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42篇
  免费   13879篇
  国内免费   14829篇
测绘学   7975篇
大气科学   4881篇
地球物理   7731篇
地质学   29122篇
海洋学   8445篇
天文学   421篇
综合类   3482篇
自然地理   5893篇
  2024年   932篇
  2023年   1644篇
  2022年   2845篇
  2021年   3467篇
  2020年   2825篇
  2019年   3236篇
  2018年   2706篇
  2017年   2591篇
  2016年   2639篇
  2015年   3103篇
  2014年   2966篇
  2013年   3540篇
  2012年   3766篇
  2011年   3712篇
  2010年   3595篇
  2009年   3386篇
  2008年   3413篇
  2007年   3238篇
  2006年   3137篇
  2005年   2649篇
  2004年   1988篇
  2003年   1348篇
  2002年   1483篇
  2001年   1264篇
  2000年   1019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57年   15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We present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dynamic turbulence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measured by a new balloon-based system designed for detecting finer scale dynamic turbulence. The balloon-based system included a constant temperature anemometer(CTA) operating at a sampling rate of 2 k Hz at an ascent speed of 5 m s-1(corresponding to a vertical resolution of 2.5 mm), an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batteries, sensors for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 A/D converter, and others. The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to 24 km altitude over Bayannur City,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Results show the spatial intermittence of the turbulence layers, with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turbulent and nonturbulent region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dynamic turbulence spectrum down to the viscous sub-range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out the lower stratosphere over China. With tha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s of dynamic turbulence could be calculated with high precision. The profile of the dissipation rates varied from 7.37 × 10-7 to 4.23 W kg-1 and increased with altitude in the stratosphere.  相似文献   
132.
常规的可控源电磁法理论在计算视电阻率公式上,由于主要采用了其电磁场,所以难以直接反映全频域视电阻率的值,也不能直观地显现出地下介质的地质构造。这里采用水平偶极子激发的电磁场,提出了电场的全域精确表达式,并可直接计算出大地电阻率。通过与卡尼亚电阻率计算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结果在远区等价于卡尼亚电阻率,在近区和过渡带则明显地改善了卡尼亚电阻率的非波场区场畸变,从而能更好地接近基底的真电阻率,更形象地反映了地下介质的垂向电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3.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尤锋  刘静  徐成 《海洋科学》1998,22(2):51-53
1996年12月对养殖的美国红鱼采用注射秋水仙碱方法,取其肾脏直接进行染色体制片,镜检得:美国红鱼染色体数目 为48条,全部是端部 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是2n=48t,臂数NF=48。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南引桥百米深桩的施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从而为该桥的顺利竣工创造了条件和奠定了基础。现简单阐述了对百米深桩倾斜、坍孔、断桩等易出事故的预防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35.
在随机海洋资料的分析中,需要从大量的实际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来建立或检验各种海洋理论模型,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分析处理各种实际数据。文中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中一项新的技术支持向量机,着重介绍了最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以及如何应用于海洋资料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36.
刘裕  陆晨明  马荣 《华北地质》2019,(2):135-142
冀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剧烈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导致浅层地下水中Fe、Mn、Cr、Pb等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铁离子含量最高可超饮用水标准5~10倍.为定量刻画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离子来源,2017年5-9月在冀东平原滦河中下游典型区内连续采集5期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样品,以铁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来源于上游工矿企业、包气带中Fe3+离子的迁移和Fe2+离子的转化,这三种来源在2017年5月对地下水中Fe3+离子的贡献率分别为2.29%、41.8%、55.9%;6月贡献率分别为4.48%、52.58%、42.95%;7月贡献率分别为9.2%、31.55%、59.25%;8月贡献率分别为0.04%、31.43%、68.53%;9月贡献率分别为10.63%、45%、44.37%.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主要来源于包气带内Fe2+离子和Fe3+离子的迁移转化,上游工矿企业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在VB6.0环境下通过应用程序开发函数(API)在对GeoMap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求任意两点的断面图,它是在通过关键字OID把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结合的基础上,克服仅用属性数据或图形数据对地物进行简单的查询,实验表明运行结果精度高而且效率高,能满足一般工程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8.
因子的持续和转折对我国盛夏降水预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炜峄  刘长征  李维京 《气象》2013,39(9):1176-1181
由于影响我国盛夏(7—8月)降水异常的主要因子前期(或从冬季到夏季)不同的月际演变特征对其后降水异常的影响不同,所以针对影响因子的月际“持续异常”和“转折变化”对盛夏降水异常的预测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本文以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78项月环流特征量指数和CPC/NOAA的30项指数为因子,设计了能够反映影响因子的月指数特征量“持续异常”和“转折变化”的两套影响因子库,用“滑动相关—逐步回归—集合分析”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改进预测方案,这样建立的统计预测模型重点考虑了前期影响因子不同的变化特征。用距平符号一致率(PSS)与空间距平相关系数(ACC)为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因子处理方案对我国160站盛夏(7—8月)降水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因子选择方案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相比之下,“转折变化”因子选取方案的预测效果更好;用单站交叉建模序列与实测序列的相关系数为指标,挑选其中相关系数更高的因子选取方案结果作为集合方案预测结果,集合方案的预测效果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导出了引导中心的四个动力学方程并推广到相对论形式,讨论了这些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空间物理中的应用。这四个方程中,引导中心相空间连续方程是基本方程,刘维定理则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0.
针对近似核线影像,设计了轻量级的线状多尺度三角塔结构,通过多尺度下复合特征的极值检测,得到大量稳定特征点,进行特征点尺度和位置的拟合以提高算法对影像变形和核线几何计算误差的适应性,然后对特征点进行复合分量的综合描述,并采用属性特征和数值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在预测区间进行快速匹配,最后采用微分纠正法提高同名点定位精度。实验表明,本算法能够快速得到分布均匀、密度较大的可靠同名点精度约0.1像素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