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6篇
  免费   1308篇
  国内免费   2047篇
测绘学   1040篇
大气科学   803篇
地球物理   870篇
地质学   4118篇
海洋学   762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81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通过对小秦岭金矿田中陈耳金矿床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果, 显示本区主要存在2期成矿及叠加成矿作用:早期印支期形成蚀变糜棱岩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晚期燕山期形成石英脉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2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控矿构造的方向性质、围岩蚀变、流体包裹体特征均有较大差异, 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但不完全重叠, 叠加成矿作用使矿体进一步富集。指出本区金矿具有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特征, 在东西、南北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找金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92.
基于中国大陆东南部的构造—成矿背景及区域矿产分布地质特征,参考华东片区全国Ⅲ级成矿单元划分方案,进一步划分出28个Ⅳ级成矿单元,并论述了其中8个Ⅲ级成矿单元及19个Ⅳ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3.
中央气象台实时业务中的数据支持是完成全国灾害性天气监视预报的核心支撑,每天使用的实时数据更新量大于500G,其中大量数据需要不间断使用,因此实时数据备份及在异常情况下的及时恢复对中央气象台的实时业务保障显得十分重要。中央气象台在业务中使用的操作系统种类较多,文件存取使用方式及各类数据权限各不相同,通过研发与实践提出基于Rsync同步数据传输机制的数据备份方案,并在实际使用中逐步优化,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数据及操作系统实行不同的备份策略,在实际业务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的MR T1WI定量灌注参数伪彩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女性手术前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基于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的数据资料,通过灌注软件获得五种灌注伪彩图,分别为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选取病变的中央(1个)边缘(2个)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1个)为感兴趣区域,测得其各种灌注参数值,并研究探讨导管源性乳腺癌的灌注特点。结果:16例女性患者经病理学证实为1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癌。16个病灶中13例呈非肿块样强化,其中线状/导管样强化7例,斑片样强化5例,斑点状强化1例,另有3例为肿块样强化。16例患者TIC曲线均显示为Ⅱ型。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五种灌注参数图的阳性发现分别为13个、10个、9个、15个、16个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1.25%、62.50%、56.25%、93.75%、100%。对各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导管源性乳腺癌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之间各参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除TTP图参数外,病灶周边及病变中心各组参数值对比在统计学上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13例浸润性导管癌及3例导管内癌两种疾病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的T1WI定量灌注参数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检出率高,可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95.
以南岭成矿带1∶50万地质数据库、物化探数据为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与推断,编制相关成果图件。以GIS为平台、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元信息成矿耦合分析与异常提取,优选找矿要素有利区间并构建了13个有效证据层,基于Morpas、Arc-wofe证据权模型开展了成矿定量预测与评价。以0.024、0.078和0.098为后验概率临界值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一级远景区41个、二级远景区70个和三级远景区85个,为该区找矿工作部署及资源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6.
分布在凯里-怀化-溆铺-双峰-衡阳-萍乡一线以南,叠覆于武陵运动界面之上的陆缘斜坡-盆地相沉积被称为高涧群或下江群,被认为属板溪群的同期异相沉积。但迄今为止却还没有直接在高涧群底部获得可靠的年龄数据,以致二者的时限及对应关系难以确认。本文通过高涧群石桥铺组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的采样分析,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828.8±9.6 Ma,与相当层位的湖北花山群底部的层状玄武岩SHRIMP U-Pb年龄824±9 Ma基本一致。因此,推断扬子东南缘沉积盆地从武陵造山运动结束至裂谷作用启动这一转换过程的时间点可能在830Ma左右。这一认识为扬子东南缘裂谷盆地演化与充填序列由南东向北西形成依次超覆的“楔状地层”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约束性证据。  相似文献   
197.
安徽怀宁泉涧冲银多金属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黄梅-怀宁成矿区,区内董岭背斜核部洪镇岩体侵入形成“底辟侵入-伸展-层滑构造”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与构造和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普遍发育。通过对本矿区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认为炭硅质板岩与碳酸盐岩界面是有利的成矿部位,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含矿热液,北东向滑脱构造是本区主要的导矿、赋矿构造,特殊的构造部位是银多金属矿重要的赋存场所。  相似文献   
198.
昌宁-孟连结合带牛井山地区发育以构造岩片和透镜体形式产出的斜长角闪岩,其对于认识和恢复昌宁-孟连结合带特提斯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CL图像揭示斜长角闪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72±1.2 Ma(MSWD=1.1,n=21),代表斜长角闪岩原岩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SiO2含量为51.83%~52.6%,全碱(Na2O+K2O)含量为3.33%~4.16%,Na2O/K2O比值为5.8~19.8,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恢复研究揭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272±1.2 Ma的N-MORB型辉长岩。斜长角闪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i值为0.282906~0.282956,对应的εHft)为10.7~12.5;单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1为416~499 Ma (平均值为466Ma),明显老于原岩结晶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Hf模式年龄揭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在272 Ma时具有一个长期亏损的地幔,地幔年龄为早古生代416~499 Ma。结合该带存在早古生代洋壳残余及洋壳俯冲成因埃达克岩的事实,我们认为昌宁-孟连带是一个连续演化的原-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272 Ma时还存在洋中脊扩张并产生具有N-MORB性质的洋壳。  相似文献   
199.
致密油储层核磁共振测井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西部某盆地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差,而核磁共振测井T2谱宽,其复杂的核磁测井响应认识不清,且响应机理也不明确.本文基于致密油储层的特性,通过对三组岩样不同系列的实验测量,包括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曲线、X衍射矿物分析和润湿性实验,主要研究了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对T2谱的影响和由润湿性引起的T2弛豫机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明确了致密油岩石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孔隙流体的弛豫机制.综合分析认为,所述的核磁测井响应特征是由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水的T2信号主要取决于表面弛豫,低表面弛豫率的碳酸盐岩矿物导致水的T2信号的长弛豫分量增多;二是由于岩石亲油孔隙表面的存在且其弛豫率低于亲水孔隙表面的弛豫率,使得油的T2信号由表面弛豫和体弛豫贡献.  相似文献   
200.
罗小杰  罗程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1054-1059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条件和机理,在罗小杰关于土体塌陷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泥流型地面塌陷地质现象、地质模型、物理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式。根据软弱土在塌陷中的运动学响应特征及其周围土体变形表现,建立了泥流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模型。由于软弱土具有高含水量、高液限、低抗剪强度和可流动的特点,将其视为高黏滞性的流体,在塌陷过程中呈层流状态流动;进而概化了泥流型岩溶地面塌陷的物理模型;依据牛顿内摩擦定律及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探讨了泥流型地面塌陷的基本特征。认为泥流型地面塌陷将以一固定的速度发生,塌陷速度与岩溶通道直径的平方、软弱土的重度和天然含水量成正比,与黏性系数成反比。塌陷历时与软弱土的黏稠程度和厚度成正比,与重度和岩溶通道直径的平方正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