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211.
利用布尔莎七参数转换模型对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中的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间坐标的转换进行了实例演算。介绍了布尔莎七参数转换函数模型、坐标转换方法及公共点的选取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212.
通过对西藏定结盆地湖相沉积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盆地内的第四纪湖相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岩石地层单元,确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序列.首次建立了该区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湖相地层单位——定结群(Qp2-3D).定结群是由中更新统叶如藏布组(Qp21γ)和上更新统麻加组(Qp31m)2个组组成.为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的研究,以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都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13.
兴蒙造山带东段大陆弧后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兴蒙造山带贺根山-黑河一线产出有大量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其成因及形成环境一直存在争议。贺根山-黑河A型花岗岩带形成于晚石炭世-二叠纪(325~260Ma),二叠纪进入岩浆作用高峰期。该花岗岩带主要表现为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89~1.13)高钾钙碱性系列;高度富集LREE,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Th、Pb和La元素,亏损Ba、Sr、Ce、P和Ti元素。研究表明晚石炭世—二叠纪古亚洲洋正处于向西伯利亚板块俯冲阶段,贺根山-黑河A型花岗岩带应该形成于该俯冲带的弧后伸展环境。俯冲导致的软流圈上涌形成弧后的伸展环境,同时为大规模高温岩浆形成提供了热源,以及部分物源,这种壳-幔混合岩浆在深部结晶分异后沿弧后伸展断裂体系快速侵位是该花岗岩带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14.
以东北地震区为例,基于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研究了东北地震区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各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探讨了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对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区域小震资料进行完整性分析,可以在低水平地震活动地区获得较准确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更好地反映了该区未来的地震活动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215.
根据近41年的现代地震资料,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组合、b值空间分布、断裂带分段,并结合历史强震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河北平原地震带各分段现今地震活动习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震带存在7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习性的分段,其中,唐山—迁安段和东明—阳谷段处于低b值、高应力状态,属于大震后晚期余震活跃或断层震后调整运动结果;昌平—宝坻、天津—肃宁段、新河段、邯郸—磁县及汤西段断层面现今活动习性均处于相对低应力下的频繁或稀疏小震滑动.因此,河北平原地震带未来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16.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iscoelastic behaviors of debris flow slur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ost liquid in nature are between liquids and solids,including both elastic changes and viscosity changes,that is socalled "viscoelastic".Dynamic oscillatory test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distinct viscoelastic behaviors of debris flow slurry in the shear stress condi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study.The debris flow slurry samples were from Jiangjiagou Ravine,Yunnan Province,Chin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found that at the low and middle stages of shearing,when the angular velocity ω<72.46 s-1,the loss modulus(G") was greater than the storage modulus(G’),i.e.G">G’.At the late stage of shearing,when the angular velocity ω≧72.46 s-1,the storage modulus wa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loss modulus,i.e.G’≧G",tanδ≦1(where phase-shift angleδ=G"/G’),and the debris flow slurry was in a gel state.Therefore,the progress of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furth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hyperconcentrated debris flows with a high velocity on low-gradient ravines.  相似文献   
217.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壳演化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在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以全球气候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了科学家、各国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气温递减规律形成机理和青藏高原本身的环境特征分析表明,青藏高原隆升不能带来高原表面温度的降低。随着高原面整体的不断升高,高原表面逐渐形成以高日温差为特征的强烈波动环境。高原表面这一环境特征,有利于高原面将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快速释放回太空,而不参与地球气候系统循环,在输入的太阳光能总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原隆升将直接导致全球气候系统降温;而地球大气随海拔高程呈指数衰减的性质,使高原的降温作用在隆升初期就非常强烈。在此基础上对高原隆升的植被、冰川等环境特征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揭示高原隆升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18.
不同物候模型对作物发育期模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发育期预报在农业气象业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4种作物发育期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中国东北地区作物发育期预报提供参考。基于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的发育期观测数据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估算了4个发育期模型的参数值,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在参数本地化过程中,高亮之模型和沈国权模型的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平均分别为3.31d和3.72d。在模型验证过程中,沈国权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平均为5.22d,因此,相对而言,沈国权模型对作物发育期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19.
一次带有雷电现象的冬季雪暴中尺度探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德斌  焦热光  吕达仁 《气象》2012,38(2):204-209
对2009年11月9日北京市一次伴随雷电的局地暴雪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了风廓线雷达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卫星资料,对此次降雪的精细时空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天气尺度及中小尺度分析,探讨了冬季对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华北回流天气过程,西南暖湿空气在低层冷空气之上产生高架对流和雷电天气,对流的触发机制是中空扰动。  相似文献   
220.
Winter-spring cold extreme is a kind of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for southeastern China. As such events are recorded in discrete documents, long and continuous record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Here we report a regional-scale winter-spring (January–April)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 tree-ring network of pine trees (Pinus massoniana) from five sampling sites over a large spatial scale (25–29°N, 111–115°E) in southeastern China. The regional tree-ring chronology explains 48.6% of the instrumental temperature variance during the period 1957–2008. The reconstruction shows six relatively warm intervals (i.e., ~1849–1855, ~1871–1888, ~1909–1920, ~1939–1944, ~1958–1968, 1997–2007) and five cold intervals (i.e., ~1860–1870, ~1893–1908, ~1925–1934, ~1945–1957, ~1982–1996) during 1849–2008. The last decade and the 1930s were the warmest and coldest decades, respectively, in the past 160 years. The composite analysis of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reveals that distinctly different circulation patterns occurred in the instrumental and pre-instrumental periods. The winter-spring cold extrem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are associated with Ural-High ridge pattern for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1957–2008), whereas the cold extremes in pre-instrumental period (1871–1956) are associated with North circulation patt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