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how climate change will impact crops in China by moving from ex-post empirical analysis to forecasting. We construct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using agricultural observ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simulations by GCMs, to simulate the possible planting boundaries and suitable planting regions of spring wheat under RCP4.5 scenario for the base period 2040s and 2070s. We find that the south boundary of possible planting region for spring wheat spreads along the belt: south Shandong-north Jiangsu-north Anhui-central Henan-north Hubei-southeast Sichuan-north Yunnan provinces, and will likely move northward under RCP4.5 scenario in 2040s and 2070s,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possible planting area in China. Moreover, the sowing and harvest date of spring wheat in the base period shows a gradually delayed phenomenon from the belt: south Xinjiang - Gansu, to the Tibet Plateau. As a result, the growth period of spring wheat in China will shorten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a variety of adaptations measures should be set up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 including developing the planting base for spring wheat, restrict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spring wheat in sub-suitable areas at risk while expand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optimal crops.  相似文献   
652.
科尔沁沙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尺度变异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18个样地的物种组成,测定了28种植物的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等3个植物功能性状,并用性状梯度分析法对3个功能性状在群落水平上的变化进行了分解,研究了沙丘固定过程中的植物功能性状的尺度变异及其与生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沙丘的固定,群落平均LA逐渐增大,群落平均SLALDMC在半固定沙丘上最小;(2)群落平均SLA的生态位宽度随着沙丘固定程度依次减小,流动、半固定沙丘植物群落的适应能力较固定沙丘更强;(3)沙丘固定过程中物种性状值的变化与群落内共生植物种性状间变异的关联相比于群落间性状的变异更密切。沙丘固定导致了物种LALDMC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两性状在群落间的依赖性比群落内的强。物种在群落内和群落间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适应沙丘固定过程生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3.
科尔沁沙地不同沙地景观区植被指数对水热因素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尺度下植物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为了更好理解不同沙地景观区域植被指数(NDVI)对气象水热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以2000-2013年7-9月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3S空间分析技术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科尔沁沙地围封保护区、人工造林固沙区和流动沙丘区等3种景观类型区NDVI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其变化的同期气象水热因子年降水、关键期降水、关键期最大一次性降水、重要期降水、年均温、关键期均温、关键期最高气温、关键期最低气温等8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区NDVI整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降水的影响明显高于气温,且降水主要起正相关作用,气温主要起负相关作用。促进沙地围封保护景观区NDVI增长的气象因子是关键期降水,决策系数最大且为正(0.445);人工造林固沙景观区受到人工造林更新和农业开垦的影响,削弱了水热条件对NDVI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重要期降水影响较大;流动沙丘景观类型区主要受到关键期气温极值的影响,其他因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4.
前兆管理系统数据库冷备份及恢复方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兆管理系统数据库备份是保证前兆台网正常运行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前兆Oracle数据库的冷备份方法,备份包的保存方式,移动硬盘的加载,备份脚本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55.
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地测定地物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及地物点的坐标。本文尝试利用GPS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方面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56.
目前,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相关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测绘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各类CORS正相继建立。本文针对CORS服务体系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共享问题,从软件工程角度对CORS的数据采集、处理、计算、分发、服务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较完备的网络体系和软件体系模型,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面向CORS的中间件平台设计思路。本文的设计成果和实践,可有效地改善当前CORS领域软件开发现状中软件和研究成果保密、软件功能单一、无统一的开发标准和架构模型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7.
在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张夏一带选取植物样及相应的土壤样进行化验,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计算出相关系数,判断其相关性,对此工作区农作物的适宜种植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8.
文章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TEM)工作原理、特点及工作方法,并举例示范两种物探方法查找场地内溶洞及岩溶发育带的工作程序.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圈定岩溶分布、断层破碎带的追索、管线调查、物探找水、采空区、岩溶、滑坡等问题非常有效,而且成果直观、易于判读;瞬变电磁法对探测低电阻目标物敏感,主要用于探测含水层、溶洞、陷落柱、含水断层等地质构造情况.两者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59.
针对某些地勘单位干部选拔及用人过程中存在的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问题,从“考察失真、关系利益、任用随意、责任层次不清”四个方面进行了根源剖析,并着重在“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考察程序、规范领导行为、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60.
2007年9月26日,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超宽频带观测应用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监测预报司领导有监测预报司司长李克,处长余书明,余书明处长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到会演讲。会议承办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姚运生到会致词,龚平副所长到会。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