)工程,南起北京东北三环路太阳宫桥,向北经土城北路及规划中的曹慧路,止于北京市东北四环路望和桥,全长约为2km。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道路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过程,以及施工测量中一些常用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63.
广州白云机场低能见度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美平  敖淑珍 《气象科技》2003,31(3):163-166
利用广州白云机场1970~2000年逐时能见度观测资料,对白云机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于等于1km的低能见度有明显的8年周期变化,小于等于0.8kin和0.55km的低能见度主要振荡周期是6~10年;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1km的日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90年代出现的日数明显偏多,80年代相对偏少;低能见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低能见度平均出现次数与持续时间明显成反比;造成低能见度障碍的天气现象仅有雾和雨。  相似文献   
164.
伏龙芝奥.  АБ 《内陆地震》1991,5(2):126-131
1990年4月17日和1990年11月12日,在中国新疆乌恰和苏联巴依沙隆分别发生6.4级和6.7级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中、苏交界地区在两次地震之前有多个地震窗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并据此作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报。本文简述了预报过程,着重分析了多个地震窗的综合异常特征。最后讨论了所得结果可能的物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5.
我国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讨论了我国西部及邻区(东经69°到105°)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特征。主要结果是: (1) 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喜马拉雅弧东、西两端附近的强震活动对于区域应力场变化十分敏感,因而可以作为监视我国西部强震活动的“应力窗口”;(2) 我国西部及邻区的强震活动具有整体性活动特征,一个活动时段历时约10年,始发区往往是东、西两个“应力窗口”;(3) 乌鲁木齐地区小震活动频度的大幅度增高表明这一地区可能是乌恰地区7级地震的前兆穴位。最后,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6.
我国福建陆缘地带的地热活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福建陆缘地区所进行的热流测量与浅井温度场测定,以及对综合地球物理场的研究,探讨了我国福建沿海地带的地热活动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和深部构造的关系,还探讨了该地区地热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7.
基于MOD13A3数据,建立2000-2017年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时空数据集,分析了甘南牧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牧区植被水平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分布上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减少,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增加。总体上,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有增加趋势。气温、降水与日照时数是影响甘南牧区植被变化的重要因子,但2011年以后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其中5-6月降水量对亚高山草甸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由显著正相关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8.
新疆一些中强震前后地震波振幅比特性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新疆库车—库尔勒地区4次中强震前后地震波的振幅比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分析了震前的短临异常特性。得出的初步结果是:(1)中强震前后,、波垂直向最大振幅比值A/A明显减小;(2)震前4个月内距震中较近的台相继观测到 A/A突跳位,出现 A/A值突跳的小震震中在平面上有成带分布的特点;(3)震前10天内,A/A的时空分布最为集中;(4)A/A异常与波速比、振动持续时间比异常大致同步出现。最后,提出了利用振幅比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9.
本文提出用特征 X射线的发射和吸收来测定薄层或表面涂层的厚度。从理论上解决了最佳能量的选择问题 ,使薄层厚度测定的检出下限大幅度优化。并通过实践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0.
香根草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香根草作为一种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目前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本文通过盆栽和大田两方面试验观测了香根草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香根草后可使强酸性土壤的可交换性铝含量下降,并使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钾以及总孔隙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对照区相比,香根草区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下降了60%和93%,而土壤含水量上升4%~42%不等。香根草还可较好地改善果园小气候,使果园生态系统内的士温、气温和空气湿度等都朝着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