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949篇
测绘学   387篇
大气科学   378篇
地球物理   446篇
地质学   1557篇
海洋学   420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The interest in the national levels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with the climate and CO2 concentrations has been increasing. How the climate and the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last century affect the carbon storage in continental China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Modified Sheffield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M-SDGVM). The estimates of the M-SDGVM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a combination of increasing CO2 with historic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in continental China have caused the total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to increase by 2.04 Pg C, with 2.07 Pg C gained in the vegetation biomass but 0.03 Pg C lost from the organic soil carbon matter. The in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total potential vegetation carbon. These factor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lone decreases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by 1.36 Pg C and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lone causes a loss of 1.99 Pg C. The effect of the in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 alone increased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the potential vegetation of China by 3.22 Pg C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climate, the CO2 fertilization on China's ecosystems is the result of the enhanced net biome production (NBP), which is caused by a greater stimulation of the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than the total soil-vegetation respiration. Our study also shows notable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in the net carbon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due to the historical climate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862.
大分子烃类拉曼光谱特征及在烃包裹体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无论大分子烃类含碳数如何不同,分子结构如何复杂,大分子烃类的拉曼谱图有很多相同性,即烃类的拉曼谱图只受烷烃骨架、环烷基和苯环等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四类大分子烃类的拉曼谱图:烷烃类、复杂烷烃类(以环烷基为主)、结构平坦相连的芳香烃类和结构复杂的芳香烃类。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因此,被包裹在矿物中的石油——烃包裹体的拉曼谱图也只有四种:发强荧光烃包裹体、含沥青烃包裹体、含低碳数芳烃包裹体和烷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对烃包裹体组分有个总体特征的体现,用激光拉曼分析烃包裹体组分中具体烃的种类是不科学的。但通过烃包裹体的拉曼谱图特征,可以研究烃包裹体组分特征、古油藏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等信息。  相似文献   
863.
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西村窑与耀州窑18件青瓷标本进行原位无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两个窑口大部分瓷胎中均具有高Al2O3低SiO2的特征;西村窑在瓷胎的主量元素中,具有高K2O低TFe2O3的特征;而在微量元素中,西村窑具有低Cr、Zr、Sr,高Rb的特征;两个窑口的瓷釉中均选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耀州窑的瓷釉均属钙釉,而西村窑瓷釉中既有钙釉也有钙碱釉,同时西村窑瓷釉具有低Sr、高Rb的特征。这些特征将会为西村窑瓷器产地判别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4.
毛启贵  方同辉  王京彬  王书来  王宁 《岩石学报》2010,26(10):3017-3026
东天山卡拉塔格矿带红海块状硫化物Cu-Zn矿床产于卡拉塔格海相火山岩建造中,矿层主要与两个岩性段的火山-碎屑岩地层有关:(1)盖层为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2)赋矿层位主要由中基性-中酸性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组成。高精度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矿体上盘围岩底部酸性火山岩的年龄为416.3±5.9Ma,为成矿时代的上限年龄;K-Ar同位素定年获得矿体下盘强绢云母化蚀变围岩年龄为424±7Ma,记录了最晚一期成矿热液活动的时代。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卡拉塔格地区在早古生代末期存在一期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这个认识不仅为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划分提供了年代学限制,而且扩大了卡拉塔格地区和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865.
华北东部地幔热柱的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运动以来,华北东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之构造转变,构造体制从印支期末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拼贴-增生,转变为地幔热柱演化-区域伸展断陷。华北地幔热柱强烈上隆过程中,在岩石圈底部受阻并呈蘑菇状向外拆离流变,在使上部岩石圈发生热减薄-断陷的同时,向外拆离流变的地幔岩在盆地外围受到韧性剪切带的切割,导致深熔岩浆活动并带动围岩上隆,形成一系列次级隆起(幔枝构造)。地形地貌上亦从东部隆起的高原转变为一盆多山耦合格局——地幔热柱上部的热减薄断(拗)陷与外围的一系列幔枝构造的空间有机组合,即华北东部裂陷盆地西与太行造山带、北与燕山造山带、东与朝鲜半岛、南与大别造山带(即中心裂陷盆地与外围各幔枝构造)均为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866.
松嫩平原氟中毒区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中新生代以来,在松嫩平原巨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物,形成了由潜水和承压水组成的大型蓄水构造。该区潜水和第四系承压水氟含量较高,在194个样品中,氟的均值为3.45mg/L,范围值为0.25~14mg/L。饮用高氟地下水导致氟中毒大规范流行。研究表明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山前补给区-蒸发排泄区的过渡带和盆地中部地下水强烈蒸发带,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和HCO3-Cl·Na型,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为689.84~2005.6mg/L。高氟水的形成与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岩石与土壤、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同时受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展氟病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和高氟水成因研究对于有效实施安全供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7.
毛国江  孙淇  毕强  朱明 《探矿工程》2010,37(7):50-5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静压桩施工的受力情况、施工要点和挤土变形的机理,分析了其施工对工程自身和周邻环境产生的利益、弊端,提出了施工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68.
潮间带湿地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碳汇等重要生态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潮间带湿地现状是实现潮间带湿地可持续管理目标的基础.先前的潮间带湿地分类研究依赖于训练样本、人工设定阈值或后处理等,本研究基于GEE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开发一种自动、快速、高精度的潮间带湿地分类方...  相似文献   
869.
赛什塘矿区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赛什塘地区岩体分布普遍,是多期次侵入的结果。岩体主要以高钾、过铝质、同属钙碱性系列为特征,具有较低含量的稀土元素丰度值,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异常不明显,属I型花岗岩。岩体有Y/Tb值高低不同的两个源区,一是由柴达木地块东南缘岩石圈地幔构成的地幔楔形体,另一个是受其它物源污染的岩浆,是岛弧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区内发现埃达克岩,岩体富含成矿元素,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870.
LD湾JZ25-1地区沙河街组二段、三段原油,具有低硫、中高含蜡、凝析油~轻质油的特点。原油未受到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正构烷烃有微弱奇偶优势。原油的甾萜烷特征表现出中等伽马蜡烷丰度、4-甲基甾烷含量高,甲藻甾烷丰富,规则甾烷C27、C28、C295α(H)、14α(H)、17α(H)指纹呈不对称的"V"型分布特点,甾烷异构化参数表明原油为成熟原油。原油主要来源于淡水~微咸水的还原环境,富沟鞭藻以水生生物为主混合型输入的有机相。JZ25-1地区沙河街组二段及三段,正常原油与LX凹陷沙三段有很好亲缘关系,其主要来源LX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也有少量来自沙河街组一段。沙河街组二段凝析油主要为LX凹陷沙河街组一段烃源岩产生的低熟凝析油,也有少量来源于LX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