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695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1341篇
海洋学   223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4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宣学 《中国地质》2010,37(4):841-853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年青的高原,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世界上研究大陆动力学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及高原的隆起是青藏高原地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包含了众多引人入胜的重要科学问题。笔者对其中8个科学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它们是:青藏高原的前身——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青藏高原壳幔结构与物质组成;青藏巨厚地壳的成因;青藏高原深部物质的横向流动;地幔柱;高原隆升与生长;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52.
据野外踏勘、钻井取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该区长 6储层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长石砂岩,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花岗岩区,部分来自沉积岩和变质岩区;沸石粒间溶孔和长石粒内溶孔是研究区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其物质组成、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该区储层可划分为4类,其中优质(Ⅰ类)和较好(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或溶蚀孔隙发育的地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及剩余油挖潜等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53.
广西苍梧县社洞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正在勘查的一个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矿床,目前估算的资源量已达中型,并具有大型矿床的潜力.文章对矿区内的花岗岩类分别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测年和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社山复式岩体花岗斑岩的等时线年龄为(91.05±0.31) Ma,花岗闪长岩为(43...  相似文献   
954.
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青藏高原是我国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着从元古宇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多种类型的火山岩与侵入岩,面 积达30万km2左右,占全区面积的10%以上。这些岩浆岩在青藏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探测深部的“探 针”和“窗口”,又是构造演化的记录,并形成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拟通过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来研究青藏高原 演化的一些科学问题。(1)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问题,也是国际上争论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止,分歧仍然很大,从主张早于70 Ma 到34 Ma都有。本文根据来自我国西藏 南部延伸1500 km以上的主碰撞带的综合证据提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的时间为70/65 Ma,完成的时间在40 Ma左右, 这个时期称为同碰撞期,40 Ma之后转入后碰撞期。(2)同碰撞阶段的壳-幔交换-底侵与岩浆混合作用: 南冈底斯带同碰撞 花岗岩中有着丰富的岩浆底侵作用与岩浆混合作用证据。这两种作用,是通过岩浆作用实现壳-幔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是两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大陆地壳生长方式。(3) 青藏巨厚地壳的成因: 双倍于正常厚度的巨厚地壳,是青藏高原最显著 的特点之一,世界瞩目。通过对同碰撞与后碰撞火成岩的研究提出“两类地壳、两种机制”的认识,即新生地壳与再循环 地壳;构造挤压增厚机制与地幔物质注入增厚机制。(4)青藏岩石圈的组成、结构与演化:高原岩石圈地幔存在三种地球 化学端元,存在三种岩石圈结构类型,已在青藏高原多处发现地幔与下地壳岩石的地表露头及火成岩所携带的深源岩石包 体。(5)青藏高原深部物质的可能流动: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活动有规律的时空迁移,以及深部地球物理探 测,都暗示碰撞引起壳幔深部物质的横向流动  相似文献   
955.
956.
秦岭褶皱带位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结合部位,其在河南省内的部分多划为东秦岭。东秦岭以商南-镇平缝合带分为东秦岭北部和东秦岭南部。东秦岭古生代生物古地理演变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在寒武纪至中奥陶世早期,东秦岭北部二郎坪海槽的寒武纪放射虫和早奥陶世牙形石与东秦岭南部淅川陆棚北部的寒武纪三叶虫、早奥陶世牙形石和头足类属华南生物省,而淅川陆棚南部的寒武纪三叶虫和早奥陶世牙形石属于华南生物省,兼有华北生物省分子。在中奥陶世晚期至奥陶纪末,二郎坪海槽的腹足类、头足类和珊瑚与淅川陆棚的牙形石、珊瑚、腕足类、头足类和三叶虫均属华北生物省。在早志留世,二郎坪海槽的珊瑚与淅川陆棚的笔石属华南生物省。在中志留世至早泥盆世,东秦岭未发现古生物化石,很可能为陆地,并与华北陆块联为一体。在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东秦岭北部柿树园海槽与东秦岭南部南湾海槽的孢子及淅川陆棚的晚泥盆世珊瑚、腕足类和古植物及早石炭世蜓属华南生物省。晚石炭世至二叠纪末,柿树园海槽的孢子见于华北生物省,东秦岭南部缺乏海相沉积。总之,在古生代,东秦岭经历了由华南生物省→华北生物省→华南生物省→华北陆→华南生物省→华北生物省6个阶段,组成3个演变旋回。东秦岭北部和南部生物古地理具有明显的演变方向的统一性和演变时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57.
