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SA综合测量软件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准直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SA图形化测量平台软件在加速器准直方面的应用.目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采用SA软件协作下的激光跟踪仪测量三维控制网,快速地完成了设备的标定、准直安装、监测等准直测量任务,最终安装误差达到0.135mm.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SA图形化测量平台软件在加速器准直方面的应用。目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采用SA软件协作下的激光跟踪仪测量三维控制网,快速地完成了设备的标定、准直安装、监测等准直测量任务,最终安装误差达到0.135mm。  相似文献   
93.
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宁  邬群勇  满旺  郝敏 《测绘科学》2014,39(11):121-125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本文顾及地名的时空特性,基于地名的变更,结合基态修正模型和序列快照模型理论思想,以关系数据库为实现平台,设计了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解决了分类存储地名数据的数据库的臃肿问题.并以福鼎市地名变更为例,实现地名时空数据库,给出了新增地名、地名更新、地名注销和数据库查询等方面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4.
为查明出露于黑龙江多宝山地区大岔子正长花岗岩体的时代和形成的地质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该锆石具有明显环带结构,Th/U比值为0.41~0.99,是典型的岩浆型锆石.大岔子正长花岗岩锆石共分析了11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45±3 Ma(n=11,SMWD=0.99).该年龄代表了正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表明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对正长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该花岗岩属于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属于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5.
吉林省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氟改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的分布、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从水文地质角度论述了区域地下水径流-汇水和富集形成高氟水的全过程.结合氟中毒区水文地质特征并通过多年的改水实践工作,确定了该地区的防氟改水对策.  相似文献   
96.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中多系统融合的问题,提出BDS/GPS/GLONASS 组合PPP的函数模型及随机模型,实现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BDS/GPS/GLONASS 组合PPP。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静态及静态模拟动态的BDS/GPS/GLONASS 组合PPP实验,结果表明:1)静态实验中,BDS PPP平均收敛时间约为80 min,水平方向精度优于3 cm,天向精度优于6 cm;GPS PPP与多系统组合PPP定位精度相当,且收敛时间与组合PPP所应用的各系统中收敛较快的单系统PPP的收敛时间相当;2)动态实验中,BDS PPP的平均收敛时间约为105 min,水平方向精度优于7 cm,天向精度优于12 cm;多系统组合PPP的精度要优于单系统PPP,且有效缩短了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97.
1644-2009年黄河中游旱涝序列重建与特征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健  满志敏  肖薇薇  申震洲 《地理研究》2013,32(9):1579-1590
据清代各县级政区的历史沿革,及现存历史文献资料的详细程度,选取黄河中游18个代表站点,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采用旱涝等级法与面积加权法重建了1644-2009年各站点旱涝等级序列。利用小波分析、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检测了全区过去366年旱涝发生的周期、阶段性和突变点。结果显示:旱涝序列存在21年、70年、114年左右的多年代际尺度周期信号;1644-1683年、1737-1775年、1885-1921年为多雨期,1684-1736年、1776-1814年、1922-2001年为少雨期;目前黄河中游开始进入雨涝多发期;1815-1895年旱涝波动频繁,气候进入不稳定期;过去366年存在2个由干旱转为雨涝期的气候突变点,分别位于1723-1726和1814-1816年。  相似文献   
98.
以参考历史文献、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居民的方法,研究了石羊河中下游流域的植被演替。结果表明,该流域2000多年前为湖泊、沼泽和平原景观,后来由于气候和水文演化、人类活动加强和干旱加剧,导致湖泊与河流逐渐消失、绿洲因水系的变迁而向东南移动、早期的绿洲农田逐渐沙漠化,也使植被从水生、沼泽、草甸植物向沙旱生、强旱生、超旱生方向演替,物种大量消失,已演化成现在的沙漠、戈壁与绿洲景观。目前, 该流域红崖山水库以南的一些河道中尚有常年流水,河漫滩和湿地中还有水生、沼泽、草甸和中生植物种类,物种相对丰富;而水库以北的古河床及广大荒漠区植被稀疏,且多为沙旱生和强旱生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低,稳定性差,沙漠化过程加强。要恢复流域植被、遏制土地沙漠化,应当采用调水、引水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绿洲保护,使地下水位恢复至植物可吸收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99.
东山湾海水中Fe(II)和Fe(III)相互转化围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 年8 月与11 月在东山湾海域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表层水中溶解态Fe(II)和Fe(III)含量、浮游植物叶绿素a、营养元素及其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夏、秋季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均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 呈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9、0.9219。现场围隔实验表明, 海水中总溶解态Fe 含量在24 h 内有较大的变化, 最大减少量达到17.4%。DS2 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及其在总溶解铁中所占比例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最高值与初始值相比较, 叶绿素a 较高的DS2 站点海水中Fe(II)浓度增加较叶绿素a 较低的DS5 号站点高0.053μg/L。Fe(II)和Fe(III)加富实验研究了溶解态的Fe(II)和Fe(III)在海水中相互转化。高浓度的Fe(II)在海水中被氧化成Fe(III),海水中浮游植物也会引发光还原作用使Fe(III)还原成Fe(II)。  相似文献   
100.
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摸清风沙运动规律,为丘间低地风沙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使用阶梯式集沙仪对丘间低地风沙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输沙率随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风速越大,差异越明显,沙源丰富度和地形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0~80 cm范围内,输沙量与风速呈指数函数关系,输沙率与高度呈幂函数关系。丘间低地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在沙源不同距离处均大于1,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λ逐渐增加,风沙流趋向于更加不饱和状态。从近沙源处开始往后,λ基本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