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6篇 |
免费 | 507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1篇 |
大气科学 | 132篇 |
地球物理 | 207篇 |
地质学 | 604篇 |
海洋学 | 243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01篇 |
自然地理 | 2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于 2 0 0 0年 8月 3~ 4日在大兴县组织召开了“大兴县、马驹桥镇、香河县、庞各庄镇 4个图幅 1∶5万区域地质及资源环境调查”野外工作验收会。会议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进行了野外考察。该项目是北京市地质矿产局承担的“九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参加验收的单位有北京市地质勘查开发局、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项目办公室、大兴县计划委员会及大兴县水利局等 ,共 30人。依据… 相似文献
33.
34.
35.
内蒙古白云鄂博南东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地震滑塌岩块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笔者等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东南约25km处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一个厚30余米、呈北西向延伸的滑塌岩块。滑塌岩块的岩性主要为薄层黄灰色微晶灰岩与青灰色泥质微晶灰岩互层,单层厚多为1~2cm。风化面上可见青灰色泥质灰岩层抗风化能力较强,呈突出状。青灰色薄层泥灰岩在宏观上即见大量层间破碎,几乎层层都被小的同生断裂错开,有的薄层被分割成叠瓦状的碎块,有的被邻层的泥质贯入而分割成一个个竹节状块体(即布丁构造)。同生小断裂和布丁构造为同沉积期的地震造成,因此,发育同沉积布丁构造的薄层微晶灰岩可以看作是典型的震积岩。整个岩块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变形,且变形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弱。岩层在下部强烈褶皱,向上规模和强度都逐渐变小,直到变为未变形的平直岩层,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褶皱是岩块受地震影响而整体滑塌过程中的变形记录。震积岩和滑塌褶皱都揭示了盆地边界的拉张背景,同时指示盆地自南东向北西水体变深的地貌格局。这一发现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的早期就已有地震事件发生,与已知的腮四组震积岩和腮五组微晶丘一起,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时期,本地先后至少有两个阶段处于不稳定的地震活跃阶段。腮林忽洞群可能相当于白云鄂博群的下部,后者中产著名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成矿的同位素年龄值有2.1~0.4Ga多种不同的结果,但多位微体古生物学者均认为是震旦纪至奥陶纪,且在腮林忽洞群中还发现了三叶虫碎片,故作者等在本文取信腮林忽洞群为寒武纪~奥陶纪。在腮林忽洞群顶部产有厚近百米的微晶丘,与白云鄂博矿区的赋矿白云岩相当,可能均是热水沉积形成。所以,本文对于认识白云鄂博地区腮林忽洞群沉积时(寒武纪-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性质及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RINEX HO???????GPS?????λ?????е???(?????????)????????????????????GPS???????е??????????(ΔIH)p,qi,g??????????(ΔIH)p,qi,g????γ?????????????????????????????????????????????????????£???Bernese 5.0???????????????????????????????δ???и????????????????????л????????????????????????????????ΔbH???????????ΔbH???????С????????????????????Δ??b??H??????????????????????????????????????????ε??С??ΔbH????????? 相似文献
37.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CYP2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及Smart?TM 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CYP2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662bp,编码一个由49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理论等电点为6.348,分子量大小为56.68kD。氨基酸序列中含有CYP基因家族所特有的K螺旋保守序列(ExxR)和血红素结合区(FxxGxxxCxG)。经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岸蟹(Carcinus maenas)的同源性最高,达到7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YP2基因在肝胰腺、鳃、肌肉、血淋巴、心脏和眼柄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肌肉注射磺胺嘧啶后,三疣梭子蟹高、中、低三剂量组CYP2基因表达较对照组都有上调,并具有时间差异性,低剂量组表达量逐渐降低,趋于对照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6h后同一时间点,均是高剂量组表达最高,低剂量组最低。表明磺胺嘧啶可诱导三疣梭子蟹CYP2基因,CYP2基因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的药物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38.
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土地利用能够通过改变一系列的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影响土壤侵蚀,尺度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坡面尺度、小流域/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综述了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其中,在坡面尺度上,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应尺度上的模型有USLE/RUSLE、WEPP等;在小流域/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关的模型有LISEM、AGNPS、EUROSEM和SEDEM等;在区域尺度上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尺度上推和宏观因子评价的方法进行。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研究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关注多尺度综合与尺度转换、土地利用政策效应、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壤流失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9.
40.
主体功能区情景下的土地系统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要求对国土实施相对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以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为研究案例,以CLUE-S模型模拟了两种情景下的未来土地系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实施任何空间管制措施的情景下,耕地对草地的蚕食将延续,生态功能持续降低;而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情景下,居民地将大幅度扩展,且主要占用盐碱地,同时保持了耕地和生态用地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国土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