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陈相堂  赵斌  李成林  韩莎  胡炜 《海洋科学》2019,43(6):95-101
本研究对紫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比较分析了其幼体早期生长情况与体色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在水温21.0±0.2℃条件下,紫刺参受精卵在受精10~15min后释放第一极体,5h 30min~6h 30min进入囊胚期, 18~20h发育成原肠胚; 30~34h进入耳状幼体阶段, 8~10d变态发育为樽形幼体, 12~14d发育成稚参;紫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时序与普通刺参无显著差异。(2)紫刺参早期发育中的樽形幼体发生率和附着变态率分别为58.4±4.7%和45.1±2.7%,高于普通刺参。(3)紫刺参浮游阶段后期随日龄增长表现出较普通刺参发育更快的优势,在日龄6~7d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4)紫刺参稚参在日龄35d前后自背部开始着色,50d~60d腹部开始着色,110d体表紫色转变近乎成参体色,完成变色过程。  相似文献   
92.
ThetheSisistoexplainthebasicfactorsreferringtothetraditionalChineseresidentialarchitecturebasicallyfinalized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inthecountry'sspecificphysicalenvironment.Restrainedbyaxialfactors,itadaptsitselftotheself-sufficientnatural~nomy.Itisfiexiblydesigned,rsoablyfunctioned,economicallyconstructedandfeaturedbyremarkablelocalcharacteristics.IINFLUENCEOFCLIMATEONTRADITIONalarSIOCNTIAnANCnITh~arNinetyPercentofChina'spopulationinhabitstheeasternareawithinthedemarcati…  相似文献   
93.
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希  沙文钰  李妍 《海洋预报》2001,18(4):9-17
利用二十一层海温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的强度、深度及厚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南海陆架浅水区域内,存在着随季节变化明显的辐射型温跃层;3-5月是温跃层的成长期:6-8月是该海域温跃层的强盛期;而9-11月温跃层开始减弱,到了冬季(12月到次年2月)温跃层变得最终,趋于消亡。结合本海区温跃层的这种变化特征,分析了该海域净辐射通量的分布状况及随季节的变化特征,证明了净辐射通量是影响该海域温跃层季节性分布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分异而形成的两大环流是塑造此地形的主要原因;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的淤积直接挤压北港北汊的发展,沙体淤积可能会引起未来两大沙体的并靠;(3)崇明东滩、北支南沿的滩涂整治工程是促进北支萎缩和崇明东滩淤积的重要因素,另外横沙通道落潮分流增加,青草沙围水工程改变了北港河槽的曲率,也有利于北港北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95.
宋莉(节目主持人):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家热线”节目,今天为您安排的是“专家热线-院士访谈:酷爱人类居住的星球”。 听众朋友,陈述彭院士是在我国地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他1950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筹建,任地图研究室主任和航空像片综合利用研究室主任。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制图自动化系统研制组组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腾冲航空遥感实验副指挥。1979年陈先生筹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任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主任。  相似文献   
96.
青山组是一套中生代沉积—火山岩系,广泛发育于山东中、新生代内陆盆地中。以往对青山组的研究多侧重于岩石学及其火山机制特点方面,较少采用生物地层学等综合方法来研究和探讨青山组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等同题。蒙阴盆地的青山组发育良好,岩层呈单斜产出,层序及上下界线清楚,并有沉积夹层,是研究青山组较理想的地区。1959  相似文献   
97.
Sun  Shao&#;e  Cheng  Jiao  Sun  Song  Sha  Zhongli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20,38(3):816-825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mitogenome) analysis is a significant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metazoan animals. The family Pandalidae is a...  相似文献   
98.
淮南朱集西井田二叠系含煤地层可划分为7个含煤段,下石盒子组为第二含煤段共含煤10层,其中4-1、402、5-1、7—8煤层为可采煤层。根据井田大量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煤质特征对第二含煤段可采煤层进行划分对比。4煤组中4-1、4-2均为较稳定的中厚煤层,距4-1,煤层下约13m的铝质泥岩是对比本煤组的主要依据;5煤组中5-1,煤下1m左右常见0.5m薄煤层,在39线以西常合并为一层,以此为特征区别于其他煤组:7-2为较稳定煤层,其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呈单峰形态,长源距伽马曲线顶部靠下有一小台阶,本煤组距8煤层15m左右,间距较稳定,也可作为对比标志层;8煤层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以常见较完整的椭圆斜羽叶及栉羊齿富集为特征,8煤层视电阻率幅值为第二含煤段最高,长源距伽马曲线常呈不对称状态,顶部曲线幅值常低于底板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煤层。  相似文献   
99.
分析输电导线散射斑相位的几何关系,选取20幅时间跨度约为1年的TerraSAR条带模式影像,对其中两基铁塔之间6条输电导线形成的散射斑相位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文中统计分析构成导线散射斑像元的相位离散度,其标准差约为0.2弧度,表明单个散射斑相位稳定。选取铁塔顶部点的导线散射斑为参考点,与另外5个导线散射斑做差分相位时间序列分析,分析导线之间高程差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导线散射斑差分相位序列的波动可达2弧度以上,与导线间高程差产生的相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0.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北部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对其周边海域古海洋环境的深入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冰的大面积分布是该地区的显著特点之一,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意义。此外,冰岛周边海域大量火山灰沉积,也为古海洋环境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年代资料。本文以冰岛为中心,回顾了冰岛周边海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海洋环境及海冰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该海域不同记录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分析末次冰消期以来古环境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