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2005年度,在《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及评价》项目的陆相第三系盆地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尼玛县城关(折章)东约90~100km、老尼玛区(现名为措罗镇)南约10~12km处,发现了许多含有沥青脉的坡积、洪积砂砾岩转石。经进一步追索还证实,该区北侧出露有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下段地层相当的灰色、灰绿色、黄灰色泥页岩夹薄板状含灰质泥岩和泥灰岩夹层的地层。在这套地层的灰色泥岩节理面上发育有许多沥青薄膜。尼玛地区第三系地层的发育证实了该区依然发育有新生界的沉积盆地,油气显示在该区的发现则证实了该区发育有含油气盆地。从而突破了在青藏高原上陆相第三系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被局限在伦坡拉盆地中东部概念的束缚,扩大了第三系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的领域和前景。  相似文献   
52.
地球化学填图与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学锦  刘大文 《地质论评》2006,52(6):721-732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地球化学填图的目的与做法并不相同,西方的地球化学填图是由研究机构开展的,使用等离子焰光量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进行多元素分析,目的是取得多种元素在地球表层分布的基础性资料。地球化学勘查则由矿业公司主要分析少量成矿元素,目的是为了找矿。而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却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地球化学填图取得的资料既有学术价值又对矿产勘查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本文详细讨论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地球化学填图与地球化学勘查的思路、方法与技术的演变,并瞻望了地球化学填图在21世纪的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3.
成矿区带深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力军  徐刚峰 《地质学报》2006,80(10):1549-1552
目前我国大部地区的区域地质、物探和化探测量工作业已完成,确定出数十个成矿远景区带,成矿区带内进一步找矿工作,尤其是深部找矿工作一直是急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危机矿山找矿问题早已提到议事日程,危机矿山大多处于成矿远景区带内,所以成矿区带找矿也是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一个组成部分。物化探一直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产资源的主要手段,如何把物化探方法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到找矿工作中是急需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此问题,文中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4.
IntroductionAteighttotwelveo′clockonJanuary10,1998,thereoccuredastrongearthquakeofMS=6.2atZhangbeiCountyinthenorthwesternpar...  相似文献   
55.
试论残留型盆地研究思路和油气勘探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残留型地具有抬升剥蚀剧烈,原形盆地难以恢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建造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复杂,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复杂等特点,但是残留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依据残留型盆地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提出应全面,发展地认识盆地,静动结合地研究盆地,运用先进而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评价盆地,按照勘探程序勘探盆地,在研究工作上应以分地及其邻区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区域地质研究一石油地质研究-综  相似文献   
56.
腾冲——勐海共轭地震构造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地震和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腾冲一勐海地区地震破裂特征,结果认为:本区存在长400km,宽45km的地震构造带,它是由一条长400km,宽25km的NNW向右旋剪切带为主干和几条NE-NEE向左旋走滑断裂变切而成的共轭地震构造带.带内地震具有线性排列和统一的周期性活动.  相似文献   
57.
华北平原沉降地区重力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北平原沉降带相对于西部太行山区,近几年观测到的重力值相对1989年同期呈上升状态、其中某些地区累计上升量相当大,比如,沧州地区达143×10~(-8)m/s~2,任丘地区103×10~(-8)m/s~2,巨鹿—南宫为(89—103)×10~(-8)m/s~2.对某些地区的重力变化量进行地下水下降量和地面沉降量校正,其校正量可达到变化量的1/3—1/2.校正后的重力值变化幅度减小,但有些异常依然存在.这种较大的剩余变化量,可能含有两个因素:其一可能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的继承性下降及某些地区构造断裂活动有关;其二可能是实际地面沉降量比推测的沉降量大.  相似文献   
58.
文中报道了在北京延庆杨户庄剖面,发现的第四纪有孔虫与海相介形虫化石。该化石产地以化石层位稳定、分布面积较广、化石丰富及地质时代较明确为特点。至于化石是否是“海侵”或“海泛”的产物?,或是由“生物传布的空中通道”而来,还是为“湖盆内盐度增高的水介质中生存的特殊生物相”?都正在研究与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59.
铅锰钛铁矿呈不规则粒状、片状产于内蒙古的花岗斑岩中。本文对该矿物作了电子探针分析,计算出其化学式并简化为(Pb,Na,K)(Ti,Fe,Zn,Mn)_(21)O_(38)。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它是三方晶系,空间群R3,晶胞参数a=10.378(13)A,c=20.809(15)A,Z=3。  相似文献   
60.
卢功一  徐鹏彪 《地质论评》1993,39(6):548-556
笔者等在海南岛兰洋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炭系孢子,计38属64种。其中,产于青天峡组上部的孢子组合,与G.Clayton等人所建立的“PU“带相当,属韦宪期早期。产于石岭组下部的孢子组合,则具有韦宪期中晚期的色彩。这些孢子的发现,为该区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探讨海南岛大地构造的某些问题。作者依据孢子组合及其伴生的植物化石,对石炭纪广东大陆与海南岛分属两个地体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