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52篇
  免费   10426篇
  国内免费   15422篇
测绘学   7707篇
大气科学   5312篇
地球物理   7903篇
地质学   28228篇
海洋学   8232篇
天文学   474篇
综合类   3628篇
自然地理   6316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943篇
  2022年   2510篇
  2021年   3190篇
  2020年   2450篇
  2019年   3128篇
  2018年   2606篇
  2017年   2459篇
  2016年   2381篇
  2015年   3027篇
  2014年   2961篇
  2013年   3610篇
  2012年   3944篇
  2011年   3949篇
  2010年   3817篇
  2009年   3618篇
  2008年   3667篇
  2007年   3443篇
  2006年   3378篇
  2005年   2850篇
  2004年   2182篇
  2003年   1487篇
  2002年   1557篇
  2001年   1371篇
  2000年   1137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施平  郭佩芳 《海洋与湖沼》1996,27(6):605-611
研究了风浪频谱JONSWAP谱的峰度因子γ、尖度因子Pj和N谱尖度因子PN,参变量p,q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上给出了由这两种谱计算的几个对应参量间的关系,在使用不同的谱形进行特征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不同频谱间的成长因子致性,以免引起计算结果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对虾染色体制备及染色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中国对虾原肠期胚胎为材料,采用整体低渗法和管渗法均制备了染色体。通过比较发现,管渗法制备的染色体比整体低渗法的形态好。本文对制备中国对虾染色体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作者的观察,了解到中国对虾染色体徐正常特征外,还存在较特别的形态特征,如主缢痕增强,次缢痕变化,同源配对等。并对产生这些形态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3.
Using 203HgCl2 as a tracer, uptake and combination of inorganic mercury in Tilapia mossambica (petres) and its transfer between different tissues of the fish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gill is the main tissue uptaking mercury directly from seawater and that the mercury in gill, skin, digestive tube and fin w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other tissues. The result of gel chromatography with Sephadex G-75 shows that most of mercury in gill filaments, liver, and digestive tube are bound in high molecules (MW-70000) and not in metallothionein, but in kidney and bile mercury binding proteins are similar to metallothionein and are accounted for up to 60% and 4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4.
1980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组织十多个部门、几十个单位在津渤地区进行第二阶段环境污染航空遥感联合试验第二航次试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加了在渤海湾海河、蓟运河口的海上试验。这次试验,空中由双水獺512飞机装载RMK相机进行彩色红外摄影,航高3800米。航速240公里/小时,摄影比例尺1:25000,相幅面积230毫米×230亳米,飞行航线示于图1。海上由“津塘护1号”、“交津研1号”、“海调105号”、“金星”轮等4条船只进行同步观测、取样。  相似文献   
135.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data of a total of 60 000 km,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spreading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and suggest that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Basin are the magnetic anomalies of a new type in marginal basins, that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e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afloor spreading phases and that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spreading ridge is related to the asymmetric spreading.  相似文献   
136.
以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出版的《海洋文摘》为主要信息源 ,兼顾其它国内外渠道的相关信息 ,设计了电子版的海洋遥感文献库。该库为适合于海洋遥感的专用文献库 ,在查询内容和种类上多于普通的文献库存。文摘与全文混合编排 ,一般文献只录入摘要 ,重点文章全文录入。文献录入前先经过海洋遥感专家的信息评估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7.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期间,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8.
对冲绳海槽中段 3个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系统分析得知 ,岩芯沉积物的CaCO3含量一般 >1 0 % ,最高含量接近 30 % ,烧失量大都在 1 0 %~ 30 %之间变化 ,反映了该海区处于溶跃面之上钙质生物极为发育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结合δ1 8O曲线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 ,探讨了 1 2 0kaB .P .以来碳酸盐旋回的“大西洋型”演变特点 ,同时对该区沉积地层中的火山热液活动印记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9.
对福建漳浦前湖湾潮间带两个钻孔岩心和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进行分析研究,有孔虫出现在钻孔最上部厚约2.46-2.96m的砂层中.根据群落优势种生态和非种特征判断,该段各样品有孔虫沉积环境均为近岸浅水环境,尽管其间海面有过3次上下波动变化.根据地层关系判断,其当为现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0.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和恒河河口印度东北部以东的海域。中国鲎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中国海域、日本濑户内海、九州岛北岸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侧以东和苏拉威西岛以西的海域。南方鲎分布于越南西贡以南、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的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恒河印度东北部以东的印度洋海域。以前有关中国北部湾海域和香港海域有南方鲎的报道是错误的,把中国鲎的幼体及成体误当成了南方鲎。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圆尾鲎2种鲎分布。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西部和香港(可能还包括台湾)等是圆尾鲎分布的海域。其沿岸要严禁食鲎,以防误食圆尾鲎而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