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7篇
  免费   3895篇
  国内免费   4884篇
测绘学   1045篇
大气科学   4186篇
地球物理   5407篇
地质学   10733篇
海洋学   2444篇
天文学   938篇
综合类   2420篇
自然地理   2573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992篇
  2018年   1195篇
  2017年   1068篇
  2016年   1274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273篇
  2013年   1223篇
  2012年   1125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668篇
  1999年   1003篇
  1998年   809篇
  1997年   884篇
  1996年   817篇
  1995年   686篇
  1994年   564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4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沥青铀矿中氧同位素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培伦  张文华 《铀矿地质》1997,13(3):176-182,166
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接测定沥青铀矿中氧同位素的分析方法--五氟化溴法,实验分析和数据首次表明,铀氧化物中的氧同位素主要是富轻氧的。  相似文献   
552.
刘福林  乔万忠 《铀矿地质》1997,13(3):183-188,192
在相山铀矿床田东部地区,采用同位素技术和放射性水化学技术,对铀矿床地下水放射性污染问题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当地雨水线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在铀矿床的勘探开采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3.
数列预测一直是评价决策中最常见而又信于把握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现有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前铛预报思想和灰色预测理论,依据数据求同原则,提出了运用二次灰关联分析,建立组合模型的预测方法,该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并已实际应用于油气储量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554.
关键 《吉林地质》1997,16(2):65-70
通过运用大功率激电在二密铜矿发现新矿体的讨论,表述了二密铜矿床的地质背景,总结了该矿的成矿类型,强调在充分研究地球物理条件的前提下,恰当地选用物探方法、合理进行工作部署是取得找矿突破的重要一环。指出随着成矿理论的发展,认识亦不断深化,老矿区仍存在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55.
本文利用我国的历史气候记载,为东部6区域重建了最近1033年的时间分辨率为1年的区域于湿气候序列,讨论其可靠性,并分析其变化的准周期性和跃变特征。跃变分析采用移动t检验方法,分析各区域干湿气候的世纪尺度和10~20年尺度的跃变现象,辨识跃变信号的参考年代,指出北方各区域的跃变趋势相同,但有时与长江下游地区相反,以及跃变信号在寒冷气候背景下较多出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6.
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古陆边缘弧-槽-盆体系的发生与发展,元古代基底火山(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海水)-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桦树沟矿床含铜建造,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和富集。桦树沟矿床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557.
利用光粘弹性实验方法模拟了地下工程中圆截面巷道围岩及冻结壁的蠕变过程,给出了巷道围岩和冻结壁的应力分布规律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及预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558.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有机质与锗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庄汉平  刘金钟 《地球化学》1997,26(4):44-52,T002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10^-6。褐煤和碳质泥岩在矿化过程中平均富集了164-169倍。根据锗含量,褐煤和碳质泥岩可分为锗含量小于12×10^-6的低锗煤(泥岩)和大于90×10^-6的高锗煤(泥岩)。高锗煤中有机质富含氧官能  相似文献   
559.
Taking the active fault network as the structural frame,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periphery can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of "fault movement and seismogeny." By using the self-coupling method, preliminary study shows that the seismogenic system is a time-ordered dissipation system. The time order in the state far from equilibrium is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mass and energy exchanges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s. The evolution of the seismogenic system follows some properties of unbalanced phase change, namely, critical retard, bifurcation, entropy reduction, etc.  相似文献   
560.
Two Red Clay profiles near Xi’an and Xife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magnetostratigraphic and palaeoclimatic rec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nd the related East Asia palaeomonsoon system had begun by 6.5 Ma, and it is deduced that the Tibetan Plateau had reached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at that time. The late Tertiary palaeoclimatic history of the Red Clay as reflected b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s reconstruc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5–2.5 Ma. Stepwise increase in susceptibility of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ppears to have a close correlation to the uplift process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emarkable increase of aeolian dust accumulation at 3.2 Ma appears to b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ice volume on the East Asia monsoon. Palaeomonsoon variation during the late Tertiary as recorded in the Red Clay sequence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roduct of a number of interacting factors, such as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olar radiation, global ice volume, etc.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Foundation of Xi’an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