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77篇 |
免费 | 5815篇 |
国内免费 | 78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93篇 |
大气科学 | 6804篇 |
地球物理 | 8128篇 |
地质学 | 16016篇 |
海洋学 | 3913篇 |
天文学 | 1382篇 |
综合类 | 3613篇 |
自然地理 | 42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5篇 |
2023年 | 571篇 |
2022年 | 1480篇 |
2021年 | 1753篇 |
2020年 | 1391篇 |
2019年 | 1653篇 |
2018年 | 1794篇 |
2017年 | 1644篇 |
2016年 | 1929篇 |
2015年 | 1678篇 |
2014年 | 2064篇 |
2013年 | 1922篇 |
2012年 | 1868篇 |
2011年 | 1946篇 |
2010年 | 2059篇 |
2009年 | 1920篇 |
2008年 | 1787篇 |
2007年 | 1682篇 |
2006年 | 1311篇 |
2005年 | 1240篇 |
2004年 | 941篇 |
2003年 | 945篇 |
2002年 | 905篇 |
2001年 | 940篇 |
2000年 | 1082篇 |
1999年 | 1480篇 |
1998年 | 1186篇 |
1997年 | 1124篇 |
1996年 | 1038篇 |
1995年 | 908篇 |
1994年 | 787篇 |
1993年 | 712篇 |
1992年 | 563篇 |
1991年 | 450篇 |
1990年 | 330篇 |
1989年 | 310篇 |
1988年 | 270篇 |
1987年 | 150篇 |
1986年 | 143篇 |
1985年 | 95篇 |
1984年 | 99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58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34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3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沉积物的地震及古地震效应*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古地震是依据地层中保留的沉积物变形记录而确定的。系统归纳总结地震诱发沉积物变形将为古地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野外调查辨认这些记录。作者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供讨论与补充修正的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分类的方案。变形的成因机制是分类的基础。这些特殊沉积物变形主要与地震有关,但其中一些变形往往也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确定地震成因变形必须详尽研究相关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 相似文献
993.
994.
羌塘东部治多县索加南一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东特提斯构造域,处于金沙江缝合带与龙木错-澜沧江缝合带之间的昌都地块中部,广泛分布以海相为主的晚三叠世地层.其中的甲丕拉组火山岩主要由碱性玄武岩、粗面安山岩组成的一套中基性岩石,岩石化学表现为表现为低TiO2(<1%),高Al,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εNo(t)变化在-2.2~-2.4之间,εSr(t)变化在42.6~53.4之间,表现为弧火山岩特征.据此认为该火山岩是拉竹龙-金沙江洋盆(或甘孜-理塘洋)向南消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对古、中、新特提斯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岩相古地理图。认为油气分布在盆地类型上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等沉积—构造环境相关,其成烃物质的沉积-构造环境多位于古赤道与45°古纬度之间。提出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指出了亚洲特提斯域南带、中带和北带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文用完全动力学程式计算了Ⅰ型超新星爆发。这些模型是依据氦或碳和氧构成星核,部分地或全部地产生瞬时完成的核燃烧。计算中将动力学方程、核统计平衡、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等物理过程联合起来求解。重点比较了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影响,现不能作出完全肯定的结论。计算结果列在表1、表2和图2—6中。 相似文献
998.
我们利用北京天文台太阳磁场望远镜在1983年投入试观测期间取得的资料,对该年6月份的一群黑子的磁场以及耀斑作了综合分析,得到一些结论。以光球纵场为边界条件,计算了常α无力场。根据挤压无力场耀斑模式,我们认为耀斑爆发的能量,来自异极性黑子的相互靠近。磁中性线的扭曲程度,反映了无力场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9.
Xiaojing Gan Yinting Cai Chiyeung Choi Zhijun Ma Jiakuan Chen Bo Li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9,83(2):211-218
Invasive smooth cordgrass (Spartina alterniflora, hereafter Spartina) has been expanding rapidly in the estuarine wetlands at Chongming Dongtan (East China) at the expense of native sea-bulrush (Scirpus mariqueter, hereafter Scirpus) and common reed (Phragmites australis, hereafter Phragmite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Spartina invasion on bird diversity, we compared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birds in habitats created by Spartina, Phragmites, Spartina mixed with Phragmites, Scirpus, and the bare intertidal zone at Chongming Dongtan in spring 2008. Most birds were recorded in the native habitats, with songbirds and breeding birds being most abundant in the Phragmites habitats, and waterbirds and migrants being most abundant in the Scirpus habitats and bare intertidal zone. Both species number and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birds were lower in the exotic Spartina habitats than in the other four habitats. Although some songbirds and breeding birds used the Spartina-invaded habitats, and even preferred Spartina-invaded habitats to Scirpus habitats and bare intertidal zone, their densities were lower in the Spartina-invaded habitats than in the native Phragmites habitats. This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dense Spartina stands restricting bird movement and providing insufficient useable food for most birds. We conclude that the spread of exotic Spartina has negative impacts on local bird communities. Because Chongming Dongtan is an important stopover site for energy replenishment of shorebirds in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urgent measures are needed to control further spread of Spartina and to restore the native habitats for birds. 相似文献
1000.
兴地断裂发生在中元古代末期,使中元古巨厚的沉积岩发生了强烈褶皱和隆起,并伴有大量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在兴地断裂形成的同时,发生了第一期构造变形,其特点以韧性变形为主,由三个变形幕构成,形成了本区主要构造骨架;晚元古代本区进入晋宁期发展阶段,团结的塔里木地台基底局部裂开,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断陷盆地,发生了第二期变形,形成以塑性变形为主的板劈理和千枚理为其特征。该期变形结束了塔里木基底发展,进入了稳定盖层沉积发展阶段;进入早古生代,兴地断裂控制了该时期的沉积作用,之后发生第三期变形,以脆性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碎裂岩和脆性变形组构,使兴地断裂形成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宽的破碎带,从而改造了早期的糜棱岩;至中、新生代,兴地断裂再次活动,形成断裂两侧南升北降的扭动形迹。通过对兴地断裂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该断裂具有线性特征明显,活动时间漫长,构造变形复杂,是塔里木盆地北缘规模巨大的复活大断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