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9篇
  免费   3530篇
  国内免费   2227篇
测绘学   1413篇
大气科学   1168篇
地球物理   1596篇
地质学   5724篇
海洋学   1527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727篇
自然地理   1322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大批量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和钴铪铟锰铌钽铊铬镉镓锗钒锡等金属元素,主要采用三酸或四酸溶解样品.由于地质样品组分复杂,稀土等金属元素含量低,各元素性质差异大,三酸或四酸溶样经常出现易挥发元素如钒铬镉镓锡的测定结果不稳定、镧铈镨钕等稀土元素溶解不完全的问题.本文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  相似文献   
32.
鲁俊  王玲玲 《水科学进展》2009,20(2):255-260
利用标准模型κ-ε、重整群κ-ε模型和v2f三种不同的紊流模型,在同位网格系统基础上,采用了有限控制体积离散方程,数值模拟了底坎所形成紊流分离流。计算结果表明,所选用的3种模型虽大致都能模拟出底坎分离流的流动特性,如前后角涡、回流型态等,但在主涡心位置、回流长度、水头损失和流速分布等方面3种模型计算结果有所差异,其中v2f模型所计算的结果同试验和大涡模拟的结果值更趋一致。结果表明,v2f模型具有更精确模拟底坎所形成的紊流分离流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3.
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目的是查明桩的完整性,查清缺陷及其位置,以保证工程质量,不遗留事故隐患。常用的高、低应变,声波透射法三种动力测试方法在大直径灌注桩中所具有的特性及三种测试方法互为验证、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可综合评价桩身完整性。  相似文献   
34.
氟铁云母是三八面体云母类矿物新种,属铁云母的富氟类似物.利用电子探针、湿法和原子吸收分析等手段并结合穆斯堡尔谱分析的结果,按O+OH+F+Cl=12及四面体阳离子数之和为4计算的氟铁云母经验化学式为:(K0.92Na0.03Rb0.02Ba0.01)0.98(Fe1.822++Fe0.493++Al0.19Mg0.18Li0.18Ti0.08Mn0.05Zn0.02)2.99(Al1.17Si2.83)4.00O10(F1.03OH0.50O0.47)2.00.其理想化学式为:KFe32+AlSi3O10F2.使用粉晶XRD衍射仪,采用毛细管装样和超能探测器相结合收集衍射数据/图谱的微区衍射新方法收集氟铁云母的粉末衍射数据,通过构建晶体结构模型和Rietveld法晶体结构精修并收敛到Rp=2.51%,Rwp=3.19%,Rexp=2.85,X2=1.253完成晶体结构解析.矿物属于单斜晶系1M型,空间群C2/m;晶胞参数:a=0.537 05(4)nm,b=0.929 95(6)nm,c=1.017 35(6)nm;β=100.465(5)°,V=0.499 64(5)nm3;Z=2.  相似文献   
35.
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在斜坡堤上的平均越浪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在非破碎条件下的平均越浪量与波浪参数及堤参数的关系.着重考察了波浪以小角度(0°~30°)斜向入射时平均越浪量的变化情况,肯定了多向波的越浪量在这一范围内有所谓“小角度斜向增加”的现象,但否定了单向波也具有这一现象.在考察波浪的方向分布影响时发现波浪斜向入射时多向波的越浪量往往要比单向波的大.比较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适用于混凝土护面和扭工字块体护面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的平均越浪量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36.
The identification of scallop larvae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dynamics an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scallop larvae released or escaped. However, the larvae identification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mainly due to the small size (usually being less than 150 μm) and vagu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different scallop species. A simple and accurate molecular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identify four economically farmed scallop species, the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the noble scallop C. nobilis, the bay scallop Argopecten irradians and the Yesso scallop Mizuhopecten yessoensis. The tests used the high degree of species-specif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hich was specified by transferability analyses, assessed by reference individuals and evaluated by BLAST searches. The sensitivity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es-specific microsatellites were sensitive enough for the detection of 1% -2% larvae in mixed plankton samples. Larvae collected from scallop hatcheries and their effluents and from the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crosses were well identified to the species/hybrid lev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ne-step PCR-based assay was technically simple, inexpensive and robust in identification analyses, and also less sensitive to initial quality of template DNA extracted from the ethanol-preserved samples for several years.  相似文献   
37.
滹沱河流域本底状态地表水氮、磷非点源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滹沱河流域各支流源头区地表水中氮、磷浓度监测分析,得出本底状态下总氮浓度为0.223~5.631 mg/L,氨氮浓度范围为未检出~0.634 mg/L,可溶态氮浓度为0.190~5.532 mg/L,总磷浓度为0.024~0.683 mg/L,可溶态磷浓度为0.026~0.220 mg/L.本底状态下各水文期氮的非点源污染形态都以可溶态氮为主;磷的非点源污染形态枯水期以可溶态磷居多,丰水期以颗粒态磷为主.滹沱河流域本底状态下氮、磷非点源污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8.
我国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如何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西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度调整资源开发导向战略 ;科技先行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城市化进程 ;制定合理的政策 ,加强环境立法、执法等对策和建议 ,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9.
IntroductionThe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saturated soil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ivil engineering, geophysics and seismology. Biot (1956,1962) established the theory of wave propagation in saturated soil firstly, and hereafter many researchers have used Biot theory to study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saturated soil. By using integral transform and potential function method, Philippacopoulos (1988) studied the Lamb(s problem of a vertical point force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saturate…  相似文献   
40.
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缩短地区间的交通里程并节约旅行时间,改善区域间的可达性并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的增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2、1998、2004和2010年的公路交通网络数据,采用节点平均交通里程、节点平均迂回系数、节点平均旅行时间和区域平均旅行时间等空间和时间距离指标对长三角地区选定年份的交通可达性及其变化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表明:1)各县市平均交通里程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缩短,节点平均迂回系数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同县市在不同时期的改善幅度存在较大差距,2004―2010年各县市平均交通里程改善幅度最大,尤其是跨江和越海通道建设使长江和杭州湾沿岸县市的迂回度获得了较大幅度的降低;2)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各节点平均旅行时间和区域平均旅行时间均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边远地区改善幅度更大,但受交通建设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限制,可达性的改善幅度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