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330篇
大气科学   367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1220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和分析,论述了用GPS商用软件可处理上百公里的基线数据,其精度满足仪器标称精度的要求。并论述了在短、中、长基线采用精密星历和广播星历进行数据处理的精度差别;对GPS数据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2.
增城基难站,自1990年1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24次气候观测。通过对七年资料的统计,发现观测项目中,压、温、湿三项,24次观测值与4次观测值相差甚微,本文以年平均值为论证依据,作以下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压、温、湿记录日测24次与日测4次的结果有如下特点:(1)24次观测值与4次观测值存在很小的偏差。其中24次值气压、气温偏高,相对湿度偏小。(2)气压资料:有六年完全相同,相同率为86%。略有偏差仅1996年一年,该年偏差值为0.1hPa,累年平均偏差幅度为0.0。因此,气压资料几乎没有差异。(3)气温资料:七年均略有偏差,差值均…  相似文献   
53.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54.
成都平原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都平原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前缘的第四纪压陷盆地,东西两侧分别被龙泉山和龙门山所限。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第四纪断陷作用从大邑-彭县-绵竹隐伏断裂和浦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所夹的北东向断块的为民陷开始,然后向东西两侧扩展。不同断裂在不同时代的逆冲运动对成都平原的形成和演化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5.
利用1983 ̄1988/1989年6年季平均全球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各年相对于6年平均的距平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基于加热异常沿经向表现为正负相间分布和沿纬向有几个加热异常中心的特征,利用定常态初始方程三维谐模式进行了加热异常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对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异常的经向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强了经向环流的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异常与几个孤立热源(汇)作用的结果的线性叠加有较大  相似文献   
56.
吕培苓  孙士宏 《地震》1997,17(1):67-74
通过研究华北北部中强以上地震震后地震活动,地形变、地电阻率、水化学和水位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单项方法识别震后效应与新地震异常的标志。为了综合判别震后短临异常变化是震后效应或新异常,研制了一套综合识别计算机程序系统,该系统考虑了已发生的强震序列类型,地震活动背景特征以及强震前后前兆短临异常变化形态,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运行典型事例表明该系统功能较强,使用方便。系统的实现是专家系  相似文献   
57.
58.
庞芳  唐少华 《广西气象》1997,18(1):53-56
介绍“XW-1相位均衡器”,通过对其基本原理、采用的技术方法、原理、电路的分析,使大家掌握其有关研制技术。  相似文献   
59.
60.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五1段储层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应用多项式自组织方法,以10个特征参数建立了中部气田马五1段储层气、水、干层判识的非线性网络模型,92个已知样本的吻合率达98.9%,为储层识别探索了又一新的方法,可供矿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