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56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1296篇
地质学   1248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6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成都标准基线场的设计特点及其理论依据,并介绍了光干涉测量及其配合的EDM测量、光干涉测量计算结果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国家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可以有效地获取、存储、分析并显示空间数据及与其相关的空间可寻址的数据集。大量的空间数据都与人口统计有关,包括人口普查局的TIGER文件。TIGER文件指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的地理编码的街道和调查单元的文件。现在,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人口普查的地  相似文献   
993.
论述了一个不常见的、明显的过渡带(TZ)各向异性的实例,证据来自于许多比垂直偏振剪切波(SV)早到3s的水平偏振剪切波(SH)。各向异性区与远离活动俯冲带及已知的纵、横波速度横向非均匀体边界的深震相关。我们把这一各向异性区解释为与岩石层残骸中的巨大岩石异常体有关的强组构,这个巨大的岩石异常体悬浮并滞留于过渡带中。冷板块的快速俯冲非常适合于这种组构的形成,因此板块穿透到下地幔并不能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994.
2001年昆仑山地震是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产生了400km长的地表破裂。这次事件的区域宽频带记录提供了精确观测地震期间断层破裂速度的机会,对于认识地震危险性和理解地震物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得到破裂在长为400km的地震断层上传播的平均速度为3.7~3.9km/s,超过了地壳脆性部分的剪切波速。破裂以亚瑞雷波速开始,以后增大到超剪切波速,经过100km的传播之后可能达到5km/s。  相似文献   
995.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分析显示出,自1996~1997年类似事件之后6年的2003年8月底以来,日本西南丰后水道发生了瞬时地壳形变。考虑到许多GPS测点东南向运动以及1996~1997年事件与2003年事件有类似之处,这些瞬变过程很可能是由菲律宾海板块和阿穆里板块之间板问瞬时无震滑动所引起的。估计2003年这次无震滑动发生在丰后水道下,其相对滑动在西侧随时间增加,矩震级(Mw)达到7.0。与开始和结束都与2003年事件一致的低频地震逐渐平息不同,2003年瞬时地壳形变以大致为常数的速率进行,一直到2003年11月底。丰后水道区可能通过无震滑动释放了来自菲律宾海板块消减而聚积的能量。  相似文献   
996.
加利福尼亚帕克菲尔德附近横跨圣安德烈斯断层(SAF)带5 km长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测量和建议中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深孔观测(SAFOD)表明,速度在横向及垂向上均有变化。速度从地表附近的<1.0 km/s变化到750m深度的4.8 km/s。最低的速度(<1.0~3.0 km/s)对应于地表附近的未固结的沉积岩、泥岩和砂岩,而较高的速度(>4.0 km/s)可能对应于萨林断块的花岗岩,该岩出露在圣安德烈斯断层西南数千米处。沿地震剖面可能的花岗岩顶部的埋深存在横向变化,但是在建议中的SAFOD场址处约为600m深。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表迹线的西南部之下,我们观测到一个优势的横向低速层(LVZ),低速层在300m深度上宽约1.5km,但是在750m深度上逐渐减少到约600m宽。在速度模型的最大深度(750m)上,低速层集中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表迹线西南大约400m处。在低速层两侧差不多的深度上观测到了相似的速度及速度梯度,说明低速层相对其任何一侧的岩石都是异常的。低速层内的速度低于圣安德烈斯断层断层泥的速度,而且,相对于重力、地磁、电阻率测量值,低速层也是异常的。由于低速层接近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地表迹线,使人认为它代表了深部破碎的结晶岩地层。然而,低速层也可能代表了现在仍然与圣安德烈斯断层邻接或包围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沉积岩的构造破碎带。这种沉积岩的破碎带意味着断层横跨两侧并可能位于破碎带中,说明断层带在300m深处上至少为1.5 km宽,在750m深度上逐渐减小到约600m宽。沉积破碎带内的流体可能是造成观测到的低电阻率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7.
