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4篇 |
免费 | 1278篇 |
国内免费 | 7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23篇 |
大气科学 | 711篇 |
地球物理 | 624篇 |
地质学 | 2010篇 |
海洋学 | 560篇 |
天文学 | 67篇 |
综合类 | 362篇 |
自然地理 | 6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203篇 |
2021年 | 228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215篇 |
2018年 | 232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224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270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258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g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especially the associated detachment fault and various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 its footwall. The age of the complex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s well.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Yagan metamorphic complex (Jurassic in ag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Tertiary in age) in the Cordilleran area; they are as follows: (a) mylonitic gneisses in the footwall, (b) chloritized sheared mylonitic rocks, (c) pseudotachylites and flinty cataclasites or microbreccias, (d) unmetamorphosed or epi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hanging wall with a layer of fault gouges or incohesive fault breccia next to the detachment fault. In contrast to its Cordilleran counterpar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extensional faults with different styles (from dactile low-angle normal faults through brittle-ductile to brittle high-angle normal faults)in the footwall. 相似文献
72.
73.
磷石膏尾矿库是以磷石膏渣堆积起来形成的尾矿库,其安全问题一直是磷化工企业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工程在设计阶段应该编写安全专篇,需要对尾矿库及尾矿坝稳定性、尾矿库防洪能力及排洪设施和安全观测设施的可靠性进行充分论证。3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其是否安全可靠决定着尾矿库是否安全运行。针对磷石膏尾矿库的安全专篇问题,分析了专篇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对防洪计算、稳定性计算和安全监测分析等方面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湖北某磷石膏尾矿工程安全专篇的编写与分析,对具体的技术方法给出了说明。目前尾矿库工程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结果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具体经验,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相关工程可以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4.
高精度准确测定氯代烃单体碳同位素对示踪污染物来源,了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转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可能是稳定不变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若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在迁移转化过程中不变,根据其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污染物的来源;若同位素组成变化,根据同位素分馏结果,可以评价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静态顶空进样、吹扫-捕集、多级串联技术等前处理方法与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液-液萃取较少用于水中氯代烃的单体同位素分析。静态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都是无溶剂富集技术,与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同位素过程中不存在或存在小且恒定的可校正的同位素分馏,分析精度一般优于1‰,没有二次污染,降低了杂质干扰,提高了GC-C-IRMS的分辨率和分析精度,降低了检测限。从静态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到多级串联等技术与GC-C-IRMS联用分析水中氯代烃单体同位素比值,检测限逐渐降低。目前,吹扫-捕集-GC-C-IRMS在分析水中氯代烃中应用最广泛,重现性好、检测限低。针内微萃取、管内微萃取、搅动棒吸附萃取和顶空进样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方法与GC-C-IRMS仪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岩浆岩对于间接研究构造背景和大地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受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藏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极为强烈,但在靠近主中央逆冲断裂带(MCT)的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成矿带内,目前报道的岩浆岩出露则相对较少。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正是位于该成矿带东部,在勘查区内发现众多的侵入岩浆岩体或岩脉/墙,具有典型的双峰式岩浆岩特征。对区内的色岗辉绿岩墙群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铁镁质岩浆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8~134 Ma),并显示较高的TiO_2含量和Nb/Y比值,极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不相容元素,与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非常一致,为较大规模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色岗辉绿岩群应为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地层围岩不同程度混染下的产物,大地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古Kerguelen地幔柱的活动相关。该项研究有助于解读藏南地区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6.
以湘鄂西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沉积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钻井取心测井、野外观察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发育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页岩普遍厚40-60 m,纵向上可划分为三亚段,九小层,其中1亚段对应底部①-⑤小层,为高伽马值(GR),低密度,高有机质丰度的页岩段,以灰黑色—黑色硅质-炭质页岩为主,湘鄂西古隆起及周缘①-⑤小层页岩段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页岩纵向上发育深水硅质陆棚、深水砂质陆棚、深水混积陆棚和深水泥质陆棚4种沉积微相,其中①-⑤小层页岩段对应深水硅质陆棚微相,为缺氧的强还原沉积环境,沉积了富含笔石、黄铁矿的富硅、富碳页岩,其硅质多为自生成因,对应焦石坝目前的主力产气页岩段. 相似文献
77.
78.
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现代潮滩6个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精细分析,试图提取研究区潮滩沉积相识别的粒度敏感指标,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一个全新世钻孔(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研究,检验现代沉积粒度敏感指标在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显示,长江口现代高潮滩和中潮滩的黏性颗粒(8μm)和粗粉砂(32~63μm)含量差异显著,可以成为区分高潮滩和中潮滩的敏感组分;在开敞型的中、低潮滩之间,砂(63μm)和细粉砂含量(8~32μm)也差异明显。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及众数值也可以有效协助区分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利用上述粒度敏感组分和众数指标检验SL67孔全新世早中期在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潮滩演替过程,并揭示了7.5 cal ka BP前后的一次海平面加速上升事件。 相似文献
79.
80.
电气石是一类含硼的铝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复杂、化学稳定性强,不易湿法分解,B_2O_3含量较高,导致其主次量元素的同时测定存在一定困难。本文采用熔融法制样,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电气石Na_2O、MgO、Al_2O_3、SiO_2、P_2O_5、K_2O、CaO、TiO_2、V_2O_5、Cr_2O_3、MnO、TFe_2O_3等主次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氟化锂(质量比为4.5∶1∶0.4)混合熔剂的稀释比例为1∶10,消除了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在缺少电气石标准物质的情况下,选择土壤、水系沉积物及多种类型的地质标准物质绘制校准曲线,利用含量与电气石类似的标准物质验证准确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采用所建方法测定四种不同类型电气石实际样品,测定值与经典化学法基本吻合。本方法解决了电气石不易湿法分解和硼的干扰问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与其他方法相比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