We performed zircon U–Pb dating and analyse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nd Sr–Nd–Pb isotopes for granitoids in the Bengbu area, central China, with the aim of constraining the magma sourc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NCC). The analyzed zircons show typical fine-scale oscillatory zoning, indicating a magmatic origin. Zircon U–Pb dating reveals granitoids of two ages: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206Pb/238U ages of 160 Ma and 130–110 Ma, respectively). The Late Jurassic rocks (Jingshan intrusion) consist of biotite-syenogranite, whereas the Early Cretaceous rocks (Huaiguang, Xilushan, Nushan, and Caoshan intrusions) are granodiorite, syenogranite, and monzogranite. The Late Jurassic biotite-syenogranites and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have the following comm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O2 = 70.35–74.56 wt.%, K2O/Na2O = 0.66–1.27 (mainly < 1.0), and A/CNK = 0.96–1.06, similar to I-type granite. The examined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nd U; depletion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Nb, and Ta; and high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081–0.7110) and low εNd (t) values (? 14.40 to ? 22.77), indicating a crustal origin.The occurrence of Neoproterozoic magmatic zircons (850 Ma) and inherited early Mesozoic (208–228 Ma) metamorphic zircons within the Late Jurassic biotite-syenogranites, together with the occurrence of Neoproterozoic magmatic zircons (657 and 759 Ma) and inherited early Mesozoic (206–231 Ma) metamorphic zircons within the Early Cretaceous Nushan and Xilushan granitoids, suggests that the primary magmas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Yangtze Craton (YC) basement. In contrast, the occurrence of Paleoproterozoic and Paleoarchean inherited zircons within the Huaiguang granitoids indicates that their primary magma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NCC basement. The occurrence of YC basement within th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of the eastern NCC indicates that the YC was subducted to the northwest beneath the NCC, along the Tan-Lu fault zone, during the early Mesozoic.  相似文献   
958.
李木子  万力 《地学前缘》2016,23(5):301-309
多孔介质中重非水相液体(Dense Non Aqueous Phase Liquid,DNAPL)与水相的界面面积是影响DNAPL在地下水中溶解速率的关键参数。本文通过二维均质砂箱实验,运用界面分配示踪法和体积分配示踪法分别测定DNAPL与水相的界面面积(单位介质体积内的面积,Anw)和DNAPL饱和度(Sn),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C18H29NaO3S(SDBS)作为界面分配示踪剂,Alcohol(2,4 Dimethyl 3 Pentanol)作为体积分配示踪剂,CaBr2作为保守示踪剂。利用Fe2+催化的Na2S2O8对DNAPL进行原位氧化修复,改变Anw和Sn。结果表明,通过定量(用孔隙体积数PV值衡量)加入Na2S2O8,Anw由206 cm2逐渐降为37 cm2,下降速率约为14 cm2/PV;Sn由1.34%逐渐降为0.33%,下降速率约为0.1%/PV;Anw和Sn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nw=146×Sn,R2=0.987)。此关系可用于估算多孔介质中DNAPL与水相之间的界面面积。对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孔隙度的增大(变化率为20.7%)使示踪剂穿透曲线出现肩现象和拖尾现象,导致保守示踪剂的保留时间增加5.6%,界面面积减小6.8%。  相似文献   
959.
调整井作为在原有井网基础上补充的一些零散井或成批成排的加密井,对于老油田挖潜、改善注采井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海上油气开发平台设计面积有限,其中给井槽专用的区域面积也随之有限,最终导致井槽数量有限。一些后续的调整井经常遇到无剩余井槽可用的情况。S平台便存在这种问题,其中一个大尺寸井槽原先所钻老井,采用全井段封固固井,水泥返高至井口附近,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老井弃井,需要对φ3397和2245 mm双层套管切割、起出处理。以此为例,介绍了大尺寸井槽的弃井再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96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和TDA等引文分析及可视化工具,对国内外"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构建检索式,得到1900—2017年WOS(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共10 315篇,对研究态势及热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系统恢复力研究可归纳为5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内涵、变化诱因、空间尺度、研究对象及响应措施。自1973年提出,该理论发展了近45年,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形成了三大研究主题领域:内涵与理论、诱因与方法、适应与管理。分析研究热点时序演化发现,近20年来,以气候变化为诱因、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研究形成了最为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近10年来,社区和城市尺度的研究发展迅速成为热点;近5年来,社会学习和知识传播等适应对策得到关注。深化对同质社会经济单元的研究,开展案例研究与实地观测、实验和建模方法的融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