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612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Aeolian sand transport is a widespread physical phenomenon on the surface of Earth, as well as on Mars and Titan.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are necessary if we ar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Sand traps are typically used to measure sediment transport rates, and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of tra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trap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decades.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aeolian transport rate at five distances from a wind tunnel sidewall using a vertically‐segmented sand trap. Total transport rates were determined by weighing the bed sediment before and after each experiment, and with and without a trap install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sand transpor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sidewall, and the appropriate location to measure maximum transport is within the central 20% of the wind tunnel; (2) current methods overestimate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of sand traps when comparing trap data to transport rate data obtained by weighing sand moved through the entire tunnel because the effects of the sidewalls in decreasing total transport are neglected; (3) the efficiency of the vertically‐segmented trap that we tested ranged from 11.57% to 31.68% using our revised methods, whereas standard methods caused efficiency to be overestimated by 32–72% of the efficiency; (4) using either metho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p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shear velocity for the range we used.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42.
建南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是三叠系飞仙关组、二叠系长兴组和石炭系黄龙组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在综合测井和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AVO正演模拟,总结出目的层主要为第3类AVO异常响应特征,为AVO方法在检测碳酸盐岩地层的含气性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3.
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单介绍扁铲侧胀试验,首次提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利用上海地区部分重大工程中的扁铲 侧胀试验数据,在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试验参数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经数理统计后给出了上 海地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44.
以广西钟山县珊瑚钨锡矿为研究对象,简述了金属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矿区环境地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建立多层模糊评价模型,在确定评价因素和具体评价因子前提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环境地质评价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45.
为解决狮子洋主航道洋底深埋长隧洞精准勘探难题,在狮子洋主航道特大水垂比大位移科学钻孔(SZYSD-1S)中,采用存储式测井系统,通过获取自然伽马、电阻率、井深、井温、井斜等参数,利用测井数据交汇精准划分地层岩(土)性,结合垂直钻孔与本孔地质情况精准判识隐伏断层、划分围岩级别与风化程度、岩体渗透系数和渗透性,建立了一种用于深埋长隧道(洞)的小直径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方法。SZYSD-1S孔测试结果表明,第四系与白垩系地层岩(土)性、断层破碎带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明显,岩体完整性系数为6%~82%,岩体质量为较完整-极破碎4个级别,风化程度为全风化-弱风化等4类,渗透系数为1.01×10-7~1.18×10-3 m/s,渗透性为弱透水-强透水,测井评价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是实现洋底深埋长隧洞精准勘察的一种必要手段,有效支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46.
两株养殖大菱鲆体表出血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秦皇岛和胶南患出血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肾脏中分别分离得到优势菌株MHK_2和JN,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这两株菌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6.30×10~3cfu/尾和2.51×10~4cfu/尾。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进化树分析表明,MHK_2和JN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高度一致。API ID32E快速鉴定结果表明,MHK_2和JN生理生化特征与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菌株LSE_6一致,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经API ZYM酶活检测,MHK_2和JN的碱性磷酸盐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LSE_6,这两项酶活特征有望作为区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747.
胡绍斌  刘军平  曾文涛  王伟  夏彩香  莫雄  关奇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13-2023050013
1938年,云南许氏禄丰龙的发现拉开了云南侏罗纪恐龙研究、发掘的序幕,恐龙化石的发现地从云南禄丰一带向外延展,陆续在云南晋宁、元谋姜驿、云南易门夕阳、武定万德、双柏安龙堡等地报道,但目前恐龙化石的报道均集中在楚雄盆地的中部及东部,而楚雄盆地的西部地区未有报道。笔者等通过全面系统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在滇西祥云地区下侏罗统冯家河组首次发现恐龙骨胳化石产地,对该新化石产地开展初步化石剖面调查和修理,共发现有5层恐龙化石富集层,部分化石保存较为完整,未经过长距离搬运,以原地埋藏保存为主,骨胳化石主要有肠骨、椎体、坐骨及肱骨等。这一发现拓宽了云南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填补了楚雄盆地西部无恐龙化石的空白,丰富了云南早侏罗世恐龙化石库,为楚雄盆地西部古环境演化及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748.
广州市物流企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千庆兰  陈颖彪  李雁  莫星 《地理研究》2011,30(7):1254-1261
管理学和经济学多从宏观视角进行物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工程学和运筹学偏重物流企业内部流程和设施设计,对于中观层面的城市物流企业的空间研究比较薄弱,实证研究尤为缺乏。文章基于对广州市3771家物流企业调查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州市物流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揭示影响其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广州市物流企业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向心集聚性,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和外围县级市,物流企业数量明显递减;物流企业沿城市交通主、次干道呈轴线状分布;物流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服务依赖性,城市工业区和商务区是物流企业的重要集聚区;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是区位、交通、政策、地区经济实力和地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9.
大面积的海洋表面实时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 而海洋内部的运动状态只能进行定点观测, 无法达到大面积的实时监测。基于海洋动力学基本原理, 在正压浅海大陆架模式下, 在三维空间构建海洋表面与内部运动状态的关系模型; 利用遥感探测的海洋表面流速与流向数据, 结合海域的浪高、风速状态参数, 运用有限差分法反演出深层海流的流速与流向信息。反演结果符合海洋动力学规律, 反映出了深层流整体分布状态, 扩展了雷达遥感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50.
土壤水分是评估农业干旱的关键变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大范围、高精度、长时间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基于土壤水分的农业干旱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遥感观测技术的发展,土壤水分数据的时空覆盖度和产品精度显著提升,基于土壤水分的农业干旱监测逐渐吸引更多的关注。论文系统归纳了站点观测与微波遥感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特性,综述了目前基于土壤水分的3种农业干旱监测指标:基于长时间土壤水分序列的干旱指标、基于土壤水分与土壤水力学参数的干旱指标和基于土壤水分等多变量综合的干旱指标。最后,论文从提高土壤水分数据空间分辨率、加强农业干旱机制研究与完善农业干旱监测体系三方面提出基于土壤水分的农业干旱监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