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7篇 |
免费 | 1810篇 |
国内免费 | 15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1篇 |
大气科学 | 1088篇 |
地球物理 | 1260篇 |
地质学 | 3412篇 |
海洋学 | 1002篇 |
天文学 | 176篇 |
综合类 | 552篇 |
自然地理 | 9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186篇 |
2022年 | 370篇 |
2021年 | 380篇 |
2020年 | 360篇 |
2019年 | 374篇 |
2018年 | 400篇 |
2017年 | 335篇 |
2016年 | 381篇 |
2015年 | 364篇 |
2014年 | 413篇 |
2013年 | 369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445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425篇 |
2008年 | 393篇 |
2007年 | 344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50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6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自稳定双拼相机影像拼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自稳定航测双拼数码相机,并详细论述其影像拼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相机检校、影像水平纠正、子影像间相对定向和虚拟影像拼接,最后对虚拟影像拼接误差进行分析。采用自稳定双拼相机进行低空摄影测量,能达到1:1 000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要求。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地形图测绘、三维建模、区域规划等实际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西乌旗新发现的米斯庙蛇绿岩,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迪彦庙SSZ型蛇绿岩带的西延米斯庙一带。大比例尺填图结果显示,米斯庙蛇绿岩呈NEE向展布,宽约5km,长约20km,蛇绿岩各单元出露较齐全,岩性主要为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暗色均质辉长岩、浅色均质辉长岩、斜长岩、枕状前弧玄武岩(fore-arc basalt,FAB)、枕状过渡熔岩和泥质硅质岩,局部见斜长花岗岩侵入于玄武岩之中,其岩性组合和岩石序列可与代表洋内初始俯冲的迪彦庙前弧蛇绿岩相对比。该米斯庙蛇绿岩岩石序列中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336.5±3Ma,与东部迪彦庙蛇绿岩的辉长岩同期。米斯庙FAB主要发育无斑结构和少斑结构,基质为球颗结构,枕状构造;枕状过渡熔岩,发育斑状结构,比FAB具有更多的斜长石斑晶。米斯庙FAB地球化学成分与大洋中脊形成的强亏损玄武岩相似,但与N-MORB相比,高场强元素(HFSE)Nb和Ta等含量略低于N-MORB,与弧拉斑玄武岩相似;与米斯庙FAB相比,米斯庙枕状过渡熔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是更加亏损Ti、HREE和HFSE,指示大洋板片的渐进性俯冲,类似于IBM前弧的演化。米斯庙蛇绿岩与迪彦庙前弧蛇绿岩均发育类似于马里亚纳前弧的FAB序列,两者延伸长度可达40km,表明在古亚洲洋东段早石炭世沿迪彦庙-米斯庙一带发育洋内初始俯冲,记录了早石炭世古亚洲洋东部洋内初始俯冲事件。 相似文献
103.
104.
1975-197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东海大陆架调查时,在底栖生物采泥取样中获得3个小单売标本;经鉴定,认为是马蹄螺总科(Trochacea)、蝾螺科(Turbinidac)、缩口螺属(Collonia)中的一个新种。标本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旅行费用法的九寨沟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并对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九寨沟2009年的游憩价值为48.90亿元;旅行费用与旅游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旅游需求函数的形式则以半对数模型为宜;采用工资率的1/3来计算时间的机会成本,具有一定的主观任意性,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用市场观测数据对旅行费用在多个目的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可能是处理多目的地问题的所有方法中“最不坏”的一种选择;TCM与条件价值法(CVM)2种方法的评估结果相差较大,不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TCM的评估结果需要与更多的研究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06.
Juan Chen Fei-Hua Wu Qiang Xiao Zhang-Hua Yang Sheng-Kai Huang Jian Wang Yu-Guang Wu Xue-Jun Dong Zhen-Ming Pei Hai-Lei Zheng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0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itric oxide (NO) emission fluxes from a Kandelia obovata and Avicennia marina mangrove wetland were studied in the Zhangjiang River Estuary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using a dynamic chamber-based technique and a chemiluminescent analyzer. Results from field experiments show that NO emission from K. obovata and A. marina sampling sites reached maximal values of 1.07 ng N m−2 s−1 and 1.23 ng N m−2 s−1, respectively after the night tide. Meanwhile NO emission maintained at a steady lower level in daytime for both wetland sites.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NO emission from the mangrove wetland soil samples treated with simulated tides in the darkness exhibited higher values than those in the light, therefore it seems that tides and darkness could increase NO emission from mangrove wetlands, while intensive light, high temperature, and dryness in the daytime decreased NO emission. Compared with K. obovata soil samples, the diurnal average NO emission rate of the A. marina si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relatively higher diurnal average CO2 emission rate,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content and soil net nitrification rate of the A. marina site. Moreover, soil samples of the A. marina site were more responsive to simulated tides and the addition of nitrogen than those of the K. obovata site. 相似文献
107.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8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为例,计算分析了2000年各省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四省(区)总的水足迹是为613.3×108m3,人均水足迹为712.3m3·人-1·a-1和1952L·人-1·d-1,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以虚拟水概念为基础的水资源足迹更真实地衡量了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产品形式的虚拟水贸易是平衡水资源赤字、维持区域水安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8.
109.
This study presents a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PNN)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the stability number of armor blocks of breakwaters. The PNN is prepar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Van der Meer. The predicted stability numbers of the PNN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revious studies, i.e. by an empirical formula and a previous neural network model. The agreement index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predicted stability numbers by PNN are better than those by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PNN offers a way to interpret the network's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nd it is easy to implement. Therefore, it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designers of rubble mound breakwaters.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