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90篇
  免费   10744篇
  国内免费   16544篇
测绘学   7598篇
大气科学   5091篇
地球物理   8509篇
地质学   30630篇
海洋学   8210篇
天文学   588篇
综合类   3947篇
自然地理   6105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2401篇
  2021年   3043篇
  2020年   2331篇
  2019年   2971篇
  2018年   2448篇
  2017年   2309篇
  2016年   2237篇
  2015年   2883篇
  2014年   2760篇
  2013年   3402篇
  2012年   3660篇
  2011年   4108篇
  2010年   3769篇
  2009年   3725篇
  2008年   3511篇
  2007年   3450篇
  2006年   3537篇
  2005年   3142篇
  2004年   3091篇
  2003年   2071篇
  2002年   1945篇
  2001年   1648篇
  2000年   1257篇
  1999年   674篇
  1998年   495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359篇
  1992年   344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5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30篇
  1937年   15篇
  193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什么样的退化土地才是荒漠化土地,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以及程度和区别等问题的定量确定,至今有关报道甚少。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自然资源丰富,但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这一现象的定量认识尤为重要。针对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和模糊性,在建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荒漠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为荒漠化土地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82.
黄河中游降雨特性对泥沙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卢金发  刘爱霞 《地理科学》2002,22(5):552-556
以黄河中游36个有泥沙粒径资料的水文测站流域为样本,在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泥沙粒径特片与降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泥沙的粗细与降雨季节性变率和年际变率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雨量和降雨不均匀系数之间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流域地面物质、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序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泥沙粒径特性与降雨特性之间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流域曲线的斜率各不相同,在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83.
昆明城市气候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以昆明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西南-东北剖线的实测资料比较研究,从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方面分析了昆明城市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表明:在昆明存在热岛效应,以夜间最为明显,其最强度效应可达5.0℃,出现时刻(3时)与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傍晚)有所不同;昆明城市昼间呈现明显的干岛效应。所得结论可为探讨昆明城市气候特片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建筑规划、设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4.
西北五省(区)生态环境综合分区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以图像遥感解译为主 ,结合野外实际考察 ,并通过抽样验证完成。在对生态环境界定和赋予内涵的基础上 ,根据区划目的、原则和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从生态环境分类入手 ,经过从上向下续分和由下向上合并的反复磨合过程、专家集成模拟 ,对西北五省(区 )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综合分区研究 ,并针对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为西北五省 (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方法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基于 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现代水文学同高科技 (如计算机技术、 3S技术等 )相结合的产物 ,是研究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演化规律的理想工具 ,代表了水文模型的最新发展方向。从 DEM的特性出发 ,本文探讨并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特点、建模思路和模型基本结构框图。在流域离散化方面 ,重点介绍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常用的三种单元划分方法 ;最后 ,针对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问题 ,从“输入模块”、“单元水文模型”、“河网汇流模型”三方面 ,阐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微结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986.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对湘,桂、黔,滇,藏等地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从表生地貌学,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分析红色石灰土性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提出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的二阶段模式;1)地貌夷平-风化物质积累阶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溶蚀残余物质不断积累,最后在夷平面上形成厚层连续的泥质风化壳,夷平面的地貌水文条件有利于粘粒的形成和保存,但限制了富铝化作用的有效进行,造就了岩溶风化壳粘粒含量高,富铝化程度低的特点,这与研究区23个红色岩溶风化壳剖面化学,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合特点一致。2)地貌切割-风化壳淋溶阶段,原始夷平面上的风化壳大多呈灰色,只有在构造隆升和地表微切割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淋溶条件开始改善的情况下,风化壳才有可能枞根本上转为红色。  相似文献   
987.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84,自引:13,他引:84  
在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Landsat TM/MSS数据的支持下,对北京地区1975-1997年城市化基本过程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本结论如下;(1)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中心大区和边缘次级中心区的面状城市化,中心大区和边缘次级中心区之间沿交通干线的线状城市化以及中心大区与边缘次级中心区之间的点状城市化3种基本模式,其中,中心大区、在城市边缘区的面状成都市化过程在区域内居于优势地位。(2)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和城市格局的形成是地形,交通等内在适应性因素和经济因素,政府行为,文化传统,突发事件等外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等政府行为和3000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和古都风貌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988.
中国冷杉、云杉和落叶松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大量的植被分布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经纬度投影的中国地图划分为1×1°的经纬网格,直观地把冷杉、云杉和落叶松3属的植物分布显示在中国地图上,并对其分布及其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丁滇北是3属植物共同的现代分布中心;3属植物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沿经度方向,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在经度95~105°E之间存在高度分布极大值,而这种变化趋势由于复杂的生境出现而常常遭到破坏。文章还简要分析了3属植物分布格局的关系以及3属分布格局的地史成因。  相似文献   
989.
该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3G集成的 12 0急救系统的设计 :信息流的分析 ,系统结构组成 ,以及构建 12 0急救系统的核心技术分析。并对与GIS、GPS技术联系紧密的三个重要部分进行分析 :1)系统构件关系设计 ;2 )数据收录处理 ;3)急救车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990.
县级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置法、地块法、详查图斑法和动态网格法是划分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的四种主要方法。该文结合实例 ,对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作了介绍 ,并逐一比较、评析了其优缺点、适用地域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