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3篇 |
免费 | 1181篇 |
国内免费 | 18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7篇 |
大气科学 | 1149篇 |
地球物理 | 1351篇 |
地质学 | 3362篇 |
海洋学 | 1003篇 |
天文学 | 173篇 |
综合类 | 534篇 |
自然地理 | 6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408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396篇 |
2019年 | 439篇 |
2018年 | 405篇 |
2017年 | 415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414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458篇 |
2012年 | 461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400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26篇 |
2007年 | 356篇 |
2006年 | 282篇 |
2005年 | 213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26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81.
82.
83.
????????????????GNSS??????????????о???????????1???????????????????仯?????????????仯????????仯???????仯?й??2???????????????????????????????????????????????仯????????С??3?????3.5 m???????????????????????????????????????? 相似文献
84.
Liao Jianzu Xu Jie Yuan Xiangcheng Liang Yuxian Guo Yajuan Zhou Weihua Huang Hui Liu Sheng Long Aimin 《Ocean Science Journal》2019,54(4):581-593
Ocean Science Journal - The effects of a simulate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i.e., increase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相似文献
85.
86.
87.
鲁西南某2300MW坑口电厂地基位于黄河冲积地层中,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基强度不能满足电厂重要建(构)筑物的要求。根据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中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进行地基处理。本文以鲁西南某2300MW坑口电厂桩基检测工程为实例,首先采用低应变法对桩身质量进行了检测,然后采用高应变试验和静载试验2种方法确定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并对这2种方法的优点、缺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结论:(1)采用高应变CAPWAP法拟合后的试验结果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选取合适的桩、土参数模型使高应变试验的结果准确可靠,是切实可行的。(2)在现场条件不允许开展静载试验时,高应变试验可作为静载试验的补充手段对桩基进行检测。(3)当能够获得可靠的高应变试验结果(与静载试验基本吻合)时,可以通过严谨计算对规范法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节约成本,但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88.
在详细野外剖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沉积序列等的系统观察研究,发现济源盆地下侏罗统鞍腰组重力流沉积由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构成。滑塌沉积以砂岩和泥岩的混杂、岩层的滑动变形以及泥岩呈碎块被卷入砂岩层中为特征;砂质碎屑流沉积常呈厚层块状,颗粒分选和磨圆较差,杂基较多,可见漂浮于层内的石灰岩砾石;常见的浊流沉积分为2种类型: 具有明显正粒序结构的浊流沉积和砂泥岩薄互层的浊流沉积,可用鲍马序列来描述。鞍腰组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3个沉积序列: 序列A记录了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深湖沉积的转换过程;序列B表现为砂质碎屑流与浊流沉积的叠覆;序列C由浊流及湖泊沉积构成,并经历了由序列A→序列B→序列C的沉积演化过程。重力流的形成受秦岭造山带于早侏罗世沿三门峡—鲁山—舞阳断裂发生逆冲推覆作用的控制,其沉积演化指示了秦岭造山带造山作用由强到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冬季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12月在北黄海走航连续观测所得pCO2 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该海域pCO2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冬季北黄海表层海水pCO2测值在203~683 μatm之间,平均值为408 μatm.辽南沿岸流及其影响区域是大气CO2汇区;山东半岛以北沿岸,122°E以西受渤海环流输送,黄河悬浮颗粒物影响的高浑浊度区域是大气CO2的一个强源区(最高值达到683 μatm);而占据北黄海大部的黄海混合水以及北黄海整体上是大气CO2的弱源.冬季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主要受控于海水温度、碳酸盐体系平衡和生物活动,即温度越高pCO2越高、DIC 越高pCO2越高、叶绿素含量越高pCO2越低.其中辽南沿岸流及其影响区域生物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山东半岛以北沿岸的高浑浊度区域水体性质具有特殊性,较高的 pCO2受控于高的DIC浓度以及陆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Chunhui Tao Sheng Chen Edward T. Baker Huaiming Li Jin Liang Shili Liao Yongshun John Chen Xianming Deng Guoyin Zhang Chunhua Gu Jialin Wu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2017,38(1-2):3-16
Seafloor hydrothermal polymetallic sulfide deposits are a new type of resource, with great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and good prospec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urbidity,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and temperature anomalies of hydrothermal plumes from the Zouyu-1 and Zouyu-2 hydrothermal fields on the southern Mid-Atlantic Ridge. We use the known location of these vent fields and plume data collected in multiple years (2009, 2011, 2013) to demonstrate how real-time plume exploration can be used to locate active vent fields, and thus associated sulfide deposits. Turbidity anomalies can be detected 10 s of km from an active source, but the location precision is no better than a few kilometers because fine-grained particles are quasi-conservative over periods of many days. Temperature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anomalies provide location precision of a few hundred meters. Temperature anomalies are generally weak and difficult to reliably detect, except by chance encounters of a buoyant plum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is highly sensitive (nmol concentrations of reduced hydrothermal chemicals) to discharges of all temperatures and responds immediately to a plume encounter. Real-time surveys using continuous tows of turbidity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sensors offer the most efficient and precise surface ship exploration presently possi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