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90篇 |
免费 | 1420篇 |
国内免费 | 22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8篇 |
大气科学 | 1716篇 |
地球物理 | 1760篇 |
地质学 | 4013篇 |
海洋学 | 1524篇 |
天文学 | 411篇 |
综合类 | 770篇 |
自然地理 | 10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409篇 |
2021年 | 459篇 |
2020年 | 439篇 |
2019年 | 427篇 |
2018年 | 452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84篇 |
2015年 | 450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567篇 |
2012年 | 574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510篇 |
2009年 | 499篇 |
2008年 | 452篇 |
2007年 | 428篇 |
2006年 | 367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81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245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290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218篇 |
1995年 | 195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48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8篇 |
1973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探讨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浅层生物气成藏条件、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发育3期下切河谷,形成了3套沉积层序;因后期河流的强烈下切破坏,早期沉积层序往往被剥蚀殆尽,仅残留下部的河床相粗粒沉积,造成不同期河床相的叠置;相对而言,末次冰期以来形成的下切河谷沉积层序以相对完整的沉积相组合被保存下来。长江三角洲浅层天然气是未经运移的原生生物气,其主要富集于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层序内,气藏为自生自储同生型的岩性圈闭。河口湾—河漫滩和浅海相泥质沉积物既是气源岩,又是盖层,后者可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河口湾—河漫滩和河床相砂质沉积物为主要储集层。因此,研究区晚第四纪多期下切河谷沉积层序有利于浅层生物气藏的形成,特别是晚期下切河谷内河口湾—河漫滩相砂质透镜体以及河床相砂体可作为优先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2.
由于取心成本昂贵, 从岩心中获得天然缝、诱导缝和其他构造特征的准确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岩心裂缝识别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判识天然缝和诱导缝。文中综合论述了天然缝和诱导缝的物理特征, 重点分析了天然缝形态及发育过程和诱导缝的多种成因模式, 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心中裂缝为例进行分析。文中引用了国外对裂缝研究常用的专业术语, 指出裂缝面形态结构是追踪模式Ⅰ裂缝(节理)从扩展初始点到终止处的运动学的关键, 这在岩心裂缝和露头裂缝分析中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53.
系统梳理了节点-场所模型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型分析枢纽地区节点与场所发展特点、探究枢纽地区类型特点、预测枢纽地区发展潜力等方面。基于高速交通网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未来节点-场所模型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开展不同类型交通枢纽地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协同作用研究,探索旅游地空间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平衡发展路径,探究不同要素流网络中节点城市的节点和场所协同发展,揭示节点-场所模型视域下地域空间演化的特征与规律,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通过加强节点-场所模型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提升地域空间功能,丰富地域空间发展的理论研究,对制定地域空间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4.
关于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提议被28届国际地质大会通过,但并不意味着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是永恒的最佳选择。事实上,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划在何处还存在很多争论,现行的界线划分依据也期分期标准相悖。大量资料表明),2300Ma时曾发生全球地质环境的灾变,灾变前后的地质作用(尤其是表生地质作用),有明显变化,导致了太古宙与元古宙的一系列差别。该灾变与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 相似文献
55.
选取福建省2015年三维系统地闪资料,采用同期雷电定位系统(ADTD)资料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雷电流峰值记录仪数据对2套系统地闪探测效率和定位误差校验,同时结合IEEE工作组和电力行业推荐的概率公式对三维系统地闪雷电流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套系统监测到全省地闪密度空间分布趋势比较一致,在三明西南部地区及福州西部零星地区,三维系统地闪密度更低。(2)2套系统地闪频次年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特征,但年变化中的10—12月,以及日变化中的09:00—12:00,三维系统监测到地闪频次更少。(3)三维系统地闪回击探测效率为40%,平均定位误差为2.75km。(4)在0~50kA区间,相比于负极性地闪,三维系统正极性地闪雷电流幅值分布更加集中,在26~84kA区间三维地闪雷电流幅值相比于IEEE推荐值和规程推荐值偏大。 相似文献
56.
湘西北地区发育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黑色页岩。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和已知地质特征推断反射层位的方法,对两套含烃黑色页岩层的地震地质特征、波组层位识别、波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总结出湘西北地区页岩层地震反射波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龙马溪组存在3~4个强相位,主频集中在30Hz左右;牛蹄塘组存在3个强反射界面,因深度加大,其主频集中在20Hz左右。由于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二组地层间距达2 500~3 000m,因此在湘西北地区将二组地层的反射波视作一个波系,其二维地震剖面存在3个波组4个反射层位或3个波组3个反射层位,三个波组分别为龙马溪组,中寒武底界及牛蹄塘组。另外因龙马溪组砂质泥岩段具有低速、低密度、低电阻率、高放射性等特征,其界面波阻抗差异较大,可作为本区的地震波标志层位。 相似文献
57.
Yuan Ma De-Yu Wang Jun Lin Shuo Dai Xue-Fei Zhang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a / Yunn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China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Nanjing China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Cambridge MA USA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2010,10(5)
We present a statistical study of decimetric type Ⅲ radio bursts,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and Hα flares observed in the period from July 2000 to March2005.In total,we investigated 395 decimetric type Ⅲ radio burst events,21% of which showed apparent correlation to CMEs that were associated with Hα flares.We noticed that the Hα flares which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MEs were gradual events,and82% of them took place before CMEs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LASCO C2;that most of the CME-associated radio bursts start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around750 MHz with a frequency drifting rate of several hundred MHz s-1,of which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ones were recognized; a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f type Ⅲ radio bursts to CMEs without associated flares is fairly vague,less than 9%. 相似文献
58.
59.
采用1958年1月—2001年12月ECMWF ERA-40的10m风场资料,以及由该风场资料驱动WAVEWATCHⅢ得到的北印度洋—南海海域44a的海浪场资料,通过EOF分析、正交小波分析和M-K检测方法,分析了北印度洋—南海海域海面风场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印度洋—南海海域存在3个大风、大浪区,其中亚丁湾以东洋面风力最强,有效波高最高;表面风场和有效波高存在35、15和3a的主周期变化,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年平均风场和有效波高均存在明显增强趋势,1977年为突变起始年;年平均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主要是由冬季和春季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引起的;冬、秋季海面风场与有效波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较一致,冬季以35~40a的周期为主,秋季以11~12a的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