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88篇 |
免费 | 6432篇 |
国内免费 | 87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66篇 |
大气科学 | 7216篇 |
地球物理 | 8831篇 |
地质学 | 17595篇 |
海洋学 | 4398篇 |
天文学 | 1442篇 |
综合类 | 3813篇 |
自然地理 | 45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2篇 |
2023年 | 680篇 |
2022年 | 1725篇 |
2021年 | 2019篇 |
2020年 | 1595篇 |
2019年 | 1902篇 |
2018年 | 2009篇 |
2017年 | 1844篇 |
2016年 | 2135篇 |
2015年 | 1851篇 |
2014年 | 2274篇 |
2013年 | 2124篇 |
2012年 | 2078篇 |
2011年 | 2172篇 |
2010年 | 2276篇 |
2009年 | 2115篇 |
2008年 | 1974篇 |
2007年 | 1837篇 |
2006年 | 1445篇 |
2005年 | 1339篇 |
2004年 | 1013篇 |
2003年 | 1000篇 |
2002年 | 990篇 |
2001年 | 1023篇 |
2000年 | 1125篇 |
1999年 | 1512篇 |
1998年 | 1198篇 |
1997年 | 1142篇 |
1996年 | 1045篇 |
1995年 | 923篇 |
1994年 | 792篇 |
1993年 | 726篇 |
1992年 | 578篇 |
1991年 | 458篇 |
1990年 | 341篇 |
1989年 | 318篇 |
1988年 | 275篇 |
1987年 | 152篇 |
1986年 | 147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100篇 |
1983年 | 79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59篇 |
1980年 | 43篇 |
1979年 | 36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58年 | 30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Y.-C. Li 《国际地质力学数值与分析法杂志》1999,23(3):187-215
In the technology of oil recovery, oil production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generation of a vertical conductive fracture adjacent to the well-bore. In this paper the seepage flow and isothermal deformation in both the oil formation and the fracture are studied by modelling the formation as a two-dimensional infinite poroelastic medium and the conductive fracture as a one-dimensional poroelastic material, saturated by a one-phase compressible fluid. The plane strain condition is employed. Solutions for a growing conductive fracture and a stationary conductive fracture in the infinite medium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a variational principle for the formation which can impos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fracture. Infinite elements are used outside the finite element domain.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jection rate, the applied pressure and the crack mouth opening displacement at the well-bore oscillate during the propagation of the conductive fracture. The production rate of a well with the conductive fracture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well without the conductive fracture. Finally,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for the conductive fracture is presented.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功能,以广播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可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 填补我国海洋及陆地边远地区预警信息发布空白。但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存在传输速率低、冗余信息量大、长预警信息发布成功率低的问题。该文对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系统结构、协议体系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指挥机并联、预警信息编码、影响区域识别、联合补包等方法,解决了北斗卫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设计了预警信息网络发布协议、预警信息北斗发布协议和预警信息北斗传输协议,并开发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3.
提高信息的共享与服务水平是一个国家迈向信息社会与服务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并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在对国外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的体会和意见。 相似文献
94.
生物气CO2还原途径中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历史中,CO2/H2还原产甲烷作用对生物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主要为CO2/H2还原型生物气。笔者以CO2/H2还原生气理论为指导,进行不同初始碳同位素值和不同赋存状态碳源的生物模拟实验,研究CO2/H2还原产气过程中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δ13CH4值与底物的δ13C值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反应母质过量的情况下,碳源的赋存状态可以影响产物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以游离形式CO2还原产生的甲烷δ13C值,相对于以HCO3-、CO23-离子形式产生的甲烷δ13C值轻。通过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田实例分析,探讨了该区生物气的主要底物CO2的来源及赋存状态,对评价盆地生物气资源和有利勘探区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STUDY 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URBAN LAND PRICE DISTRIBUTION IN CHANG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Zhong-gang LI Man-chun SUN Yan MA Wen-bo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2006,16(2):160-164
1INTRODUCTION The level and periodic changes of land price are interest- ing subjects for the governors, investors, researchers and grass-roots. Currently, the higher land price in China has become the focus among the people, from central go- vernment tocommon citizens,especially in theChang- 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around Shanghai City. So that studyingthisproblem have both an academic and practicalmeaning. One characteristic ofland is fixed location (the others are high cost… 相似文献
96.
1 INTRODUCTION δ13C in organic matters from lacustrine sedi- ments varies with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aquatic plants, vegetation type in the catchment, atmos- 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climat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ater, … 相似文献
97.
基于SilverLight和REST的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GIS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架构方法和实现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传统WebGIS开发复杂度高、交互体验性贫乏、运行效率低等不足,在对RIA/SilverLight和REST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以整体结构模块化,开发行为统一化,代码可复用及经验可复用的指导思路下,提出由空间数据服务器(数据访问层DAL)、GIS服务和Web服务服务器(业务逻辑层BLL)及部署有SilverLight插件的浏览器(表现层UI)组成的3层架构式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并阐述了数据层中空间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步骤以及优化经验,分析了业务逻辑层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为提高系统开发效率使用MVVM(Model-View-View Model,模型-视图-视图模型)设计模式,将表现层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和后台逻辑两部分,并描述了用户熟悉的Office Ribbon设计样式的开发方法,说明了后台逻辑架构组件各自功能及通讯路径。最后,为验证此框架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开发效率、丰富用户体验和改善系统运行性能表现等优势,利用SilverLight(C#)实现了应用实例——LightGIS。系统开发和运行实验表明,该框架能够很好地达成以下目的:(1)实现优美的用户操作界面和丰富的互操作性体验;(2)提供平滑、流畅的地图服务和高响应性空间分析;(3)具备优秀的系统可扩展潜力和可配置性。 相似文献
98.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大地测量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者方面的异同,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大地测量(含GPS)的必要补充,介绍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台网观测技术,以及它在我国10多次中强震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滦家河花岗岩体是胶东金矿区内的重要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滦家河花岗岩形成于149±2 Ma,属晚侏罗世。滦家河花岗岩Si O2的含量为64.58%~72.05%,相对较高;A/CNK值为0.98~1.2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滦家河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极度亏损,轻微正铕异常。岩石的Nb/La和Nd/Th比值显示壳源花岗岩的特征,Rb/Sr比值暗示可能有部分幔源物质混入。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侏罗纪开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引发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滦家河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0.
以随机函数理论为基础,采用相控-多参数协同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实现气藏精细三维表征。首先,以钻井和岩芯资料为基础构建储层构造模型;然后,以小层界面为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结构模型;接着,在沉积相、地质条件的约束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法来建立砂体骨架模型;随后,在砂体骨架模型内进行优势相计算,形成最终有效砂体骨架模型;最后,以有效砂体骨架模型为约束,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将物性参数变量与微相分布结合的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分布模型,以及采用地质分析类比、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优选最佳模型是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所建地质模型精确细致地表征了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构造格架及储层、流体三维分布,反映了辫状水道复合连片,东北向展布,储层物性受相控较明显,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