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4篇
  免费   2405篇
  国内免费   3185篇
测绘学   1013篇
大气科学   2342篇
地球物理   3117篇
地质学   6176篇
海洋学   1589篇
天文学   477篇
综合类   1187篇
自然地理   159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冲绳海槽西北侧大陆架向大陆坡转折处表层沉积物中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具有混合的生态特征,这与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并不一致。腹足类动物群中除少数种类为陆坡深海分子,多数种类属内陆架区或近岸浅水分子。因此,动物群主要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平面的海洋环境,而少数深海种类的混入应与黑潮暖流在冲绳北端所形成的上升流有关。根据本区腹足类在其他海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认为在更新世末次冰期,黑潮暖流仍对本区有重要影响,并控制着腹足类的分布。本区腹足类这种混合的生态特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各种海洋动力环境叠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的布置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The responses of a spar constrained by slack mooring lines to steep ocean waves and tensions in the mooring lines are simulated using two different numerical schemes: a quasi-static approach (SMACOS) and a coupled dynamic approach (COUPLE). The two approaches are the same in computing wave loads on the structure. Their difference is in modeling dynamic forces of mooring lines; that is the dynamic forces are included in the computation of COUPLE but neglected in SMACO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examined against the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JIP Spar in a water depth of 318 m. The dynamic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the JIP Spar and its mooring lines in different water depths (318, 618 and 1018 m)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btained using the quasi-static and coupled dynamic approaches. It is found that the damping of mooring lines reduces the slow-drift surge and pitch of the Spar, especially in deep water. The reduction in the amplitude of slow-drift surge can reach about 10% in a water depth of 1018 m. The tension in mooring lines may greatly increase in the wave frequency range when dynamic forces in mooring lines are considered. The mooring-line tension in the wave frequency range predicted by the coupled dynamic approach can be eight times as great as the corresponding prediction by the quasi-static approach in a water depth of 1018 m. This finding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life span of the mooring lines deployed in deep water oceans.  相似文献   
94.
合成了 5种 N,N-二烷基酰胺型表面活性剂 ,并对其所成膜的状态进行了测定。表明当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单独成膜时获得的集油膜为多层膜 ,而当选用合适的溶剂与其配制成溶液以后 ,所成的集油膜则为转变膜或液态凝聚膜。在 5种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中 ,酰基碳链越长、氮烷基碳链越短则其集油能力越强。应用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配制了 4个配方 ,均具备良好的集油能力 ,并且对原油的集油能力大于对柴油的集油能力  相似文献   
95.
粘土矿物去除赤潮生物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于1992年4-9月进行粘土矿的絮凝赤潮生物(微型原甲藻)的动力学研究;考察粘土种类、浓度、第二组分(PACS)和PH等因素对絮凝速率的影响,建立粘土矿物絮凝赤潮生物的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和讨论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提高絮凝速率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高岭土体系絮凝速率大于蒙脱土体系,其速率方程可用双分子反应来描述。其中,速率常数随絮凝过程发生变化;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和作用半径是控制和影响絮凝  相似文献   
96.
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发现,在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滑坡,其水深范围约在180-650m之间,它们沿着陆架外缘坡折处呈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其具体位置往往与古三角洲前缘的海底陡坎及古海岸线位置密切相关,大量浅层地震,旁侧声纳,底质取样分析和土体力学理论计算表明,本区滑坡主要是由于地形坡度,沉积物特性,土体自身重力,它们是区内海底很不稳定的地带,是一种重要的地灾害因素,在海洋工程地质设计和实施时  相似文献   
97.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98.
首次对采自青岛即墨WN部两个深钻孔中新鲜玄武岩样品进行Rb-Sr同位素测年,测定年龄值为65.77±13.6Ma。认为该年龄值代表了胶莱盆地东南缘基性火山熔岩喷发的时代上限,对于整个胶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的划分和对比具重要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水合氯化镁、工业氨水为原料制备出了低硼含量的纯度 >99%的氢氧化镁和氧化镁。利用差热 -热重 (DTA- TG)、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等手段 ,对氢氧化镁的热稳定性、相结构、表观状态以及脱水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为 :氢氧化镁以束状纤维和片状粉末共存 ,在 6 2 3K基本完成脱水反应生成氧化镁 ,其脱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为135 .4 k J· mol-1,指前因子 A为 5 .15× 10 10 ,反应级数 n为 1.10  相似文献   
100.
化学生态调控对鳌山湾氮磷营养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鳌山湾,是一个营养类型特殊的海湾,湾中基本无径流输入,呈“C”字形,封闭性较强,水较浅,湾内主要有筏式扇贝养殖和底播贝类养殖,沿岸有滩涂池塘养殖.根据1996年11月至1998年5月的调查结果得知,鳌山湾海域为贫营养海域[1,2].为探讨贫营养海域进行化学生态调控的可能性,利用鳌山湾的封闭性,根据其水交换规律[3],于1999年6月首次对鳌山湾进行了全湾规模较大的化学生态调控试验,旨在有效提高鳌山湾的营养水平,为今后在贫营养海域合理发展海水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