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6篇
  免费   2738篇
  国内免费   4079篇
测绘学   1927篇
大气科学   1940篇
地球物理   2075篇
地质学   7527篇
海洋学   1725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1079篇
自然地理   163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698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798篇
  2017年   762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966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1016篇
  2010年   1057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旅游解说的起源、原理、内涵、框架、功能、受众类型、解说方式、解说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综合了国内旅游研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寻找出国内解说研究与国外解说研究的差距,借此推动国内的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2.
罗丹  张宏  泽柏 《山地学报》2006,24(B10):275-281
生物量是重要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物质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寒草甸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是高寒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回顾了高寒草甸生物量的研究成果。高寒草甸生物量呈典型的金字塔式垂直分布格局,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10cm的冠层,地下生物量也集中分布于0—10cm的土层内。增温和多雨会降低生物量,叶面积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成正相关关系,氮素的增加有助于植被生物量的增长,而放牧率与生物量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规模的人居环境建设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了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征,并归纳了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4.
陈志强  杨伟曹蕾 《福建地理》2006,21(2):95-97,123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根据福福州市1988年的TM影像和2001年ASTER影像,在NDVI和分形几何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求取两个时期植被斑块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植被景观整体分形维数上升,说明植被斑块空间形态趋向复杂化,稳定性降低,其空间格局变化表现出2种基本规律:一是破碎化,孔隙化,主要发生在城区内部,二是空间萎缩,主要表现在城市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35.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的资料研究了该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6方面的作用。双储集层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演化过程经历了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和第二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36.
1 Introduction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ki-netics mechanism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are thekey subjects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Ma Zongjin andGao Xianglin, 2004) and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Qia…  相似文献   
137.
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密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精密确定的方法,并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5 213个高精度实测重力值、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深圳市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度分别为±1.560 mGal和±4.442 mGal.1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成果已应用于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8.
介绍了国内外卫星应用的现状、社会需求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提出了对我校设置卫星应用专业及其定位的若干建议,说明了设置该专业的必要性、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9.
GIS是LBS的位置定位、导航及地图表达的基础技术支撑。针对LBS的固定服务端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需求,提出了平台GIS与移动GIS的概念;针对移动GIS,提出了嵌入式、软件插件组合技术,确定了无线下载的事件表结构;将此用于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设计,实现了LBS的数据与业务分离、实时信息的自动交互、移动终端的位置确定与表达。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南海北部的ODP 1148站岩芯600 mcd以上(约30 Ma以来)的沉积物中自生富集Mn、Cd和Mo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探讨了岩芯内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元素的活动特征,反演了相应沉积时期的环境演变.结果显示,岩芯387 mcd以上,自生Mn富集明显,代表氧化的环境;387~485 mcd之间,自生Cd含量明显富集,Mn含量显著降低,代表少氧的环境;485 mcd以下,Mn和Cd含量极低,自生Mo明显富集,代表缺氧的环境.随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Mo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并在缺氧界面的缺氧一方达到最大值的趋势,而Cd在少氧环境形成的固相态则可能在缺氧环境下不稳定,溶解态的Cd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并且在少氧/缺氧界面的少氧一方富集.这些过渡金属元素记录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反映出ODP 1148站所在海区的沉积环境变化:早期有较丰富的陆源输入,表层海水生产力较高,随着南海不断扩张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该海区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