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论述了一种针对薄互储层条件下的油藏描述方法,以井约束反演技术为基础,利用对岩性变化敏感的测井曲线进行井约束条件下的二维地震资料储层反演处理,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大庆萨南油田南二区西部聚驱初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萨南油田南二区西部聚驱初期见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南二区西部聚驱区块的主要见效特点,并从油层沉积构造、调整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影响聚驱开发效果的因素以及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论证,从而寻找适合油层发育相对较差、断层构造发育的油田提高聚驱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这对指导萨南油田的大规模聚驱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含油气盆地中的岩浆活动不但对碎屑岩围岩进行了物理改造,而且也引起了分布局限的热变质作用。同时,岩浆活动也加速了围岩的成岩作用进程。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为成岩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岩浆活动对碎屑岩围岩的物理改造表现为围岩热拱张裂和气孔一杏仁构造的形成,前者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后者发现于松辽盆地南部。岩浆活动引起的热变质作用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海拉尔盆地,并且以泥岩围岩的角岩化、砂岩围岩中基质重结晶成绢云母和绿泥石为特征。岩浆活动也可引起氧化硅凝胶在孔隙中的直接沉淀,例如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砂岩中的梳状石英。由于岩浆活动引起了地温梯度的升高,因而在浅部地层中可发现深部地层中才可形成的铁方解石等。岩浆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片钠铝石和方解石的沉淀见于海拉尔盆地、三江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相似文献   
104.
秃鹫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印度本土秃鹫数量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掌握秃鹫栖息地的分布现状对于管理和防止秃鹫数量继续下降至关重要。可以预见,目前的气候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秃鹫生境适宜性的变化,并影响现存的秃鹫种群。因此,本研究利用物种分布模型,对印度中部一个秃鹫栖息地的短期和长期变化进行预测,并以统计和图形的方式呈现数据。选择MaxEnt软件进行预测,是因为它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只使用现有数据,在数据不完整、样本量小、样本间隙小等情况下表现良好。采用全球气候模式集成学习算法(CCSM4、Had GEM2AO和MIROC5)以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14个稳健模型(AUC 0.864–0.892)是利用7个秃鹫种群(长喙、白臀、红头、银灰色、埃及秃鹫、喜马拉雅和欧亚狮鹫)在两个季节共1000多个地点的数据建立的。选定的气候(温度和降水)和环境变量(NDVI、海拔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被用于预测当前栖息地,未来的预测只基于气候变量。影响秃鹫栖息地分布的最重要变量是降水量(bio 15,bio 18,bio19)和温度(bio 3,bio 5)。在目前的预测中,森林和水体是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在较小尺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端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减少,高度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增加,总适宜栖息地面积在2050年略有增加,但到2070年有所减少。在更大的尺度上考虑,2050年适宜栖息地的净损失为5%,2070年为7.17%(RCP4.5)。相似的,在RCP8.5下,2050年适宜栖息地的净损失为6%,2070年为7.3%。研究结果可用于制定秃鹫的保护规划和管理,从而保护其免受未来的气候变化等威胁。  相似文献   
105.
从油气公司的角度阐述了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指出未来陆上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主要有五大领域: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青藏高原、中小型盆地和非常规油气。这几个勘探领域都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具有多个战略目标及较好的勘探前景。建议战略选区项目工作要遵循四大原则: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6.
南角河银多金属矿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评价的一个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矿床产于临沧-勐海复式花岗岩基南段西侧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的接触断裂破碎带(白章断裂)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澜沧群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下渗加热上升回返并混合少量岩浆热液为特征,以花岗岩和澜沧群变质岩为矿源层,以断裂破碎带为赋存空间,为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7.
吉林油田红岗北地区低阻油层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油田红岗北地区部分井区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对测井油、水层解释造成了困难。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分析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是束缚水含量高,另外地层水矿化度高、淡水泥浆侵入、富含导电矿物等也是造成低阻的原因。因此,利用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形成了低阻油层的解释方法及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模糊识别方法在葡萄花油田压裂选井选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鼎洪 《世界地质》2004,23(4):371-375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葡萄花油田压裂增油效果逐渐变差,低效井比例增多。通过对葡萄花油田几年来近300口压裂井改造前后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压裂井增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数学模型理论指导压裂井的选井选层。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措施方案符合率高,可以做为葡萄花油田今后压裂选井选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21 crude oil samples show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molecular-weight hydrocarbon components (C 40+) and viscosity.Forty-four remaining oil samples extracted from oil sand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coring wells were analyzed by high-temperature gas chromatography (HTGC),for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 21-,C 21-C 40 and C 40+ hydrocarb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 of crude oil and C 40+ (%) hydrocarbons abundance is used to expect the viscosity of remaining oil.The ...  相似文献   
110.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探讨莺歌海盆地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具体表现在: 通过成藏流体非均质性剖析揭示了底辟浅层气田多源混合-幕式充注的成藏特点, 流体活动的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底辟断裂为深成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而异常高压是流体压裂运移的关键动力, 并驱使梅山-三亚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聚集和散失.由于中央坳陷带气源丰富, 存在供大于散的物质基础, 尤其是“幕式”集中运移具有高的排烃效率, 因此, 莺歌海盆地底辟带浅层构造在距今1.2~ 0.1Ma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天然气依然能够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