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5篇 |
免费 | 1434篇 |
国内免费 | 22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0篇 |
大气科学 | 1755篇 |
地球物理 | 1697篇 |
地质学 | 3932篇 |
海洋学 | 1553篇 |
天文学 | 401篇 |
综合类 | 761篇 |
自然地理 | 10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412篇 |
2021年 | 455篇 |
2020年 | 442篇 |
2019年 | 435篇 |
2018年 | 455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81篇 |
2015年 | 453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561篇 |
2012年 | 558篇 |
2011年 | 579篇 |
2010年 | 516篇 |
2009年 | 500篇 |
2008年 | 451篇 |
2007年 | 430篇 |
2006年 | 364篇 |
2005年 | 347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230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285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25篇 |
1996年 | 216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8篇 |
1973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sunami-like solitary waves impinging and overtopping an impermeable seawall: Experiment and RANS mode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sunami-like solitary waves impinging and overtopping an impermeable trapezoidal seawall on a 1:20 sloping beach. New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for describing three typical cases: a turbulent bore rushes inland and subsequently impacts and overtops the seawall (Type 1); a wave directly collapses on the seawall and then generates overtopping flow (Type 2); and, a wave straightforwardly overtops the seawall crown and collapses behind the seawall (Type 3). A two-dimensional volume of fluid (VOF) type model called the COBRAS (COrnell BReaking And Structure)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and the k–ε turbulence closure solver,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n applied to investigate wave dynamics for which laboratory data are unavailable. Additionally, a set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ynamic wave acting force due to waves impacting the seawall. Effects of wave nonlinearity and freeboard are elucidated.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a distinct vortex evolutionary behavior behind the seawall, in which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entrapped air-bubbles are briefly address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2008 年5 月在江苏平岛潮间带采集的砂质沉积物进行离心提取, 经形态分类学方法 鉴定发现底栖猛水蚤目两个新记录种, 濑户叶足猛水蚤Phyllopodopsyllus setouchiensis Kitazima, 1981 和扎哈美猛水蚤 Ameira zahaae Karanovic & Cho, 2012, 分别隶属于矩头猛水蚤科 Tetragonicipitidae Lang, 1948 和美猛水蚤科 Ameiridae Boeck, 1865.其中, 濑户叶足猛水蚤目前仅在 砂质潮间带环境中发现。扎哈美猛水蚤与韩国海域发现的种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3.
64.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和相关研究,结合研究区域背景,分析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结果显示,岸线演变在发育阶段和侵蚀阶段分别为向海延伸约90 km和侵蚀后退约22 km,面积相差约800 km2,三角洲地貌演变表现为岸线平直-曲折-平滑-平直的过程。在废三角洲陆海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演化模式分析三角洲的演变过程。该三角洲演变可以分为7个演变阶段,发育期在径流和潮流作用下以沙洲并陆淤积延伸方式进行,侵蚀期在波浪和潮流作用下以沙洲合并侵蚀后退和淤积外长交替侵蚀的方式。泥沙输运、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废三角洲的演变有重要影响,巨量的来沙是三角洲发育的原因,泥沙平衡被打破是侵蚀的主要原因。发育期中,泥沙输运影响淤积速度和位置,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黄河河道迁移、输沙量和产沙量;侵蚀期中,泥沙输运影响侵蚀状态,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岸带冲/淤,气候变化将影响三角洲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65.
大连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水动力环境指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连湾、大窑湾外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大致的沉积特征。结合相关的地质水文资料,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同时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平均含量34%)和粉砂(平均含量52%)为主,粘土含量比较少(平均含量14%),且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水下台地之上,各组分相对含量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与地形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北部近岸水下岸坡区,水深较浅,距离物源区较近且水动力条件复杂,沉积物粒度较粗;向南随水深增加水动力减弱,东部为一水下台地,沉积物粒径偏细。分选较好,粉砂和粘土组分在该区域最为富集,沉积物可能来自于通过东部海域自西向东进入研究区的远源物质;研究区南部水深增加,又出现一水下岸坡,其下地形趋于平坦,该区域在黄海环流体系的作用下,接受了较多来自包括山东半岛水下三角洲的粗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66.
