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8篇
  免费   2320篇
  国内免费   2957篇
测绘学   650篇
大气科学   2677篇
地球物理   3111篇
地质学   5854篇
海洋学   1689篇
天文学   534篇
综合类   1468篇
自然地理   151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73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26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wath bathymetry data and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details of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in the area offshore southwestern Taiwan where the Luzon subduction complex encroaches on the passive Chinese continental margin. Distinctive fold-and-thrust structures of the convergent zone and horst-and-graben structures of the passive margin are separated by a deformation front that extends NNW-ward from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Manila Trench to the foo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 This deformation front gradually turns into a NNE–SSW trending direction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lope and the Kaoping Shelf, and connects to the frontal thrusts of the mountain belt on land Taiwan. However, the complex Penghu submarine canyon system blurs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front and nature of many morphotectonic features offshore SW Taiwan. We suggest that the deformation front offshore SW Taiwan does not appear as a simple structural line, but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N–S trending folds and thrusts that terminate sequentially in an en-echelon pattern across the passive Chinese continental slope. A number of NE–SW trending lineaments cut across the fold-and-thrust structures of the frontal accretionary wedge and exhibit prominent dextral displacement indicative of the lateral expulsion of SW Taiwan. One of the prominent lineaments, named the Yung-An lineament, forms the sou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Penghu submarine canyon, and has conspicuous influence over the drainage pattern of the canyon  相似文献   
82.
东海冲绳海槽深海鱼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大陆架浅水区的外缘,是一北东一南西向延伸,在东南方向呈弧形突出的海槽。其北部水深在500-1000米间,南部最深达2000余米。1978年6,7月间我所“金星”号调查船在这一深水区及其附近进行了海洋综合考查。在进行底栖生物拖网时,获得一些深海鱼类标本。本文共报道深海鱼类14种,隶14属,12科,9目。  相似文献   
83.
台湾海峡纽形动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世春 《海洋科学》1995,19(5):45-48
首次报道台湾海峡产的纽形动物,包括沙栖原细首纽虫、浮游拟脑纽虫、椒状岩田纽虫、中华平裂纽虫和马顿氏潘丁纽虫,共5种。除椒状岩田纽虫在琉球群岛有报道外,均为东海新记录。  相似文献   
84.
Thesecondorderspectrumoftwo-dimensionalrandomwaves¥DingPingxing;SunFuandYuZhouwen(ReceivedJanuary15,1993;acceptedMay31,1993)A...  相似文献   
85.
报道1989~1990年山东省30多个大中型代表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种类频级、优势类群。主要种和生物量;统计分析掠食性与植食性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及浮游动物与代表水库营养状态指标的总磷,透明度和深度的关系。提出浮游动物个体越小,其生物量与水库营养水平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86.
本文根据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目前污染严重、脏乱不堪的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了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的改造意见.着重从海洋动力、生态、水量平衡的角度论证了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海洋沉积物声速与物理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博  梁元博 《海洋科学》1993,17(6):54-57
海洋沉积声速与物理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含水量W和孔隙度N,它们在建立回归议程和预报沉积物性质中有所贡献。中国东,南海沿海沉积物的资料和数据表明:声速和声速比可以用来预报沉积物性质。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浸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2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吉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基本一致,其物源来向却显示出巨大差异;上述两类沉积体与上述现今潮坪、河道漫滩沉积体地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均显示出绝然不同的标志特征。然而浸滩物源来民南京黄土的物尖兵为向却  相似文献   
89.
上海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动力学累积特征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1993年7-8月,在上海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淤泥质潮滩不同地貌部位,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采用筛析法,离心法、火焰原子吸收法,^210Pb法等分别对沉积物粒度、重金属总量,不同粒级重金属含量以及沉积速率等进行了和测定。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不受沿岸排污的直接影响,而与沉积动力作用密切相关。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淤涨岸段和高潮滩部位,伴随着细颗粒起泥沙的大量堆积,Cu,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介绍了海水中砷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其中包括溶液的配制、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标样的分析方法。并对标准物质的定值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两种浓度的定值结果分别为:1.00μg/cm3±0.04μg/cm3和51.0μg/dm3±2.6μg/dm3。两种浓度砷标准物质的稳定期均为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