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宁花岗闪长岩体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石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Rb—Sr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初始比值等研究,认为该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属于幔源物质,同时提出了包体与主体花岗岩成因的上地幔—地壳相互作用模式,强调了花岗岩浆形成过程中系统的开放性及上地幔基性岩浆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地区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第二、四段及上马家沟组第三段广泛分布着三层角砾岩。角砾岩系由蒸发盐溶解致使其白云岩夹层及残留蒸发盐岩沉陷坍塌所形成。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蒸发盐岩层塑性变形和矿物相的转变导致原生沉积构造破坏和部分角砾岩化;2.形成具蒸发盐和白云石基质的角砾岩;3.形成具白云石基质的角砾岩;4.形成细-粗晶石灰岩、角砾灰岩。  相似文献   
103.
沙连哲 《岩石学报》1991,7(1):26-35
本文提出了一种如何从分异的派生岩浆追溯和反演演化前的原生岩浆的微量元素初始比值的方法。据分离结晶方程logaC_1~q=k·loga C_1~p b,得广义初始比值:C_0~q/(C_0~p)~k=a~b。它与已公认的原生岩浆的判别参数如~(87)Sr/~(86)初始比、δ~(18)O‰、SI、Mg′值及微量元素丰度等有极好的一致性。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两个实例,得出大宁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分属壳源和幔源;五大连池富钾火山岩的原生岩浆为白榴苦橄碧玄岩浆,而其中的超镁铁质岩包体则是分离结晶的火成堆晶体。  相似文献   
104.
A riverhead is the demarcation point of continuous water channel and seasonal chann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critical flow that can support a continuous water body. In this study, the critical support discharge(CSD) is defined as the critical steady flows required to form the origin of a stream. The CSD is used as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beginning of the riverhead,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by hydro-climate factors(e.g., annual precipitation, annual evaporation, or minimum stream flow in arid season). The CSD ha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critical support/source area(CSA) that largely affects the density of the river network and the division of sub-watersheds. In general, river density may vary with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referr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CSA and CSD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origin of riverhead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two watersheds(Duilongqu Basin of the Lhasa River and Beishuiqu Basin of the Nyangqu River)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 calculate the CSA and extract river networks. A series of CSAs based on different CSDs in derived equation were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extracted river networks with the reference network obtained from a digitized map of river network at large scales. Comparison results of river networks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with real ones indicate that the CSD(equal to criterion of flow quantity(Q_c)) are 0.0028 m~3/s in Duilongqu and 0.0085 m~3/s in Beishuiqu. Results show that the Q_c can vary with hydro-climate conditions. The Q_c is high in humid region and low in arid region, and the optimal Q_c of 0.0085 m~3/s in Beishuiqu Basin(humid region) is higher than 0.0028 m~3/s in Duilongqu Basin(semi-arid region). The suggested method provides a new application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Q_c of a riverhead in complex geographical regions, which can also reflect the effect of hydro-climate change on rivers supply in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根据印度洋海-气热交换和海温信息区分布特征,得出阿拉伯海是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区域。并讨论了阿拉伯海海温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106.
长江口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源源不断的淡水径流入海与营养物质的输入,使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成为生产力最高的水域,也孕育了我国近海重要的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和长江口渔场。成淡水的交汇形成了长江口水域复杂的水文物理条件,使之成为众多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赵保仁等,1992;罗秉征等,1994)。河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格局,既受制于其生殖种群的资源量,也与水域环境稳定性密切相关(Blaber et al.,1997;Joyeux,1998;Whitfield,1999),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以成体为基础的河口鱼类群落生态学已有较多的调查研究(杨伟祥等,1992;朱鑫华等,1994a,b);而鱼类补充群体的研究,亦多集中于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等(杨东菜等,1990;沙学绅,1962)。本文利用1999年5月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调査资料,主要研究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深入探讨河口区鱼类补充过程与近海资源数量变动的关系,为动态监测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将非线性热力学理论应用到大尺度海洋系统,找到了一个适合于描述海温扰动发展的热力学判据。计算表明:这种热力学判据能够较好地报出海温异常事件,估计海温异常的强弱。本文还利用这种热力学判据分析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和平流效应对海温扰动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沙田  孙佩锦 《海洋与湖沼》1997,28(3):334-336
南海位于太平洋西端,介于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大陆之间,在这~海域有广阔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栖息着以亚热带种和热带种为主的暖水性生物,多样性很高,有些类群的丰度也甚大,成为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生物与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南海是调查研究较少的海域。进入SO年代,围绕对南海海洋资源的了解与开发,海洋学研究有较快进展,其中海洋生物学进展尤为迅速。如年代以来,南海海洋生物学成果累累,为认识、开发和保护南海海洋生物和海洋渔业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南海海洋生物学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9.
台风的海面气压场和风场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台风中心资料、地面天气图及部分台站的观测资料,使用改进的藤田气压模型和Myers气压模型,对1996年9月9日11时在广东吴川——湛江登陆的9615号(Sally)台风海面风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求得台风域内的风速分布,并和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台风气压模型对台风海面气压场和风场的模拟计算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0.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数据管理和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由9个专业子库构成。针对数据海量、格式多样等特性,该数据库构建采用了WindowsAdvanceServer2000 SQLServer2000。通过SQLServer2000管理数据,并按数据种类以子库形式分层。应用微软公司开发的.net框架包,编写ASPX程序以实现Web数据库访问模式。开发了各相应子库的应用系统,使得通过观测、探测、调查、试验和实验所获取的海量基础性海洋科学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发布得到了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