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1篇
  免费   2090篇
  国内免费   3489篇
测绘学   1431篇
大气科学   1263篇
地球物理   1846篇
地质学   6260篇
海洋学   1816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798篇
自然地理   152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The Antarctic and Arctic are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they are key region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in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regarding the atmosphere in the polar region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by Chinese scientists is summarized. Prim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ar regions and global change, especially, the variations in time and space in the Antarctic and Arctic regions with respect to climate change is indicated. Operational weather forecasts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polar regions have also been established. Moreover, changes in sea ice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atmosphere of polar regions have been diagnosed and simulated.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f different underlying layers and changes in the atmospheric ozone in the polar region has also been experimented. Overall,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studies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f polar regions on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and the climate of China.  相似文献   
742.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输导体系及与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测井、钻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对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类型和油气输导体系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已发现的潜山油气藏,建立了不同油气输导体系与潜山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圈闭遮挡条件,可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等3种类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发育断裂、不整合、内幕溶蚀层和复合型输导体系等4种类型;受碳酸盐岩地层、断层活动性影响以及与油气生成时间的匹配,断裂型输导体系具有高效性和时效性的特征,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内幕油气藏;不整合型输导体系由不整合上部底砾岩和下部淋浴带组成,具有"双层"输导的特点,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潜山坡油气藏;内幕溶蚀层型输导体系由潜山内部的溶蚀孔-洞-缝系统组成,其发育程度受内部地层泥质含量控制,有利于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复合型输导体系由单一型输导体系复合形成,具有"多样式"的特点,可以形成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  相似文献   
743.
GPS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是这种新的信号形式产生的技术关键。首先介绍了BOC调制的定义及其频谱特性,然后阐述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平台的BOC调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波形。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744.
针对当前氢钟温度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思路:综合三路温度控制在一个系统中,缩小控制电路的体积,同时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可操作性。考虑到氢钟腔体自动调谐的变容二极管电压存在漂移甚至超出正常控制范围,这将直接影响氢钟频率稳定度和频率漂移率性能指标。结合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了Vdio自动补偿系统。系统硬件设计以32位ARM处理器为核心,由于处理器芯片本身是个片上系统,所以不仅功能较强,还大大简化了系统的板级设计,软件设计引入了实时操作系统内核UCOS-Ⅱ。系统软硬件相结合,能很好地实现监控任务。  相似文献   
745.
在GPS数据处理中 ,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 ;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 ,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 ;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 ;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746.
由于磁带回放的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的不匹配 ,导致由磁带导入硬盘的数据误码率很高 ,影响了送入处理机的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 ,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47.
给出一种较好的观测资料动态误差估计的方法:单圈改进法,该方法从轨道理论出发,有明确的物理背景,避免了最小二乘拟合阶数和Vondrak平滑法平滑因子不确定性,较为准确地估计了观测资料的动态误差.另外该方法能够反映观测资料的不正常的跳动,对准确地评估观测仪器的性能,进一步改进观测仪器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48.
用同步自康普顿机制(SSC)来解释1994年5月在BLLac天体Mrk421中观测到的TeVX射线爆发.认为此TevX射线爆发是由一个高能成分产生的,它具有平坦的电子能量分布,其低能段上能谱指数αe≈025.这个爆发成分独立于另一个低能成分(或宁静成分).此宁静成分具有较陡的电子能量分布,它产生宁静态的辐射能谱.大多数射电爆发表明电子能量分布有坦谱,能谱指数αe~02-04.与这个事实一起,上述结果意味着活动星系核中粒子加速的基本机制产生平坦的电子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749.
本文以极冠模型为基础,计算了脉冲星γ射线辐射光度,指出对不同的脉冲星必须考虑辐射立体角和可见辐射区对观测光度的影响.考虑了这些观测效应后,计算的光度和观测值基本符合.预言了一些可能的γ射线脉冲星,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0.
By the mapping observations simultaneously at the 12CO (J=1-0), 13CO (J=1-0), and C18O (J=1-0) lines on the area of 24’×24’ (12 pc×12 pc) of the star forming region AFGL 5157, we have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and averaged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the respective 13CO and C18O cores of this molecu- lar cloud. At the edge of the molecular cloud, the isotopic abundance ratio is X [(13CO)/(C18O)] 10, close to the ratio of a giant molecular cloud. The viral masses of the 13CO and C18O cores are less than the masses of the molecu-lar cloud cores, so the molecular cloud cores are gravitationally unstable, and the C18O molecular cloud core is more easy to collapse. The column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C18O molecular cloud core in the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directions are, respectively, 1.1 × 1023× z−0.43 and 4.6 × 1025× z−0.58, where z is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molecular cloud core. The high velocity molecular out?ow has been con?rmed from our 12CO spectra, the mass loss rate of the out?ow has been estimated, and the mass-velocity relation of the out?ow is ?tted by a power-law function of mv−1.8. The star formation rate of the 13CO molecular cloud core is as high as 23%, probably, under the in?uence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