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58篇 |
免费 | 19675篇 |
国内免费 | 108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51篇 |
大气科学 | 5180篇 |
地球物理 | 7960篇 |
地质学 | 29981篇 |
海洋学 | 8767篇 |
天文学 | 429篇 |
综合类 | 3637篇 |
自然地理 | 59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6篇 |
2024年 | 1589篇 |
2023年 | 1803篇 |
2022年 | 2964篇 |
2021年 | 3550篇 |
2020年 | 2963篇 |
2019年 | 3321篇 |
2018年 | 2786篇 |
2017年 | 2658篇 |
2016年 | 2704篇 |
2015年 | 3172篇 |
2014年 | 3038篇 |
2013年 | 3598篇 |
2012年 | 3822篇 |
2011年 | 3764篇 |
2010年 | 3652篇 |
2009年 | 3434篇 |
2008年 | 3455篇 |
2007年 | 3275篇 |
2006年 | 3172篇 |
2005年 | 2673篇 |
2004年 | 1996篇 |
2003年 | 1368篇 |
2002年 | 1493篇 |
2001年 | 1270篇 |
2000年 | 1035篇 |
1999年 | 422篇 |
1998年 | 185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6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0篇 |
1957年 | 15篇 |
1954年 | 3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家系系谱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6个家系进行系谱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6个微卫星标记在6个家系中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差异,6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Pot09位点0.6045,Pot14位点0.6072,Pot17位点0.8130,Pot18位点0.6870,Pot25位点0.7839,Pot42位点0.6330。6个多态性位点共发现了3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4~8个之间。不同位点共发现7个家系特异性等位基因,2#和3#家系中各发现2个,1#、5#、6#家系中各发现1个,4#家系未发现特异性等位基因。根据已知亲本及子代基因型,可推断出6个家系中全部亲本的基因型,据此鉴别各家系。在Pot18位点可将1#家系和6#家系与其他家系相区别;Pot14位点和Pot17位点可将3#家系与其他家系相区别;Pot42位点可将5#与其他家系相区别;Pot17位点和Pot25可将2#家系与其他家系相区别。因此,Pot18位点、Pot14位点和Pot17位点、Pot42位点、Pot17位点和Pot25位点可分别用于鉴别1#和6#家系、3#、5#、2#家系的特异性标记。研究表明,在选用的6个微卫星标记中,最少选用3个标记可鉴别6个三疣梭子蟹家系。 相似文献
42.
43.
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的TWSTT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TT)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TWSTT的计算模型.并与地固系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两种计算模型在0.1ns亚纳秒量级上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44.
宁夏南部山区天然草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小气候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季节小气候加密观测和小气候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西吉月亮山禁牧草场和鸦儿湾荒地近地层气温、地温、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的差异和日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下垫面下小气候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所谓的“绿岛效应”,尤其在植被生长旺盛的夏季,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封山禁牧这一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改造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选取1994年至2009年欧盟27国的人口、经济和能源数据,利用碳排放动力学模型对欧盟关于2050年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80-95%的承诺进行预测,并对欧盟目标下的减排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以当前的技术进步速率下,沿最优平稳经济增长路线,到2050年欧盟的碳排放量将为775.608MtC,达不到预定的减排要求;(2)在最优经济增长速度得出总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采用调整能源结构与碳捕捉技术,预期可以达到设定减排80%的任务。其每一期的煤炭占比、石油占比、天然气占比应分别有4%、2.26%、1.23%转移至非碳能源占比,非碳能源的上升速率应达到2.21%/年;(3)若以历史的能源结构转移趋势预测未来的能源结构占比,即使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捕捉技术的预期目标,欧盟仍然达不到在2050年的减排目标;(4)考虑欧盟提出的四种减排路径上下限组合,可预计出到2050年欧盟的减排范围在80.51%-87.16%;(5)若欧盟重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即使考虑欧盟制定的减排路径,仍存在着达不到减排预期的可能。 相似文献
46.
47.
根据俚岛镇海湾22个海洋观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依据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40.91%的采样点属于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为Ⅱ类海水水质.其中,水质Ⅱ类区位于临络湾与俚岛湾的半封闭海域,因该区造船业对水体造成污染且海水对流强度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海水水质Ⅰ类区域靠近黄海,工业活动较少,水体对流较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48.
GIS支持下的东川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建立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泥石流形成原因,初步选择面积、相对切割度、主沟沟床比降、相对高差、主沟长度、圆状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东川区21条典型泥石流沟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出面积、圆状率、相对高差三个指标,由主成分载荷得到危险度评价公式,在ARC/INFO和ARCVIEW软件的支持下,把东川区划分为60个评价单元,计算出各个单元内的危险度总分值,依据分值划分为四个级别,重度危险区、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和基本无危险区,最后根据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原则,得到东川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相似文献
49.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航测天景山断裂孟家湾的地表地形地貌数据,以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通过构造地貌精细解译进一步提取地震断层的水平位移量及垂直位错量,计算断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并分析判识了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发育3期河流阶地T3、T2、T1,且均被断错,最新的冲沟T0未见错动;②在T1阶地面上提取水平位移量为(7.77±0.98)m,计算得到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0.86~0.91 mm/a;③在T1阶地面上跨陡坎提取垂直位错量为(0.61±0.11)m,其坡度存在2个明显拐点,代表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事件,推测在12000 a前,即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初期以来至少发生过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