1龙门山断裂带概述 龙门山断裂带为青藏高原川青块体与华南四川盆地间的边界断裂,沿龙门山展布,走向北东,全长约500km,宽40~50km.该带主要由茂汶-汶川断裂(后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主中央断裂)、江油-灌县断裂(主边界断裂)和后山、前山和前缘三条推覆构造带组成.全长约500km,宽40~50km.断裂带中段与岷江斜交并断错了岷江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本文应用河流阶地变形研究了该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的活动速率.  相似文献   
998.
1新构造环境 云南建水-蒙自一带位于小江断裂带南段以东、红河断裂带南段以北,紧邻川滇菱形块体东南端,大致在石屏-建水断裂SEE方向的延长线上,主要断裂有蒙自东山断裂、田山断裂和黑泥地断裂.因这一地区历史上无大震记录且构造活动不如小江断裂带、曲江断裂带和石屏-建水断裂强烈而未引起活动构造研究者的重视.但其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向SE145°平移的前锋,势必受到川滇菱形块体运动的影响,断裂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建水-蒙自一带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向SE145°平移的前锋,受其影响,该地区的蒙自东山断裂、田山断裂和黑泥地断裂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跨过断裂的冲沟被走滑断错。攀枝花以东的蒙自东山断裂右旋错断冲沟和其间的山脊约40m,并在山前洪积扇上形成偏离上游约30m的废弃古河道,古河道中堆积物的年龄为44kaBP,断裂右旋滑动速率约为0.7mma。大红地北一条冲沟在跨过田山断裂时发生右旋拐弯。冲沟在山前形成了年龄分别为31kaBP和39kaBP的2级洪积阶地,呈现出年轻阶地位错量大于老阶地的反常现象。田山断裂的平均右旋滑动速率约0.9mma。发育于黑泥地断裂南侧的多条冲沟在流过断裂时发生一致性的右旋位错,其中一条冲沟位错量达14m,断裂的右旋滑动速率为0.4mma。这一地区自30~40kaBP开始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构造运动,表现为这一时代的洪积扇上的地貌过程由加积转变为切割,并被断裂错断。断裂的走滑速率明显低于小江断裂带、曲江断裂带和石屏-建水断裂带等。川滇菱形地块向SSE方向的平移及其构造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小江断裂带以西的地块内部,而是引起了外围地块上的断裂活动,但断裂活动强度不及内部断裂的13。冲沟对走滑断错的响应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同步弯曲型、加剧弯曲型和不对称谷地型,其中加剧弯曲型的地貌过程较为复杂。每种类型都记录了断裂的走滑活动,在估算断错量和滑动速率时应甄别不同的响应类型,以免人为的“加大”或“减小”甚至“忽略”断裂的活动幅度。  相似文献   
1000.
西南天山明尧勒背斜的第四纪滑脱褶皱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明尧勒活动背斜喀浪勾律克河剖面生长前地层和翼部生长地层几何结构的填图以及变形河流阶地的系统测量,结合磁性地层及释光年代学研究,认为该背斜的滑脱褶皱作用起始于距今约1·6Ma,其总体几何结构形成于褶皱作用的早期,但其生长扩展并不完全遵从自相似性特征。持续的缩短作用部分被褶皱翼部陡倾膝折带的加长所吸收(由此导致背斜波幅的增加),另一部分可能是通过不同时期褶皱翼部不同膝折带组的旋转和迁移来实现的。明尧勒背斜的持续构造抬升是背斜区河流下切形成多级基座阶地的主因。晚第四纪褶皱的生长以背斜的垂直抬升为主,主要集中在北翼近核部,背斜宽度变化不大。背斜不同时期的抬升量和抬升速率均大于其缩短量和缩短速率,表明明尧勒背斜的变形以翼旋转为主(Pobletet al.,1996)。背斜自形成以来缩短速率和抬升速率均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