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0篇
  免费   3276篇
  国内免费   4840篇
测绘学   2210篇
大气科学   2824篇
地球物理   3387篇
地质学   10327篇
海洋学   2958篇
天文学   805篇
综合类   1418篇
自然地理   255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105篇
  2020年   850篇
  2019年   1034篇
  2018年   1126篇
  2017年   1072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216篇
  2013年   1460篇
  2012年   1567篇
  2011年   1636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496篇
  2007年   1378篇
  2006年   1241篇
  2005年   955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6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数字工程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和综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管理科学与经济人文科学的广泛交叉学科.数字城市是数字工程的典型应用.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城市的认识误区;结合数字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数字城市的总体工程结构,提出了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02.
基于GIS的专题地图编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专题地图的种类、特点、用途及其发展演变出发,运用专题地图编制、数字制图技术以及GIS的观点与方法,并结合相关应用实例,阐述基于GIS的专题地图编制的有关思路与要求,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3.
土地利用信息动态监测是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广东省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从2004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至2008年全面建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而每一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的完成都有严格的时效性,使得生产单位对数据生产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进行考虑.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更新应用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上,是各工序进行有效衔接和保证产品最终质量的必要前提.结合工作实践,以数字高程模型DEM如何利用其他3D数据(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或旧DEM数据的更新,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从而保证产品的时效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904.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作为核心技术和主要调查方法的"3S"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GPS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能够快速及时地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  相似文献   
905.
辽西中生界义县组时代归属问题 ,争论已久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划分方案 :第一 ,隶属于侏罗纪 ;第二 ,隶属于白垩纪 ;第三 ,归属于为侏罗 -白垩纪 ,属跨纪地层。结合多年来各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采集的众多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及野外所见接触关系研究认为 :原义县组中下部层位岩性组合 ,根据其特征 ,需另建立组级岩石单位 ,应归属到上侏罗统 ,广义义县组上部层位一套岩性组合 ,需重新定义 ,时代应归属到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906.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得出不同认识的三个实例 ,说明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较常采用的正相关系数法、分布指纹对比法以及碳同位素类型曲线法存在误区与使用不当之处 ,应该提倡采用多参数、多指标的散点图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来进行油源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907.
通过对某地低品位氧化金矿采用氰熔体柱浸试验研究表明 ,氰熔体浸金的技术工艺是可行的 ,浸出率高达 92 %。工艺流程简单 ,浸出时间短 ,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8.
通过对新泰地区花岗绿岩带基本地质特征、金的初始丰度及其后生变化、花岗质岩石金含量的研究 ,探讨了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对金的活化与迁移的影响。结合对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史的分析 ,认为该区绿岩型金矿具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 ,属多源多期热液充填型成因  相似文献   
909.
以近30 年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472 篇应急避难场所相关文献为基础,首先统计发文数量时间分布和期刊分布,然后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发文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和学科方向5个方面分别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应急避难场所研究发文呈现由缓慢探索、稳步发展向高速发展的阶段;发文期刊主要为自然灾害类、紧急医学类、工程技术类;研究作者群较多,学术交流较为紧密;美国和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主要的发文机构;从关键词发现应急避难场所目标人群主要围绕灾害救援和社会弱势群体,研究视角从单一问题和事件开始向综合系统演变,研究方法从定性的方法模型转向动力机制和信息系统开发,研究内容则注重多学科交叉和微观尺度、重视案例实证和信息共享和强调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学科方向主要为工程学和公共环境与健康两个学科。在建设韧性城市的背景下,可借鉴国际经验来构建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研究体系和管理。  相似文献   
910.
“源-汇”景观格局的热岛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静  龚健  李靖业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70-1782
论文基于2017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选取城市地表温度、源汇景观密度、源汇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局部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及其效应。结果表明:① 武汉市城区热岛(urban heat island, UHI)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热岛强度大、范围广,呈“大”字型分布,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产生的UHI更显著;② 武汉市城区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在距市中心约8 km处达到峰值后沿城乡梯度逐渐下降,呈现“倒钩型”特征,这一现象与景观密度变化密切相关;③ LST与源(正向)、汇(负向)景观密度存在极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是城区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④ 相同密度的水体和绿地,水体更具有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⑤ 一般当汇-源景观面积比>0.89(汇区密度>0.47)时,局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有缓解作用,且局部汇区越集中缓解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