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25篇 |
免费 | 8383篇 |
国内免费 | 135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67篇 |
大气科学 | 5432篇 |
地球物理 | 7002篇 |
地质学 | 22985篇 |
海洋学 | 7072篇 |
天文学 | 524篇 |
综合类 | 2829篇 |
自然地理 | 50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3篇 |
2023年 | 1236篇 |
2022年 | 2329篇 |
2021年 | 2808篇 |
2020年 | 2214篇 |
2019年 | 2639篇 |
2018年 | 2308篇 |
2017年 | 2096篇 |
2016年 | 2332篇 |
2015年 | 2501篇 |
2014年 | 2442篇 |
2013年 | 2906篇 |
2012年 | 3130篇 |
2011年 | 3208篇 |
2010年 | 3181篇 |
2009年 | 2984篇 |
2008年 | 2925篇 |
2007年 | 2720篇 |
2006年 | 2677篇 |
2005年 | 2216篇 |
2004年 | 1488篇 |
2003年 | 1179篇 |
2002年 | 1081篇 |
2001年 | 1010篇 |
2000年 | 861篇 |
1999年 | 471篇 |
1998年 | 191篇 |
1997年 | 165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4篇 |
1979年 | 22篇 |
1974年 | 15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5篇 |
1963年 | 14篇 |
1957年 | 17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Energy distributions of the large-scale horizontal currents caused by wind in the baroclinic ocea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OU Lei TIAN Jiwei & WANG Dongxiao . Physical Oceanography Laborator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China .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al Dynamics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dong China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5,48(12):2267-2275
Wind is the main energy source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internal waves and the ocean mixing. Wunsch[1] estimated that about 1 TW (1 TW = 1012 W) energy was transported into the ocean from the winds by us-ing the altimeter data. Watanabe et al.[2] numerically calculated that the mixing processes obtained 0.7 TW energy from the global wind, which afforded most of the energy needed by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MOC).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Norther… 相似文献
62.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63.
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龙源坝岩体是南岭花岗岩体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岭东段,研究程度十分薄弱,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的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龙源坝岩体是一个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主体形成于印支期,尤其是印支早期。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41.0±5.9Ma和241.0±1.3Ma(两个样品),印支晚期花岗岩为210.9±3.8Ma,燕山期正长岩为149.4±1.2Ma。龙源坝岩体在时代和成因上不同于其东侧的陂头岩体,但相同于北侧的诸广山岩体有亲缘关系,因此在探讨该区的铀成矿前景时,应把诸广山与龙源坝两岩体整合起来考虑,并加强对龙源坝岩体的铀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4.
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孢粉化石采自辽宁省北部秀水盆地的秀D1井,分析、鉴定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秀D1井井深62.1~1089.7m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井深703.85~1089.7m)以Osmundacidites-Klukisporites-Podocarpid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堤塘期(Tithonian),中部孢粉组合(井深381.5~699.3m)以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Berriassian),上部孢粉组合(井深62.1~339m)以Cicatricosisporites-Impardecispora-Pinus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秀D1井钻遇地层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在区域上可以与冀北地区大北沟组,辽宁西部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松辽盆地东南缘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所产的孢粉组合对比。含孢粉组合地层时代的确定解决了井柱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区域地层的对比关系,同时为区域地层古生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5.
欧氏聚类算法是多元统计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应用于测绘领域中点云数据的分割。本文首先计算点云数据中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将距离小于指定阈值作为分为一类的判定准则;然后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的类间距大于指定阈值,完成欧氏聚类分割。具体步骤为:①利用Octree法建立点云数据拓扑组织结构;②对每个点进行k近邻搜索,计算该点与k个邻近点之间的欧氏距离,最小归为一类;③设置一定的阈值,对步骤②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大于指定阈值。试验证明,欧氏聚类算法对不同测量技术手段获取的点云数据均具有适用性,可以成功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分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67.
68.
Sara Khoshnevisan Lei Wang C. Hsein Juang 《Geo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Risk for Engineered Systems and Geohazards》2017,11(1):90-102
ABSTRACTThe robust geotechnical design (RGD) approach which involves optimization to obtain a design that is safe, cost-efficient, and robust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ies, can be computationally challenging for complex geotechnical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the RGD approach has become practical by introducing a response surface as a surrogate to finite element- or finite difference-based computer code that is used for analyzing the system, and developing a fast algorithm for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a real-world supported excavation project is designed using this modified RGD approach and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one designed by a local expert. 相似文献
69.
70.
多变量分位数回归构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栖息地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300m水层加权平均水温、50~150m水层的温差和氧差及其交互变量为影响因子,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寻找出环境变量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钓获率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计算出栖息地指数(HSI),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各月HSI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HR)依加权平均水温(x)、温差(y)、氧差(z)与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为HR0.70=-15.596+2.124x-0.003x3+0.033xyz-0.036y2z+0.107yz2-0.337z3;HSI空间分布为:16°S—10°N印度洋海域HSI高于0.7,HSI>0.8的海域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马达加斯加外海至100°E、16°S—26°S海域常年存在一片HSI<0.4的区域,26°S—40°S海域的HSI介于0.4~0.5,40°S以南海域HSI<0.4,东非外海季节性地出现一片HSI<0.6的海域。利用多个环境变量的栖息地指数模型来预测分析大洋金枪鱼资源分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