条斑紫菜( Porphyra yezoensis) 耐高温品系的筛选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60Co-γ射线诱变和高温胁迫处理条斑紫菜野生品系(WT),进行了耐高温品系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在18℃和22℃组,所选育的耐高温品系(TM-18)和WT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在24℃和25℃组,TM-18与WT相比,壳孢子存活率分别提高了274%和296%,畸形苗率分别下降了286%和161%,假根发生率分别提高了151%和429%。将18℃培养50d的苗再分别在18℃、22℃和24℃下再培养30d,TM-18苗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WT苗的3.82、3.16和4.95倍,特定生长率为WT苗的1.53、1.49、2.10倍。在24℃下培养15d或25℃下培养10d,WT苗停止生长,出现了卷曲和严重腐烂,而TM-18苗仍然生长良好,不腐烂。另外,TM-18的三种主要光合色素(Chl.a、PE和PC)含量明显比WT高。上述结果说明,TM-18是一个颜色好、生长快和耐高温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67.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南部文昌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南部包括两个相邻洼陷:西江36洼和番禺4洼,钻探结果却揭示了截然不同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番禺4洼探明储量已过亿吨,而西江36洼却未有商业发现,导致勘探上对西江36洼烃源潜力有所顾虑。为了揭示这种差异油气地质条件产生的原因,亟待开展两个洼陷的对比研究。以主要烃源层系文昌组为切入点,通过开展精细的层序-沉积研究,进一步系统评估西江36洼烃源潜力。依据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在西江36洼与番禺4洼文昌组共识别了6个三级层序。西江36洼和番禺4洼文昌组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沉积等沉积相类型,垂向上沉积相带具有旋回特征。伴随裂陷不同阶段和边界断层活动差异,陡坡带和缓坡带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呈现差异演化特征,而湖盆和半深湖-深湖相规模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沉积相带在横向上也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表现为文六段时期先在西江36洼开始沉积,文五段开始再扩展到番禺4洼,同时文一段时期西江36洼湖盆已经消失,只在番禺4洼沉积充填。进一步对比两个洼陷各三级层序反映优质烃源岩条件的半深湖-深湖规模及物源供给量,结果显示在文六段至文四段时期两个洼陷烃源条件基本一致。鉴于该层段作为番禺4洼的主力源岩,其巨大的生烃潜力已经被勘探所证实,因此认为不能低估具有相似烃源条件的西江36洼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68.
69.
A new method for platform design, named parametric platform design method (PPD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bile platform design efficiency. In this method, an integrated parametric system that fully consid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form is developed, which significantly optimizes the design process with the top–bottom design concept. In the parametric system, the main geometric dimensions are taken as parameters, while the topology between the structure members,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are converted into geometric constraints. By geometric constraint solving (GCS), a set of parameters that satisfy all the given constraints are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design scheme is obtained by several core algorithms, such as parametric tank subdivision, 3D stability calculation, parametric structure design, FEM preprocessing, etc. The parametric method greatly increases the changeability and the reusability of the platform model, and concurrent design is well supported. As the model is driven by parameters, PPDM is an excellent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As a result, PPDM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n the design efficiency over tradi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70.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小而肥”,目前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超出早期估算的地质资源量,早期对烃源岩的认识不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仍缺少精确刻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该洼陷勘探潜力的认知。以该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利用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采取层序地层学开展了番禺4洼烃源岩的预测工作。通过地震资料上识别的各种反射特征,结合区内已有钻井资料识别的旋回特征,将番禺4洼文昌组划分5个三级层序,进而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沉积学最新技术手段,精细揭示了番禺4洼文昌组文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番禺4洼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较为广泛,尤其在北次洼和西次洼,优质源岩面积均超过了以往预期。这一研究成果对本区和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